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第五中學

福鼎市第五中學

福鼎市第五中學現有18個教學班,教職工76人,她的前身是“福建省福鼎縣第五中學” 、“閩東漁業職業學校” 、“福鼎縣沙埕學校中學部。

基本信息

簡介

福建省福鼎市第五中學座落於沙埕鎮興德庵處,背枕青山、面對海港,環境優美。校園面積50畝,建築面積11000多平方米。現有18個教學班,教職工76人,學生900多名。她的前身是“福建省福鼎縣第五中學” 、“閩東漁業職業學校” 、“福鼎縣沙埕學校中學部”,1974年被省教委定名為“福建省福鼎縣沙埕中學”,1995年更名為“福建省福鼎市第五中學”,系全日制普通完中。

歷史

一、 福建省福鼎縣第五中學
新中國成立第十個年頭即1958年的時候,全國大煉鋼鐵,“形勢看好”,於此同時,提出普及國小教育的方針。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為了與國小辦學的銜接,便大力創辦中學,如此,“福建省福鼎縣第五中學”(以下簡稱福鼎五中)繼福鼎二中、三中、四中之後於1960年應運而生,開始了她提高人民文化素質、培養人才的使命和坎坷曲折的發展歷程。
1960年二月開始籌建校舍,共建一座四個各52(8×6.5)m的單層磚木結構教室(今校食堂西面部分的教工和學生宿舍,危房)。同年7月至8月籌備招生,招收學生兩個班百人左右,生源主要是當時沙埕和店下人民公社的國小畢業生。因其學習刻苦,素質較高。9、10月間開始正式上課。
建校之初,全體教職工共7人繆挺鑾同志任副校長,主持工作。教導主任由鄭祖舜同志擔任,還有數學教師游少平、語文教師王可鳳、楊德茂等。
當時興德庵為沙埕公社(沙埕公社設南鎮)水土大隊轄內,因地勢較高,少人居住,其時學校周圍還是荒草萋萋一片,一座四個教室的單層房子顯得孤寂而冷清,然而由於住進了這些在困苦時代仍矢志於教學和求學的老師、同學們,這座教學樓便由此生動了起來。當時四間校舍兩間為教室,一間為學生宿舍。另外一間隔成二小間做成辦公室和教師宿舍。再借水生大隊放漁具的草樓來做食堂。因為1958年的“大躍進”帶來了1960年下半年的大困難時期,可福鼎五中的教師仍保持飽滿的精神,從事於教學工作。在物質生活極端睏乏的情況下,他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在教學樓旁開荒種菜,聊以充飢。在當時公社、大隊的支持下,師生自己勞動,在教學樓前坎(即“人民會場”左側)清理出了一塊平地,建起了一個籃球場。沙埕中學後來發展為省籃球傳統項目學校,在籃球運動項目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至今方興未艾,建校之初五中師生自己開建籃球場之事不能不說是後來在艱苦條件下發展籃球事業的源頭。
第二年招收新生兩個班100多人,加上二年級兩個班,四個教室全部用上,借水生大隊的一個倉庫為女生宿舍。繆副校長、王可鳳老師、工友阿若三人就宿廚房,用學生床架。師生除了自己動手,改善生活之外,沙埕公社的領導和人名給予很大支持幫助,李美娥書記重視教育,尊重教師;水生大隊全力以赴,在精神上、物質上大力支持辦學,如優惠供應海產品,借給學校辦公桌、食堂用具,還借房子。
到了1962年,物質生活已異常艱苦,特別是糧食極為緊張,師生常餓肚子上課,更有一部分學生的了浮腫病,再加上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多,教師配備和辦學條件跟不上,諸多方面的困難因素使學校難以維持下去,故在首屆學生即將畢業之際,根據省里的精神,縣撤掉了福鼎五中。
福鼎五中就這樣走過短暫而艱辛的三個年頭而下馬了,但她為沙埕等地人名培育了200多位國中學生,其基礎教育意義重大,這些學生或走入社會或繼續求學,為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如今已有洪恆針、洪恆釵、王為美、李若良等將近10位同學成長為黨政領導幹部。她所開創的艱苦奮鬥精神滋育了沙埕中學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二、 閩東漁業職業學校
