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蛤蟆硯》

《鈞瓷蛤蟆硯》

由河南影視集團精心組織和拍攝的數字電影《鈞瓷蛤蟆硯》是一部緊緊貼近現實、反映新農村生活的現代喜劇電影。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婷妮媽把切好的菜倒在鍋里才發現瓶里沒有了醬油,婷妮提著瓶子跑出去買醬油,在村頭遇到永生正趕著他家的“大花”往鎮子方向走。婷妮和永生好了有一段時間,婷妮她爸她媽也知道兩人的事,就是永生家經濟困難,婷妮她爸說什麼也不同意閨女跟永生的事。婷妮她爸說了,閨女要嫁就得嫁那有錢的人家。

《鈞瓷蛤蟆硯》鈞瓷蛤蟆硯

永生跟婷妮約好下午在石榴園談戀愛的事,婷妮提著打好的醬油回家,永生趕著他們家那隻叫“大花”的豬繼續往鎮子方向走。剛出村口不久,“大花”死活不走,趴在地上嘴啃泥,拱出一個蛤蟆狀的瓷硯台。永生如獲至寶,拿起瓷硯台擦了擦就去找婷妮,把爹讓他去鎮裡賣豬的事甩到耳朵背後不管。

永生他們村一帶在北宋的時候正是鈞瓷的出產地,村裡的小孩子都知道“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意味著什麼。在婷妮家的石榴園裡,永生把“大花”拱出來的寶貝鈞瓷蛤蟆硯拿出來給婷妮看,告訴婷妮這最少也得值個一萬、兩萬的。婷妮並不關心鈞瓷蛤蟆硯,但有了錢,婷妮就可以去鄭州,去過她夢寐以求的城裡人的生活。

婷妮她爸來石榴園抓閨女跟永生的現行,永生他爹也尾隨而來,聽婷妮說永生手裡有一塊豬拱出來的鈞瓷蛤蟆硯,兩個當爹的說什麼也不相信,尤其是婷妮她爹,婷妮她爹說要是有這樣的好事,怎么也得先輪到他。婷妮爹和永生爹不相信的事,在唱墜子的福德大那裡變成了事實。

永生撿得到一個寶貝鈞瓷蛤蟆硯,永生周圍幾個主要人物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婷妮放棄去鄭州打工掙錢的念頭,建議永生把鈞瓷蛤蟆硯換成現錢,準備春節結婚;永生爹把鈞瓷蛤蟆硯東藏西藏,想借鈞瓷蛤蟆硯台光宗耀祖,撐臉面發大財;婷妮爹明確表態“他給我鈞瓷蛤蟆硯,我就給他閨女”。

正當全村人圍著鈞瓷蛤蟆硯鬧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婷妮在香港的姐夫麥總回來了。麥總操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借著婷妮爹對當初“送了人的”香港大女兒的思念,用“高智商”騙術偷梁換柱,企圖把鈞瓷蛤蟆硯偷帶出境,換取天價外匯。麥總在機場落網,經公安突擊審訊,麥總現出原形,原來是隔壁村殺豬的白來才。

願望與理想、貪婪與滿足、先進與落後,文明與愚昧,因為永生的鈞瓷蛤蟆硯衝撞著永生他們的現實生活,也衝撞著他們的心靈。一場鬧劇落幕後,天上不會掉餡餅的現實和永生“小飛機”的成功,讓永生他們明白:勤勞致富,科技富農,以德律己,依法做人,才是現代人的正確生活態度和未來希望。

