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

福鼎

福鼎市,是福建省寧德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東南瀕東海,東北屆浙江省蒼南縣,西北鄰浙江省泰順縣,西接柘榮縣,南連霞浦縣,介北緯26°52′~27°26′東經119°55′~120°43′之間。陸地面積1461.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959.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32.7公里。因其境內山太姥山之覆鼎峰而得名。福鼎海域共有大小島嶼81個,台山漁場是主要漁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特徵顯著。沿海的秦嶼、店下兩鎮為福鼎的主糧區,建立萬畝水稻高產示範片。山區大片丘陵地可以造林、種茶、種果以及發展其它經濟作物。截至2013年,福鼎市轄17個鄉鎮、辦事處、開發區、281個村(居)民委員會。面積154157.04平方公里,全市人口582230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福鼎建縣之先,其地歸屬閩中郡。

漢初屬閩越國,國滅後屬漢冶縣。

後漢為侯官所轄。

三國時屬吳建安郡,晉屬溫麻縣。

唐武德六年(723年)起屬新置之長溪縣。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長溪縣升為福寧州,福鼎為福寧州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福寧州改稱福寧縣,縣地仍屬之。

成化九年(1473年)縣復改稱福寧州。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福寧州為福寧府,分設霞浦縣,為霞浦轄地。

乾隆四年(1739年),由霞浦縣劃出勸儒鄉的望海、育仁、遙香、廉江四里置福鼎縣,仍屬福寧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直屬東路觀察使。

民國3年,改東路觀察使置閩海道。

民國14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縣直屬於

民國23年7月,在福安成立福建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0月,第二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34年9月,將第一行政督察區改為第八行政督察區。

民國36年4月,又改稱第一行政督察區,福鼎均為所屬之縣。

民國22年開始,縣境內陸續建立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蘇維埃政府。部分地區先後歸屬霞鼎、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及福鼎、鼎平、桐霞等縣人民革命委員會管轄。

民國38年(1949年)6月11日,福鼎解放。初時,隸浙江省溫州地區;10月7日劃歸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管轄。1950年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改稱福安專區行政公署,亦轄福鼎。1970年7月福安專區行政公署遷址寧德,改名寧德地區行政公署,福鼎隸屬不變。

行政區劃

福鼎福鼎

福鼎市原為霞浦縣的勸儒鄉地,清1739年置設福鼎縣。據《讀史方輿紀要》,因縣有福鼎山而得名。

乾隆四年(1739)析霞浦縣地置福鼎縣,歷屬福寧府、閩海道。1949年6月10日解放,歷屆福安專區(地區)、寧德地區。1995年撤縣設縣級福鼎市。

2000年,從前岐鎮劃出佳陽、後洋、周山、佳頭、龍頭灣、上庵、三丘田、安仁、象洋、蕉宕、羅唇、雙華12個村,設立佳陽鄉;佳陽鄉人民政府駐佳陽村。2000年,福鼎市轄3街道10鎮2鄉1民族鄉:桐山街道辦事處、桐城街道辦事處、山前街道辦事處、秦嶼鎮、前岐鎮、點頭鎮、沙埕鎮、白琳鎮、店下鎮、貫嶺鎮、磻溪鎮、管陽鎮、嵛山鎮、疊石鄉、佳陽鄉、硤門畲族鄉。

2003年,福鼎市轄3個街道、10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桐山街道、桐城街道、山前街道、秦嶼鎮、前岐鎮、點頭鎮、沙埕鎮、白琳鎮、店下鎮、貫嶺鎮、磻溪鎮、管陽鎮、嵛山鎮、疊石鄉、佳陽鄉、硤門畲族鄉。

截至2013年,全市轄17個鄉鎮,共有251個村、29個居委會,其中沿海鄉鎮有12個:桐山街道、桐城街道、山前街道;太姥山鎮(原秦嶼鎮)、貫嶺鎮、前岐鎮、沙埕鎮、店下鎮、磻溪鎮、白琳鎮、點頭鎮、管陽鎮、嵛山鎮;硤門畲族鄉、疊石鄉、佳陽鄉、龍安開發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福鼎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東南瀕東海,東北界浙江省蒼南縣,西北鄰浙江省泰順縣,西接柘榮縣,南連霞浦縣,介北緯26°52′~27°26′,東經119°55′~120°43′之間。北至分水關舊城牆,西北至溪頭尖嶺下,西南至仙蒲目海尖,南臨東海,東南包括星仔島及周圍海域,東至雙華南山尖。東西最大橫距79.3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7.4公里,陸地面積146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959.7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福鼎境內地勢呈東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東南沿海波狀傾斜。除港灣地帶有沖積小平原外,均為山巒起伏的丘陵地。山丘地占陸地總面積的91.03%,盆谷平原占陸地總面積的8.97%。最高峰為西部青龍山,海拔1141.3米;南部太姥山主峰覆鼎峰海拔917.3米。