1964年劉少奇主席發出:實行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的指示。省、地為認真貫徹這一指示,64年初著手醞釀創辦半工讀學校。寧德地區(當時叫福安專區)教育局根據我區特點,決定在福鼎縣沙埕公社創辦“閩東漁業職業學校”,專為漁區培養有技術有知識的新型漁業人才。
之後,著手抽調人員籌備建校事宜。又陸續從地區各地調進郭建森、高~艾、陳友金、林團德、徐澤華、鄭力新、何家基、倪婉金、葉文明魏震春等教師,其中林團德同志任教導主任,陳友金同志任總務。聘請公社李美娥書記擔任名譽校長。祝亨同校長於1964年12月初由福鼎縣武裝部調來,祝校長來後即著手建立黨支部、校務委員會、教研組等組織,校務工作開始正常運轉。
最初的招生工作由郭建森、高~艾二位同志負責。二人和當時的公社取得聯繫,在福鼎本縣招收一部分學生,其餘的,去霞浦、福安、寧德等縣的沿海社隊漁區招收。當時共招收學生107名,於1964年11月初正式開學。65年秋季分“輪機” 、“漁撈” 、“會計”三個專業三個班,同時增收一個新生班49人。兩屆總計學生156人。教職工14人。
閩東漁校由寧德地區教育局主管,福鼎縣教育局代管。學校辦學性質為職業中專,學制四年,畢業生政府不包分配,哪裡來回哪裡去,即“社來社去”。課程設定除共同課語文、數學、政治外,更重要的是專業課。輪機班有《漁類學》、《海洋常識》、《捕撈技術》、《漁船駕駛》等10門;會計班有《會計學》、《會計核算》等7門。
閩東漁校建校之初在原福鼎五中時所建的教室里上課,其它教學設備基本是空白的,完全靠師生勤勞辦起了學校。他們勤工儉學,每周安排兩天時間勞動建校,祝亨同校長親自帶領全校師生,各盡所能,共同建起了一座校舍(現南教學樓處,原教室已燒毀)和一個廚房(現舊教工宿舍旁,已拆)。當時沒有給師生一分補貼,大家都幹勁十足,沒有一個人有怨言。
65、66年兩次組織師生出海實習。65年5月初組織20多名師生去七星島捕撈目魚,40多天計生產鮮目魚104擔。組織女同學去小白露海帶場洗海帶。66年春又組織20多名師生去七星島放縑,捕獲各種魚300多斤。兩次生產實習共收入2000多元。
65年,考慮實習問題,省教育廳直接撥款,購買大量藥品,建立學校衛生室,有高~艾老師負責。當時沒有開設體育課,自購四條小舢板,作為學生海上鍛鍊用。66年春,通過地區水產局,向省水產廳無償要求一艘30噸機帆船,經修理可用於出海生產實習,併購置不少漁具,還聘請了姚書輝同志做“船老大”,準備與水生船隊結對出海生產實習。但到了68年末學校小放給縣管,又因“文化大革命”的衝擊,縣決定漁校下馬。69年春,學校正式結束其歷史使命。
閩東漁校為寧德地區培養了150多名漁業專業人才,其中也有潘孝貴、白文彪、吳才蘭等黨政領導幹部和陳成華、李孝壽等經濟能人。閩東漁校為我們漁區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 沙埕學校中學
1969閩東漁業職業學校下馬之後,秋季仍繼續招生,性質向普通中學過度。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為“沙埕學校教育革命委員會”統一管理之下的“中學部”。69年8月至71年2月林朝成同志任“教革會”主任,1971年秋季高傳汗同志調來,任“沙埕學校”校長,統一管理“國小部”和“中學部”。“中學部”的日常工作事務有林團德同志負責。1972年開始增辦高中,全校有國中三個班、高中一個班,自此,學校定為完中建制。
七十年代初,全校已有教職工二十幾人,工作、學習秩序已比較正常,全體教師每周六集中國小部進行政治學習。在當時有的學校課程時上時停的情況下,沙埕學校在教學上抓得緊,教師積極性也高,常開展聽課、檢查教案等教研活動,規定教師沒帶教案不進課堂,上周要備下周的課(突發事情較多之故),教學制度嚴謹。
當時還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各種因素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有的大隊時有要求學生放下功課幫助勞動,還要求騰出教室給予當倉庫等等,但這些事情多數被學校拒絕,以保證教學工作的穩定性。