精彩看點

2008年9月8日,由河南影視集團傾力打造的精品力作《鈞瓷蛤蟆硯》,在禹州市磨街鄉大澗村開拍。

2008年9月10日,電影《鈞瓷蛤蟆硯》在鈞瓷原產地禹州市舉行新聞發布會暨開機儀式。

數字電影《鈞瓷蛤蟆硯》緣自農村一個有志青年一心想搞成自己的發明“土”飛機,實現自己“科技興農”的遠大理想,但由於家庭貧困,不僅沒有科研經費,而且自己的婚姻也受到女方家庭的強烈反對。不經意中,他得到了一個無價之寶——北宋皇帝御用的鈞瓷蛤蟆硯。圍繞這個鈞瓷蛤蟆硯發生了一個個詼諧、幽默、寓教於樂的故事。

該劇全部場景都在禹州市拍攝完成,拍攝時間一個月。

第六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旅遊節開幕之際,2009年11月6日晚,數字電影《鈞瓷蛤蟆硯》首映式在禹州人民影劇院隆重舉行。

鈞瓷的神采,明星的風采,方言的精彩,所有這些,放在讓人忍俊不禁的情節里,構成了《鈞瓷蛤蟆硯》的最大看點。

幕後花絮

2008年9月22日上午,《許昌日報》記者來到了位於大澗村的拍攝現場。這是一個廢棄的農家小院,村民早已搬進大澗的新村。院中一株石榴樹,被劇組綁上了石榴,看起來碩果纍纍。這裡成了電影《鈞瓷蛤蟆硯》中劉大嘴的家,正在拍攝劉大嘴的假女婿登門來看他的一場戲。

挨著石榴樹是一張方桌,劉大嘴和老婆閒著無事正在打牌。忽聽女兒驚呼,原來是未見面的香港女婿來了。只見劉大嘴慌忙站起,不小心踢翻了椅子。女婿拿出了一件件禮物,分別送給老丈人、丈母娘小姨子。簡單的情節,卻被渾身是戲的演員給無限地放大了。尤其是河南方言和香港國語外加漢化英語,讓在片場的記者忍俊不禁。

扮演劉大嘴的是我國著名喜劇明星郭達,假女婿則是由我省著名相聲演員劉小寶扮演。從這一場戲中,已經可以想像到該電影濃濃的喜劇元素了。

郭達的河南情結

拍攝現場拍攝現場

拍攝現場,導演一喊“開始”,郭達馬上進入了角色,神色也飛揚起來,一舉一動儼然就是劉大嘴。一旦停下來,他便立刻恢復了郭達的神態。拍戲間隙,我們搬著小凳子,來到了“劉家大院”的外邊,聊起了這部戲。剛剛還是戲中人的郭達,離開了拍戲的環境,去掉了表演的成分,顯得很平實自然。

郭達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話劇表演專業。1977年他畢業後開始了10年的話劇生涯,10年間演出了30多部話劇。隨著話劇經歷著顯赫以至衰退,郭達也經歷著無可奈何的選擇。1986年,郭達承包了西安話劇院,但那時話劇的觀眾已經很少。為了完成每年100場的演出任務,郭達便借鑑央視春晚小品的形式,開始了小品表演。1986年,郭達表演的小品《產房門前》獲得了陝西省喜劇小品大獎賽專業組第一名,還被選中登上了1987年春晚的舞台。由此,郭達開始了20多年長盛不衰的小品生涯。20屆春晚、中央電視台幾乎所有的文藝晚會、60期綜藝大觀,他有200多個小品登上了中央電視台的大舞台。1994年,他調入總政話劇團,在表演小品的同時,又開始了自己的老本行。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經過半年的排練,總政話劇團推出的話劇《日出》已經開始巡演,郭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郭達告訴記者,到北京演出時,觀眾一看是郭達就開始鬨笑,但看到最後漸入佳境,都由衷地嘆服:“郭達演得真好!”