氣候特徵

福鼎市屬東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8.4℃,1月平均氣溫8.9℃,極端最低氣溫-5.2℃(1999年12月23日);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最高氣溫40.6℃(1989年7月20日)。最低月均氣溫6.1℃(1963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9.6℃(1988年7月)。平均氣溫所較差19.5℃。無霜期年平均270天,最長達309天,最短為22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621.7小時。0℃以上持續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668.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72天,最多達207天(1975年),最少為136天(1971年)。極端年最大雨量2484.4毫米(197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1045.5毫米(196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8月最多。

土壤水文

福鼎市水資源豐富,境內大小溪流縱橫密布,形如張開手掌,具有向心水系特點。從北至南、由西到東構成縱橫交錯的水網。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共有9條,也是獲取淡水資源的主要河流。其中水北溪、赤溪、溪頭溪、百步溪、照瀾溪等5條溪流主河道總長158.5公里,流域面積達978.3平方公里。耕地土壤總面積24376.38公頃,耕作土壤共分為5個土類、9個亞類、17個土屬和34個土種。

自然資源

礦產

境內已探明主要礦產有14種。金屬礦有鉛、鋅、銀、鉻、銦、銅、鐵等7種,主要分布在疊石鄉。疊石銀硐的鉛鋅礦,儲存量33萬多噸,為國家級的中型礦。非金屬礦有石灰石、葉臘石、玄武岩、輝綠岩、茶崗岩、高嶺土、石英石等7種,主要分布在管陽、白琳、潘溪等鎮。葉臘礦儲存量42.16萬噸,白琳大嶂山的玄武岩儲存量5000萬立方米,礦石裸露地表,呈墨黑色、色調凝重高雅,是中國罕見的高級建築板材,屬中國建築石材基地之一,被國務院建材總局命名“福鼎黑”。

漁業

福鼎縣海域總面積14959.7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432.7公里,其中泥岸長168公里,沿岸多港灣。沿海海域水深一般為10~20米,島礁外側水深大多為30~40米,水溫18℃~20℃,鹽度18%~30.8‰,境內主要水系水北溪、照瀾溪、百步溪等多條水流注人,帶來豐富的餌料,適宜魚類棲息生長,可養殖海域面積91.7平方公里。全縣還有可利用養殖的河塘水庫面積43.6平方公里,除少數水域外,大多水質良好、水溫適宜、餌料豐富,為淡水養殖提供良好條件。

魚類有500多種,其中多數為暖水性魚類,溫暖性魚類次之。從生態類型看,以底層、近底層魚居多,中上層魚次之。可供海洋捕撈的經濟魚達100多種,主要品種有黃魚、帶魚、鰻魚、鰳魚和鯧魚等。70年代前,大黃魚為福鼎主要捕撈品種之一。1960~1963年採取敲罟作業時,大黃魚遭到濫捕,黃魚資源受損嚴重。之後,雖然嚴格禁止敲罟作業,但至80年代,大黃魚資源仍日見枯竭,捕獲量逐年減少。1995年,在福鼎海區已很難捕到大黃魚。帶魚是福鼎海上捕撈另一重要魚類,80年代前捕獲量不穩,多的年份近萬噸,少的年份僅200多噸。1991~1995年平均產量約為2000噸,仍為福鼎沿海存量較豐富的魚種之一。鰻魚(又名海鰻)屬暖水性,對環境適應性較強的底層魚類,在福鼎漁場分布較廣。延繩釣、底拖和圍繒均可捕獲,但資源逐年衰退。1991~1995年年產在350噸左右。福鼎台山島海域是省內6個白鰳魚產卵場之一,也是主要捕撈海區。此外,鯧魚、鯊魚、馬鮫也有一定存量,近海的丁香魚、梅童魚、龍頭魚也是主要捕撈魚種。

