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稚龜

科學養稚龜,稚龜的科學飼養是養龜成敗的關鍵環節。剛出殼的稚龜不會攝食,靠自身卵黃囊提供營養。稚龜的卵黃在出殼後第7天消耗40%,9天~15天則消耗殆盡,因此可根據稚龜卵黃囊的大小確定具體投餵日期及投餵量。

稚龜的科學飼養是養龜成敗的關鍵環節。剛出殼的稚龜不會攝食,靠自身卵黃囊提供營養。稚龜的卵黃在出殼後第7天消耗40%,9天~15天則消耗殆盡,因此可根據稚龜卵黃囊的大小確定具體投餵日期及投餵量。

在稚龜出殼後第3天~第4天可投餵少量熟蛋黃馴食,第5天~第6天可餵熟蛋黃、黃粉、紅蟲、蠅蛆等,既馴食又補充了營養。

從冬眠中甦醒的稚龜活動能力弱,胃腸功能差,加上氣溫不穩定,切忌飼料投餵過多,每隔兩天於11點~14點投餵1次即可。

4月~8月是稚龜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活動量大,食量大增,應每天上午8點~9點和下午5點~7點各投餵1次。

9月氣溫已開始下降且晝夜溫差大,稚龜食慾下降,每天10點~11點投餵1次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的優質飼料,讓它多貯備一些能量,以利於度過漫長的越冬期。

10月下旬至11月初,大部分稚龜已停食,應停止投餵飼料,讓它安全越冬。

此外,還應注意消毒防病。出殼後的稚龜當臍帶收斂後套用10%生理鹽水浸泡消毒,冬眠後亦應消毒,飼養容器也應定期消毒,殺滅病原微生物,以保障稚龜的健康成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