由於時間安排得太滿,郭達很少接拍電影,對電影劇本的挑選也非常苛刻。可當看到河南導演司玉生給他的電影劇本《鈞瓷蛤蟆硯》時,郭達一氣看完。他告訴記者:“近幾年很少看到這么好的劇本,幾乎無可挑剔,看著看著逗笑了好多次。”他說,《日出》作為一個經典劇本,表演時一字不能動,這個劇本幾乎也是一字不動。有這樣一個好劇本作基礎,表演的時候,創作欲望強烈,充滿了激情。

對這個劇本表達出來的思想內容,郭達非常贊同。他說這部電影主要反映農村青年的新境界、新面貌,當不少人在放棄農村、放棄種田的時候,河南這些年輕人卻在科學種田,把現代先進的思想引入農村,為發展農業作貢獻。通過這部戲,人們一定會看到河南農村青年甚至中國農村青年的縮影。

鈞瓷蛤蟆硯是這部電影的線索。說起鈞瓷,郭達一開口便是專業語言“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原來,早在1995郭達第一次來禹州的時候,朋友就送他了兩件鈞瓷花瓶。禹州為鈞瓷的發源地,鈞瓷最輝煌是 在宋徽宗時期,鈞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等,對鈞瓷,他了解的比記者想像得要多。

這部戲一個很獨特的地方就是它的河南方言,導演司玉生選擇郭達,除了他精湛的喜劇演技外,精通河南方言可能也是一個很重要因素。

沒想到說起河南方言,倒引出了郭達濃厚的河南情結了,讓我們了解到郭達更多的內心情感。郭達是西安人,和河南人從小一起玩到大,也正是如此,他有一種濃厚的河南情結。他說自己對河南人了解很深。他告訴記者:“有人說河南人這不好,那不好,那是因為他們對河南人不了解。河南人吃苦耐勞,熱情,辦事潑辣的特點,在我同學家裡人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原來郭達小時候,很多同學都是河南人,那時,他們學習小組經常在一起寫作業。每到午飯時,同學的家長總是說著“快吃快吃”,把第一碗飯給郭達端上。那時生活非常困難,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冷淡過他。郭達告訴記者:“我在西安90%以上的朋友是河南人。”聽了這些,就不難理解他的河南話為什麼說得那么地道了。正是這種發自內心的情感,使郭達在春晚曾經3次用河南話演小品,第一個把河南話小品帶到了全國觀眾的面前。對郭達來說,除了藝術的需要,他更想用這種形式報答那些善良熱情的河南人。

他說,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觀眾了解河南人的文化、性格和幽默的語言方式。他相信通過全體劇組人員的努力,這部電影一定能在全國引起強烈的反響。

劉小寶笑出的眼淚

劉小寶是近幾年相聲界升起的一顆新星。他和馮鞏合說的相聲《酸辣婚禮》,演出多場一直受到觀眾的熱捧,最近剛剛憑此獲得了中國曲藝牡丹獎

拍攝現場拍攝現場

他是一個戲中人,一出場,便把全場的氣氛帶到了高潮。在《鈞瓷蛤蟆硯》中,他扮演劉大嘴的假女婿。在剛剛的拍攝現場,記者已經欣賞到他渾身是戲的表演。他扮演劉大嘴的假女婿麥克,一出場,眼神、動作便活了起來,再加上滿口香港國語夾雜著漢化英語,戲一下子就出來了。如果不是旁邊劇組人員提醒,記者並沒有意識到他是冒牌假女婿。不過,雖說這個人物滑稽、可笑、世故、油滑,但卻沒有做作之氣,從表演的角度看假女婿不假。

出了戲,劉小寶一下子變了一個人,反差非常大。看他的眼睛,一點油滑之氣也沒有,問了年齡才知道他已經40多歲了,但感覺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很多。談起自己的經歷,劉小寶用了四川、山東、天津、東北、湖北等地的方言,似乎是個簡短的開場白,卻展示了自己語言方面的天賦。