73―74學年度,全校發展到6個班,並培養了第一屆高中畢業生。這一屆高中畢業生如今正值盛年,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力量,其中有連建群、劉正英、潘顯生等10人成長為黨政領導幹部、經濟管理人才和學術研究人員。74年下半年,學校被省教委正式命名為“福建省福鼎縣沙埕中學”。
“沙埕學校中學部”時期,未成立黨支部,併入沙埕碼頭大隊黨支部過組織生活。73年,學校成立第一個團支部,高一班的陳香霞同學擔任團支部書記。
體育工作方面已有一定的起色,73年由當時的體育教師王貞春同志負責抓體育工作,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田徑運動會。學校第一支體育運動隊也應運而生。
四、 福鼎縣沙埕中學
(一)教學和成果
1974年被正式命名為“福建省福鼎縣沙埕中學”後,至今已有22個年頭了。22年來,沙埕中學共培養了國中畢業生3000多名,高中畢業生1100多名,為省內外輸送大中專等高一級學校學生將近1000名,其中,考入大學本科(含重點大學)的有王少彤、蔡旭輝等30多人,盧定平、占其聖等同學後來還考取中國科技大學、廈門大學等重點大學研究生。22年來,各屆校友離開母校,走進生活,走入社會,在各行各業中做出積極的貢獻,湧現出蘭海濱、姚雙霞、李家衛、林永海、紀鋒、劉本雄、何品英、丁潤德、楊忠文吳正寶、盧定平等一批地方黨政和部隊領導幹部、優秀經濟管理人才和學術研究人員。
22年來,教學機制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穩步前進,其中,學科評比成績頗為顯著,就1988年來說,張帆校長在一次縣教育工作會議上就領回了6張學科成績優秀獎狀。90年代始,在全國、省、地、縣等學科競賽中均獲得好成績,如,1992年,陳招濱同學在全國國中學生物理知識競賽中獲全國三等獎、地區一等獎,李靈同學在第二屆“太姥杯”縣中學生作文競賽中獲國中組一等獎;1993年,周立珍同學獲省第九屆中小學生書畫比賽三等獎,陳永烈同學獲“全國國中生奧利匹克化學競賽”地區三等獎。體育成績較為突出,1983年開始躋身於“寧德地區籃球傳統項目學校”先進行列,1987年又被省命名為“省籃球傳統項目學校”,1991年被指定為“寧德地區帆船帆板集訓基地”。20多年來,為體育界輸送10名優秀體育工作者,為省地少體校輸送28名運動員,唐麗強,鄭愛萍,高傳偉被選進省田徑隊和帆板隊,我校同學體育成績幾次打破地記錄,劉忠雄、林學軍等8位同學數十次代表省參加全國田徑、籃球、機車、
Op帆船比賽,並取得好成績。現在,我校有語文、數學等6個教研組和4個年段備課組,一個文學社團“海星文學社”和各種學習興趣小組,有三個體育運動隊:籃球隊、田徑隊、帆板隊。各教研組、體育隊和社團組織經常開展各類活動,對實行全面教育,培養人才,活躍校園氣氛起了重要作用。
(二)德育和機構
沙埕中學的教學歷來堅持德育為首、智育為中心、五育並舉的教育環節。在德育教育上,注意了學校地處商港、漁港和軍港的特點,隊學生進行開放式、引導式、啟發式等多種方式的教育,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廣大師生一起努力,良好的精神面貌一直保持至今。
在政教處為成立之前,我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分別有黨支部、校長領導的團委和教導處共同來抓。
1975年池方炳通知任副校長時兼任黨支部副書記,之後,林團德副校長兼任但支部副書記至1984年9月。1985年調來林哲愛同志繼任黨支部副書記,1994年林哲愛同志退休,副校長王貞春兼任黨支部副書記。教導處主任,漁業學校下馬後,原漁校教導主任林團德同志未動,至80年代初由林占庭同志繼任,之後,相繼由王家萼、徐澤華、薛成旭、林孝密等同志擔任,現由徐澤華副主任主持教導處工作。校團委在1985年正式成立,之前為團總支,相繼是蘇挺雄、俞蘭青和陳香霞三位同志任團總支書記,1986年6月召開共青團沙埕中學委員會成立大會首次代表大會,張傳良同志當選為校團委書記。後來相繼召開了兩次團代表會,先後任團委書記的是薛成旭和林永熙二位同志,現由校團委副書記白榮敏同志主持工作。1992年10月縣教育局下檔案批准成立沙埕中學政教處,施宣會同志任政教處副主任。由此學校的德育工作從教育處單獨分離出來。政教處負責師生政治思想工作的日常管理,教師們在政教處的帶領下,有意識地去探討、研究教育方法,有計畫地去開展德育工作,同時也培養了一批青年的德育教師隊伍。為維護校園的安定,保證穩定的教學秩序,1993年初成立了校保衛科。
