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氏鷦鷯

科氏鷦鷯

科氏鷦鷯僅分布於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沿海岸約80公里的地區,僅有約600隻左右。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科氏鷦鷯(圖2)
科氏鷦鷯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3-14厘米。成鳥的頭頂和頸部灰棕色,到背部、肩膀和尾部顏色轉向亮棕紅色。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有12至15條的褐色橫斑紋出現在暗灰色的底羽上。在棕色尾羽處有十幾道清晰可見時黑色細斑紋。臉頰上的眼先和耳覆羽是均勻灰棕色,胸部及腹部為灰褐色,鳥喙黑色,虹膜棕色,腿黑褐色。該鳥類的羽毛相當暗淡,局部白化病並不鮮見,可能是由於在島嶼中小範圍的近親繁殖導致。

分布範圍

科氏鷦鷯分布圖
由於其棲息地的破壞和部分天敵(如黑鼠)的肆虐,它們現在只限於那些群島中分散的小島孤島。包括位於主要島嶼以南約50公里小島嶼。

生活習性

科氏鷦鷯(圖3)
科氏鷦鷯棲息於小島嶼上的海岸裂隙里。是在海灘上潮帶間的裂縫和石塊里覓食的特殊鷦鷯。成鳥吃無脊椎動物,也吃在岩石中腐爛的海藻,還在地面覓食昆蟲和草種。

生長繁殖

科氏鷦鷯(圖4)
建設的巢穴隱藏在巨石間的草叢裡。大多數巢位於陸地或高於地面達90厘米以上。鳥巢以長草、苔蘚、羽毛等物交織而成,呈椰子形。繁殖季節是9月至10月,雌鳥每窩下3至4枚卵,卵大紅色、粉紅色或褐色。

保護等級

科氏鷦鷯(圖5)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易危(VU)。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