劉小寶11歲進瀋陽音樂學院附中,13歲到前進歌舞團曲藝隊,少年時,小寶多才多藝,但並沒有得到家裡人的認同,反而被認為是不務正業。那些年,即使大年三十,小寶也不願回家,有時就在車站坐一宿。也許是少年的經歷太過辛酸,說著說著,有說有笑的小寶卻突然眼圈紅紅,笑出了淚水。不過,過去的經歷卻讓小寶更注重家庭的溫暖。一個性情中人,為朋友、為妻子,他更願意付出和牽掛。

1983年,他來到了河南,一直在河南省曲藝團工作。後來他又來到中國廣播藝術說唱團和馮鞏合作說相聲,開始進入演藝界。這兩年,他出演了不少影片,如《大宋提刑官》、《家有兒女》、《炊事班的故事》、《楊光的快樂生活》等,特別是最近在央視黃金劇場熱播的電視劇《絕密押運》,他塑造的人物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起電影角色,小寶告訴記者,他所扮演的大都是反面角色,在《鈞瓷蛤蟆硯》中他仍是反一號。不過,他希望演出自己特色的反角,演出反面人物身上可悲、可憐、甚至可愛的地方,比如在《絕密押運》中,他就演出了一個盜金庫小人物的蒼涼和辛酸。

影片評價

數字電影《鈞瓷蛤蟆硯》由禹州市和省影視集團聯合攝製,作品以鈞瓷產地禹州為生活背景,以宋代鈞瓷珍品蛤蟆硯的出現、鑑定、爭奪為主要線索,講述各種人在珍寶面前所呈現的品格和靈魂,刻畫了新一代農民的思想嚮往和文化追求。影片由郭達等著名演員擔綱主演,是一部主題健康、思想深刻、寓教於樂的影視佳作。影片在塑造栩栩如生的農村人物群像的同時,也全方位地闡釋了鈞瓷窯變藝術的博大精深。通過這些生動故事,展示出了百姓間的百態人生。同時,也使人們在新時期對戀愛、婚姻、家庭、經濟、科學、法律、觀念等諸多方面獲得新啟示、新思考。

導演闡述

編劇、導演:司玉生

關於劇本的解析

這是一個以現代新農村為背景的方言輕喜劇電影。

拍攝現場拍攝現場

關鍵字:大花豬鈞瓷蛤蟆硯造飛機宋徽宗張擇端李師師

(1)劇本的基本構成和基本意義:從以上幾個關鍵字語中,我們可以基本看到故事的主要脈絡和構成:新農村新青年永生為了改變家鄉農村的現狀,一心要造小飛機,可是缺少經費。很出奇,大花豬在地里拱出一隻鈞瓷蛤蟆硯。經村里會唱墜子書的“半瞎子”大伯老德福鑑定,說這是北宋皇帝宋徽中當年賞給張擇端畫“清明上河圖”用過的東西。因金兵入侵,京城不保,張擇端送與李師師收藏,後隨李師師流落民間,千百年來下落不明。今天落到永生手中這是“天意”,他告訴永生這是一件老祖宗留下的無價之寶,一定好好保管,不能隨意處置。但是,寶貝“一驚現”,與永生相關聯的幾個主要人物的生活態度就有了很大的變化。女友婷婷,放棄進城打工掙錢的念頭,建議永生把寶貝換錢結婚;永生爹把寶貝藏來藏去,想借寶物光宗耀祖,撐臉面發大財;婷婷爹劉大嘴本來不同意閨女嫁窮小子永生,這會兒又明確表示:他給我蛤蟆,我給他閨女。甚至,“能人”殺豬者白來才,搖身一變,成了婷婷“香港的姐夫”,藉助劉家對“送了人的”香港大女兒的思念與“一寄幾十萬”的期盼,用“高智商”騙術偷梁換柱,企圖把“鈞瓷蛤蟆硯”偷帶出境,換取天價外匯。在這裡,願望、理想、貪婪、企圖以不同人物的動作通過情節展現出來,反映出現代農村人的生活現狀,精神面貌:先進與落後,文明與愚昧衝撞著他們的現實生活,也衝撞著他們的心靈。最終,天上不會掉餡餅的現實和永生“小飛機”的成功,加之“假姐夫”的受騙經驗,完全可以讓大家明白:勤勞致富,科技富農,以德律己,依法做人才是現代人的正確生活態度和未來希望,也揭示出新農村建設中文明發展的必須和必然。