(三)教師和校舍
縱觀整個發展歷史,成績是顯著的,這除了正確的教育方針的指導,更重要的是歷任領導、教職工的辛勤勞作。有180多位教職工在沙埕中學簡陋的生活環境下默默地奉獻過,很多教師在我校奉獻了他們一生中最珍貴的青春甚至是畢生的精力,如徐澤華等老師在我校執教已有三十多年之久。二、三十年來,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民教師,如語文科德高耄艾、高仕斌、邱碧霞;數學科的林占庭、溫天敏;物理科的何家基、夏錚;體育科的王貞春、劉忠雄;英語科的歐金誠,王健等。他們不僅在自己的崗位上含辛茹苦、無私奉獻,為我校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而且在學術、科研上有一定的成就。王貞春同志曾被評為“全國農村優秀體育教師”,方桂祖和林孝密同志曾先後被評為“地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夏錚老師對“愛因斯坦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美學思想”、“物理學倫理學”和“自然科學思維方法”等課題的研究在國內物理界頗有反響。我校老師由剛辦學時的7位發展到現在的70多位,這中間有一茬一茬的老師走了來了,人說沙埕中學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是因為有一大批老師不僅在我校是骨幹,而且調出後又成為各行業各部門的骨幹力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取得,取得優秀成績,如高仕冰、歐金誠、張傳良、陳春霞、俞蘭青、王少岩、薛成旭、溫天敏、戴小林、卓文標、林峰、王月榮、張傳連等。歷任校長均盡心盡職,做好教學的“後勤”,為學校各個階段的發展作出很大的貢獻。其中,繆挺鑾校長的艱苦創業、祝亨同校長的勤工儉學、高傳漢校長的耿介介入、池方炳校長的大公無私、林團德校長的全面教育、張帆校長的狠抓教學,楊哲生校長的精打細算、方桂祖校長的校園改造、王貞春校長的社會辦學思想均有他們鮮明的特點和值得稱道的地方。
至於校園面積、校舍等辦學條件的改善則是一個艱難的發展過程。漁中時期,有政府贈地3.2畝,1976年池方炳校長長任上,向集體徵購新教工宿舍地基處地皮和現二層教工宿舍樓處地皮。南教學樓原為漁校時所建,84年1月燒毀後,又重新建一座二層六個教室的磚混結構校舍,北教學樓在1985年動工,南北兩座教學樓初建竣工時均為二層,都是後來路基增建以致現在格局的。1992年之前,教工宿舍樓甚是簡陋,有的教師甚至住危樓,自新教工宿舍樓1992年竣工之後。至此,校園面積從原來的3.2畝增至6.4畝,1992年10月,從鎮政府劃歸“人民會場”,合計總土地面積為7.7畝。沙埕中學的校舍改造就是這樣經一任又一任的校長、老師燕子築巢般地建起來的,可至今校園、校舍面積和面貌還遠遠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五、 福鼎五中(現在)
我校堅持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崇尚“勤奮、博學、嚴謹、活潑”的校訓精神,走“辦規範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人才”的辦學思路,實行“普高職高並存,拓寬培養渠道,發展特色教育”的辦法。
