秦王川

秦王川

秦王川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是蘭州、白銀兩市的接合部,地處蘭州、西寧、銀川三個省會城市共生帶的中間位置,也是甘肅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和門戶。

概述

1

2010年8月3日召開的蘭州市委十一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陸武成表示,從蘭州市的實際出發,經請示省委同意,市委決定把蘭州新區的“主戰場”選定在永登縣的秦王川。之所以選擇秦王川,主要是考慮到6個方面的因素。為了加快蘭州新區建設,按照省委要求,蘭州市決定對目前的管理體制進行調整,成立蘭州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籌委會,分別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由陸武成兼任書記,市長袁占亭兼任主任,副市長楊志武和俞敬東兼任副主任。

在秦王川建設蘭州新區,不僅有利於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最佳化配置生產要素,落實省委區域發展戰略,促進蘭白兩個城市的經濟合作,加快推進蘭白核心經濟區發展,也有利於加強蘭州乃至全省對外交流與合作,特別是對建立西—蘭—銀省會都市經濟圈,進一步提升蘭州和甘肅對外開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條件

將蘭州新區選在秦王川,其比較明顯。

區位優勢

從地理位置上看,秦王川位於蘭州、白銀兩市的接合部,地處蘭州、西寧、銀川三個省會城市共生帶的中間位置,也是我省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和門戶。在秦王川建設蘭州新區,不僅有利於促進蘭白兩個城市的經濟合作,加快推進蘭白核心經濟區發展,也有利於加強蘭州乃至全省對外交流與合作,特別是對建立西—蘭—銀省會都市經濟圈,進一步提升蘭州和甘肅對外開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資源優勢

秦王川是我市周邊最大的一塊高原盆地,空間開闊、地勢平坦,非常適宜發展非農產業和大規模開發建設,是一塊難得的土地資源。除此之外,該區域內和周邊地區還有不少海拔較低的荒山丘陵,這些都可以通過移山造地和未利用地開發,為生態建設和未來發展提供大面積的後備土地資源。
同時,秦王川水資源也比較充足。引大入秦,從根本上解決了永登皋蘭28.3萬農民生產、生活用水。按照引大入秦工程的設計能力,年引水量共有4.43億立方,目前,實際利用的不到2億立方,因此,水資源完全能夠滿足蘭州新區未來建設的需求。

交通優勢

在秦王川既有航空機場,也有多條公路交通幹線和高速公路與之相連,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較好。今年,省上還將啟動修建蘭州至中川的城際鐵路,市上也正在抓緊規劃市區通往中川的快速通道,這些道路建成後,必將進一步改善秦王川的交通基礎條件。
1

產業基礎優勢

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目前,秦王川已經落地建設了一批產業項目,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特別是這一區域土地充足,環境容量大,污染物擴散係數高,加之區位、交通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秦王川開發建設新區,既具有良好的產業發展條件,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空間優勢

目前,我市主城區沿黃河河谷盆地帶狀分布,東西長達52公里,南北最狹窄處不足1公里,由於受兩山夾一河地形地貌制約,城市發展空間十分有限,而且人口、環境和交通壓力巨大。因此,在蘭州新區區位的選擇上,我們必須“反彈琵琶”,跳出老城建新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水利改造

秦王川地勢平坦,土地連片。然而,令人擔憂的是距離秦王川僅25公里之遙的騰格里沙漠的風沙,正緩慢地侵蝕著這塊巨大的盆地,進而逼進毫無遮攔的蘭州城,成為蘭州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源之一。
資料顯示,甘肅引大入秦工程是一項跨流域調水的大型水利工程,投資近30億元,經20年建設完成。其眾多項目創造了數個甘肅、中國乃至亞洲之最。工程所引之水來自發源於祁連山脈大通河,在甘肅天祝與青海互助交界的天堂寺處引水,總乾渠長87公里,經東一、二乾渠進入永登縣境內秦王川地區,再經支、斗、農渠分水進入田間地頭。作為黃河的二級支流——大通河,工程所引之水沒有污染,其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一、二類標準。據測算,該工程每年引水能力在4.43億立方米,初設灌溉面積86萬畝,節水灌溉97.97萬畝。10多年來,引大入秦的實際灌溉面積每年已達35萬畝至40萬畝,引大入秦工程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日漸凸現。但經測算,每年只有1.5億立方米的水被利用,如何讓近3億立方米的水能發揮其效益,成了眾多“水利人”多年的夢想。