(2)關於劇中人物的設定:本劇的主要人物結構,主要由永生和劉婷的戀愛關係為核心延伸出去的。一邊是永生爹---迷糊,做棺材出身,因為窮,被劉家看不起;另一邊是劉婷父母---劉大嘴和婷婷媽。劉家有石榴園,較富裕,因為閨女要嫁給永生覺得虧,所以想用閨女撈回點錢。老德福是劇情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點,承前啟後,包括古今時間的連貫和切換,他會唱河南墜子,更能直接渲染出地域文化的特點。關於騙子“白來才”的設計:在劇本創作方面我們不滿足於那種在矛盾雙方的主要人物中,得出一個必然的結果。比如說,劉大嘴最後改變了什麼,像所謂的“變好”或“變壞”,或之後怎么樣了。把人物硬推到劇本衝突所需要的某種結果上去,那樣就會在追求所謂劇本意義的理想中,失去了“真實生活”的自然法則和節奏,也就失去了現實的意義。但,如果寫一個極端人物貫穿全劇,用以達到以上願望,又會導致整個劇的“樣式”以及主題的改變。變成“涉案或犯罪”。這樣就會改變了我們“就想輕鬆愉快的把現在新農村的真實生活和問題‘拿出來說說’的本意”。所以,我們打破常規的在劇本發展到中部。隨著“寶貝”的出現,切入了一個新的人物:“假麥克”——白來才。這個人物,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想把他簡單的描述成一個犯了事兒的騙子而只在劇中增加情節性和喜劇效果。其實很重要的一個目的不是看警察怎樣破案的。而在於讓“劉大嘴”、“永生爹”這樣的農民看看“騙子怎樣騙人”和“我們為什麼會上當受騙”!於是,劇本中出現了兩塊“試金石”。第一塊是真寶貝——鈞瓷蛤蟆硯,第二個是假姐夫——麥克(白來才)。一真一假兩塊試金石的先後出現,試出了“永生、劉婷”、“劉大嘴、婷婷媽”和“永生爹”等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最為重要的是,劇本還想深入騙子的內心去探個究竟。因為我們知道“騙子不是天生的”,我們想找出這個現實存在的人物的更有價值的東西。他——不滿足於“殺豬”這樣簡單的體力勞動;他有“高智商”很聰明;他有表演天才,會十多種地方語言;還考過電影學院,“三試都進了,又被人刷了下來”,他懷疑自己是被人給後門頂了。結果,理想的失敗、機會的被剝奪打破了他的成才夢,無知和貪婪的幻想衝破了他的道德底線,沖淡了他本來就淡漠的法制觀念,行為的結果是自欺欺人,發財夢和戲癮未果,先把自己弄進了派出所,等待的是法律的懲辦。

(3)情節結構的幾個主要特點——奇、巧、妙:“奇”,出奇、新奇。首先,一隻豬拱出一隻北宋的蛤蟆硯,這是用民間傳奇樣式的敘事辦法開篇。隨之引導出觀眾的兩個好奇:

一、這隻蛤蟆硯哪兒來的?

二、這隻“寶貝”以後又會怎么樣?