我校體育課按大綱和教學計畫進行教學,“兩操”和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有保證,有專任教師,施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並定期測驗,一年舉行一次校運會。學校建立OP帆船帆板隊、籃球隊、田徑隊、體育高考隊,在全國、省、地區、市比賽中獲得較好的名次。1997年被國家體委授於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1998年被寧德地委行署授予體育貢獻獎單位,1999年被授予軍警民共建先進單位, 2000年被授予省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同年被確立為福建省帆船帆板後備人才訓練基地,2001年被評為福鼎市“文明學校”,200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我校設立為民辦實事項目――福鼎五中學生健身園地。2006年被確立為福建省高水平後備人才訓練基地。2010年10月再次獲評福鼎市“文明學校”。帆船帆板隊在各級各種競賽中,獲得各種獎項總計幾十個,其中獲世界冠軍一次、亞洲冠軍一次、亞運會亞軍一次、全國冠軍十六個,被譽為“冠軍的搖籃”。 OP帆船帆板隊近幾年參加省OP帆船帆板錦標賽取得前三名好成績。2007年劉武威同學在全國水上運動會榮獲470青年組全國冠軍。2008年劉忠雄老師光榮成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2008年我校溫自進同學參加奧運選拔賽表現優異。2009年溫自進獲得全國470級冠軍賽冠軍。2009年福鼎五中帆船帆板隊參加省錦標賽獲得兩金一銀六銅的好成績,並有5個隊員光榮入選全運會陣容。2010年福鼎五中帆船帆板隊參加第14屆省運會獲四金四銀二銅,創歷史最好成績。
近幾年我校作為省籃球傳統項目學校也取得了優異成績,2006年我校籃球隊獲得寧德市中學生乙級籃球賽第二名,2007年榮獲福鼎市中學生籃球賽第一名。此外,有50多位體育類學生考入高校深造。
學校能根據省頒布的課程計畫開齊開足音樂、美術和藝術欣賞課程,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同時創造條件為有特長的學生開設興趣小組(選修課程),學校有專用的美術室,並配置常用的教學設備,滿足學生的需要。注重開展藝術教育活動,開設有美術興趣小組、音樂興趣小組,培養了一大批的優秀的繪畫和書法人才,有20多位藝術類學生考入高校深造。
我校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教學質量也得到顯著的提高,會考與中高考成績在同類學校中均居於前列。 1999年高考上線率達75%,被市教委授於高中辦學效果顯著獎。2000年以來,高考上線率達80%以上,有多位學生考取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廣播電視大學等重點院校,其中特長生陳先文被保送到清華大學。2005年本科上線人數達27人,其中理科的高考錄取率高達95.2%,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多年來,我校開辦的高考美術培訓班、高考體育訓練隊為特長生的成長提供了舞台,2005年體育類考生有8人考取重點院校, 2006年高考福建體育專業統考中,其中我校一考生以95分的高分奪得寧德市第一名,並被上海體院錄取。2007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22人,位列同類完中前列。中考上,培養出了福鼎市中考狀元王先燕,07年中考成績優秀率列全市完中第三。2008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18人,中考上,有14人上一中線,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2009年中高考也取得了優異成績,獲得社會的廣泛讚譽。2010年初三學生許明緣參加全國國中套用物理知識競賽榮獲全國一等獎;2010年我校中考綜合比率名列福鼎市第一名。
五十周年彈指一揮間,如今有累累的碩果掛滿枝頭,可我們福鼎五中是如何在這幾畝狹小而坎坷的地皮上櫛風沐雨走至今日!滔滔港水匯江河新曲,灼灼龍目攬山海大觀。五十周年風雨兼程,一份沉甸甸的記憶,墜滿希冀的帆點。桃夭李灼,造福桑梓,道不盡的自豪,抒不盡的榮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