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鈞瓷

禹州鈞瓷

鈞瓷首開銅紅釉之先河,在我國陶瓷百花園裡獨樹一幟,尤以“窯變”著稱,被世人成為火的藝術,“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 神神,鈞瓷以窯變為神。 奇奇,鈞瓷以迸瓷為奇。

簡介

鈞瓷之名,得之於禹州歷史上曾經是我國第一個奴隸王朝——夏朝的都城,大禹之子啟曾在這裡的鈞台宴會天下諸侯,舉行盛大的開國典禮。由此而得名的鈞瓷,它始於唐,盛於宋,特別是在宋代,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鈞瓷被定為御用珍品,只能皇家使用,不許民間收藏,並在禹州城東北隅的古鈞台附近設定官窯,故窯名鈞窯,瓷名鈞瓷。鈞瓷首開銅紅釉之先河,在我國陶瓷百花園裡獨樹一幟,尤以“窯變”著稱,被世人成為火的藝術,“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宋代以後,鈞瓷逐漸消滅蹤跡,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過民間藝術家和專家的不斷試驗,使鈞瓷再現於世,工藝也更加精美。

工藝特色

鈞瓷藝術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具有獨樹一幟的藝術特徵,具體可總結為“貴、神、奇、妙、絕”五大特點。

貴,在於它端莊古雅,胎骨堅實,雕工嚴整,線條明快的藝術造型。鈞瓷在宋代以後為御用貢品,其造型充滿了皇室的威嚴肅穆,富麗堂皇的高貴氣派和唯我獨尊的王者風範。鈞瓷著意仿商周青銅器的特點,古樸典雅,裝飾簡練,線條明快,具有強烈的民族時代特色。如出戟尊鼓釘洗,葵花洗,海棠式、六角花盒。雞心碗、三足爐以及瓶、罐、盤、缽盂等等。因其胎骨堅實,細膩緻密,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故而在燒制過程中釉面溶化下流,使脫邊整齊,楞線舒暢,加之器底的芝麻醬色,形成了鈞瓷的銅口鐵足的特殊裝飾美感。鈞瓷的名貴在於它的燒制不易。一件鈞瓷從採料、粉碎到設計、注漿、修刻、對接、定型、上釉、煅燒等等,須經72道工序。澆制的難度之大,有十窯九不成之說。

神,鈞瓷以窯變為神。鈞瓷窯變藝術在於銅紅釉的創燒成功,得以把釉在高溫下的流動痕跡惟妙惟肖地顯示出來,出現意想不到的具有特殊美感和藝術情趣的瑰麗色釉。青者若藍天,月白勝美玉,紫者或像熟透的葡萄,或似怒放的玫瑰,紅者如盛開的牡丹,深紅的海棠。

奇,鈞瓷以迸瓷為奇。迸瓷又稱“開片”,是指鈞瓷在開片過程中。釉色在高溫作用下,滲透到瓷胎中,促進釉面開裂,使釉面在色彩萬變的基礎上又出現人力不可變的多種奇妙美麗的線路。

妙,妙趣天成的鈞瓷圖案以出現景觀為上乘。鈞瓷在燒制過程中,通過自然窯變,使各種滲化的釉色和奇美的紋路相交疊,聚色成形,使釉面渾然構成一幅幅奇妙的風景和圖案造型,有的青如藍天,有的紅似朝霞,有的在青色背景上瀰漫各種紅色流紋,像雨過天晴泛紅霞,有的在紫色背景上布有藍白絲的流紋,酷似峽谷飛瀑;有的青、藍、紫、紅諸色交錯掩映,宛若多種瞬息萬變的自然景觀。如:高山之霧,月白風晴、銀星閃爍、玉曖冰河、焰火怒放,夕陽紅霞,孔雀載屏,寒鴉歸林、仙山瓊閣、杏雨江南等。

絕,鈞瓷極品收藏謂之絕。鈞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由於端莊文雅的造型,絢麗萬變的釉色,奇異奧妙的紋路,窯變神異的圖案,使其在千餘年的發展過程中,成了人們珍貴的觀賞品和收藏品。偶得一件集釉色、紋路、釉畫多種優點為一身,且其窯變釉色畫面千姿百態,意境深遂,富有詩情畫意,貴、神、奇、妙、絕俱在一個器物上,則是空前絕後的極品。

藝術成就

自唐宋以來,歷代皇室都把鈞瓷列為皇家貢品,並御封為“神鈞寶瓷”、“奇珍異寶”、“精妙絕品”
鈞窯郵票
,直到清朝才傳入民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鈞瓷做為商品出口。1997年香港回歸,國務院組織各省、市、區向香港贈送禮品。河南省人民政府把這一任務交給禹州市人民政府,禹州市人民政府把這一任務交給禹州市鈞瓷研究所,該所決定以“豫象送寶”為主題,以鈞瓷為禮品,設計製作。經過上百次燒制試驗和70多個晝夜的努力,一對高1997mm,底座為寶石藍的鈞瓷寶瓶一次燒製成功,寶瓷釉面顯示出“山河同慶,情系香港”的窯變圖案,雍容華貴,光彩照人。1998年4月8日,國家郵政局在禹州市舉行《中國陶瓷——鈞窯瓷器》特種郵票首發式。這套郵票不但在國內發行,而且也向海外發行。小小郵票成了鈞瓷走向世界的載體和見證,更加肯定了鈞瓷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