所以,藉助這份好奇,故事就十分有機地、順暢地可以展開了。首先,永生和婷婷去打探“蛤蟆硯”的來歷,又引出了歷史典故的這條線:通過宋徽宗的心愛之物、張擇端用以畫出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 ,宋朝名妓李師師攜帶出京而流落民間的情節,把北宋從皇家到民間對鈞瓷的崇愛及“蛤蟆硯”的珍貴推向極致。

再通過現實生活中,不同人物對“蛤蟆硯”的不同態度、不同動作,加強了現代人對古人的文化成就、藝術追求的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引出不同人物的下一步動作,推動情節的發展。“巧”,巧遇、巧置。一件歷史遺留的物品:“蛤蟆硯”(道具),通過兩個時空間的碰撞,把它的歷史價值、現實價值、未來價值、以及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審美價值等,得以全面展示;並碰撞出現時代農村及其他人群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婚姻觀等許多現實問題,最後,用永生的“小飛機”(動畫)終於上天來對應歷史的寶貝“鈞瓷蛤蟆硯”驚現。把現代科技的成果歸結於對祖國優秀文化的延續、繼承、發展和外延。這就是本劇在設定人物、設定情節,結構全劇方面所想追求的一個結果,從情節結構上講,是用了一個“巧”的設定。“妙”,巧妙。一個巧妙的設定與安排,可以受到多種收穫。比如白來才這個人物:

1、“騙子”的出現,一下子就加強了時代感。因為,文物的發現和新時代富足的外現,都是騙子滋生和發展的時機。

2、揭示受騙的原因:在欺騙的另一端被欺騙者也同時生髮出來。原因如白來才所說“貪財”,“受騙”揭示了農民的善良和一種正確價值觀的缺失,給騙子提供了唯一的可乘之機。

3、警示作用:更妙的還是白來才的自白,表述出現實中一種無奈和僥倖的人生態度及行為邏輯。這一人物,對現實中剛剛走入社會和即將走入社會的青年人,很有啟示。

4、更多:這個極端形象的人物設立,在加強了影片戲劇性、趣味性的同時,也加強了對人物多樣性、多面性的展示,以及對社會複雜性的進一步揭示;並使本劇在追尋現實人生價值的主題上進一步得以深化,對本題材在輕喜劇結構方面以及作為一種新電影樣式的表現方面提供了一些探索的可能性。

表現手段

1、造型手段:故事發生在新農村。除了故事情節里所表現的內容外,造型方面要考慮“新”的特點,其實應該有兩極的對照,相互映襯。?新:農村的大背景完全不用常見的農田、莊稼等。可考慮大片果園,比如石榴園:有林的感覺,有較大的果實,有鮮明的色彩,又有豐收、富裕的象徵。使用城、鄉環境的對比。還有服裝,如劉婷的“露臍裝”、超短褲等。特別是“飛機”,完全有時代感的新農村。?老:有對應“蛤蟆硯”的古老和歷史象徵性的造型:村口古樹、老牌坊,燒瓷的老窯口等。還有古戲台,傳統戲曲人物等,表現出歷史的延續與發展。

2、鏡頭語言:電影的特點就是用鏡頭敘事的特點,必須有藝術的時空概念和呈現出鏡頭的味道。?流暢及快節奏的敘事和時尚感的結合。流暢的敘事,主要是在時空關係上的自然流暢。雖然是農村戲,但主要人物的年輕化、時代感及科學理想的追求所構成的心裡特點是很時尚、前鋒的。所以,鏡頭及語言的使用必須有新時代電影的特徵,比如較快的敘事節奏,包括敘述本身及剪輯上的緊湊和鏡頭內部節奏的安排。但還要觀照到有趣的戲劇性的地方,比如劉大嘴跟蹤劉婷去果園一段戲。主觀感覺,如永生爹做夢“賊人搶蛤蟆硯”等。再,變格的使用,如劉婷送醬油、進院被小板凳絆倒等。在增加了趣味和時尚感的同時增加美感。?動畫的使用:在這裡動畫的內容主要是以增加喜劇化效果的形式來表現主觀世界和理想:雷劈永生說謊;閃回劉婷上課走神;飛機灑雨;“大花號”飛機上天等。用簡單的兩維動畫來表現,讓人們有網路“FLASH”親切感,好玩。另外,也避免了高難度拍攝的困難,降低了成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