1

如果將引大工程充分利用,每年的引水能力可達到8億立方米,而這些水除了滿足灌區內荒地所需之外,還可滿足白銀市區、蘭州市區和永登、皋蘭、景泰縣城的居民生活、工業用水。如果對工程再做一些適當的改造,還可向周邊以及騰格里沙漠邊緣的民勤調水,使民勤避免成為“第二個羅布”。

用引大工程沿線形成的大落差水能,還可建造若干水電站,發揮更大的效益。假以時日,灌區近3億立方米水得到利用,大量的閒置撂荒沙化的土地得到有效灌溉,林業、草業、牲畜業以及深加工等將形成寵大的一條產業經濟鏈。同時,灌區內業已形成的發達的交通、通訊設施,特別是中川國際機場開闢的多條國內外航線,都將為灌區的經濟騰飛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機。

自1996年引大入秦主體工程完成後,兩市(蘭州、白銀)四縣區(永登縣、皋蘭縣、景泰縣、白銀區)總計30餘萬人口從中受益。然而目前的現狀是,每年能供4.43億立方米的工程目前只用到1.5億立方米左右,大量的“救命水”沒處去,使得工程效益沒有得到很好發揮。與之相對應的是,灌區內被閒置、撂荒等原因而被浪費的土地竟達50萬畝以上,2004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救命水”難圓致富夢》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國家投資巨大的工程要發揮其應有的工程效益。”目前,甘肅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按照省政府有關精神,採取各種辦法,調整供水結構,積極尋找近3億立方米水的出路。

綜合開發

秦王川綜合開發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秦王川綜合開發要重點抓好三件事:

2

一是規劃;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項目建設。

秦王川的開發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工業園區開發,它包含了農業開發、工業開發及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的商貿服務業的開發,是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開發。基於這樣的思路,秦王川綜合開發建設正在順利、有序的大力推進。

項目建設

項目是秦王川綜合開發建設的生命線。今年5月,蘭州空港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的發展空前熱鬧。一期計畫總投資1.3億元的蘭州西部再生資源循環產業園項目奠基儀式和吉利蘭州基地擴能改造暨6家配套企業入駐項目開工儀式相繼舉行。吉利擴能改造項目於2012年建成投產後,年生產汽車將達到12萬輛,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1萬個,空港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將成為產值超百億元的西北最大的汽車產業集群。

2

位於秦王川中部的秦川鎮,也是一番熱鬧的施工景象。蘭州國家石油儲備基地蘭州石化運行庫項目建設現場機聲隆隆,一輛輛高大的夯築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該項目總投資38億元,建成後將吸引石化項目向該地集結,為打造現代石油化工產業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秦王川已經引進產業項目21個,其中建成投產8個,特別是吉利汽車蘭州分離科學研究所、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庫、大得利化學生物製藥、光熱發電等一批重大項目,近20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已經或正在投向秦王川,這使得秦王川的產業基礎初具規模。
今年蘭洽會期間,永登縣專場簽約會上,共簽約21項,引進投資51多億元。其中,包括總投資20億元的南通休閒生態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甘肅慧達信科有限公司食品工業園項目、總投資7億元的溫州工業園、總投資1.4億元的苦水玫瑰高新產業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20個項目落戶秦王川。
一個個重大項目相繼落戶秦王川,讓這塊土地顯得生機勃勃。如今,秦王川這片土地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蘭州新區的建設將在此實施。可以說,秦王川綜合開發為蘭州新區的開發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建設蘭州新區就是建設蘭州的“特區”,這將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役,期盼秦王川將成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一顆耀眼的明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