淡水經濟魚類有20多種,主要有青魚、草魚、鰱魚、鯽魚等。

水力

境內溪河縱橫,水能資源貯藏量達9.4萬千瓦,可開發7萬千瓦,地下水蘊藏量2.6172億立方米,地表水量14.5143億立方米。八尺門港水流湍急,可利用建造36000千瓦潮汐電站;疊石會甲溪地下氡泉,經有關部門測量泉水含氡量15埃曼/升,含氟量20毫克/升。

林業

福鼎市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經調查鑑定,木本植物有74科212屬491種。其中裸子植物9科18屬29種;被子植物65科194屬462種。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61科181屬432種;單子葉植物4科13屬30種(其中竹類植物7屬19種)。

人口

2013年,福鼎市鄉村人口為375528人,城鎮人口206702人,男性為302257人,女性為279973人,全市總人口為582230人。

經濟

福鼎福鼎

1951年,福鼎創辦私營鼎光電廠,使城關3000多戶居民裝上電燈。195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516萬元,比1949年增長41.7%,年均增長12.3%;工農業總產值2223萬元,比1949年增長41.9%,年均增長12.4%(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增24.4%、農業產值年均遞增11.1%);糧食總產量50693噸,年均遞增9.1%;油料產量530噸,年均遞增37.9%;茶葉產量843噸,年均遞增17.7%;水產品產量6605噸,年均遞增8.5%;生豬年末存欄3.29萬頭,年均遞增29.1%;發電量3萬千瓦時,人均年擁有電能0.13千瓦時。

1957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517萬元,比1952年增長59.2%,年均增長9.8%;工農業總產值3267萬元,比1952年增長47.9%,年均增長8.1%(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增7.5%、農業產值年均遞增8.2%);糧食總產量64023噸,年均遞增4.8%;油料產量414噸,年均遞減4.8%;茶葉產量899噸,年均遞增1.3%;水產品產量15659噸,年均遞增18.8%;生豬年末存欄6.36萬頭,年均遞增14.1%;發電量7萬千瓦時,年均遞增18.5%,人均年擁有電能0.72千瓦時。

196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3371萬元,比1957年遞減0.7%,年均遞減0.1%;工農業總產值3636萬元,比1957年遞減21.1%,年均遞減4.6%(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減2.2%、農業產值年均遞減5.1%);糧食總產量49361噸,年均遞減5.1%;油料產量112噸,年均遞減23%;茶葉產量426噸,年均遞減13.9%(1958年因搞茶葉產量“放衛星”,茶樹採摘搞“脫褲留帽”,違反植物生長規律,導致此後茶葉多年嚴重減產);水產品產量25032噸,年均遞增9.8%(1960~1963年因推廣“敲罟”作業,捕獲量大幅度增加,卻給黃魚資源造成毀滅性的災難。1964年停止“敲罟”作業);生豬年末存欄3.11萬頭,年均遞減13.3%;發電量42萬千瓦時,年均遞增43.1%,人均年擁有電能1.39千瓦時。

1965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3496萬元,比1962年增長19%,年均增長6%;工農業總產值4376萬元,比1962年增長30.6%,年均增長9.3%(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增9.2%、農業產值年均遞增9.3%);糧食總產量62237噸,年均遞增8%;油料產量355噸,年均遞增46.9%;茶葉產量673噸,年均遞增16.5%;水產品產量19088噸,年均遞減8.6%;生豬年末存欄7.1萬頭,年均遞增31.7%;發電量60萬千瓦時,年均遞增12.6%,人均年擁有電能1.88千瓦時。

197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5562萬元,比1965年增長43.2%,年均增長7.5%;工農業總產值6835萬元,比1965年增長43.7%,年均增長7.5%(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增5.5%、農業產值年均遞增7.8%);糧食總產量117350噸,年均遞增13.5%;油料產量225噸,年均遞減8.7%;茶葉產量860噸,年均遞增5%;水產品產量28737噸,年均遞增8.5%;生豬年末存欄7.46萬頭,年均遞增1%;發電量145萬千瓦時,年均遞增19.3%,人均年擁有電能4千瓦時。

1975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7878萬元,比1970年增長45%,年均增長7.7%;工農業總產值9219萬元,比1970年增長25.9%,年均增長4.7%(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4.9%、農業產值年均遞增3%);糧食總產量122159噸,年均遞增0.8%;油料產量706噸,年均遞增25.7%;茶葉產量1040噸,年均遞增3.9%;水產品產量40414噸,年均遞增7.1%;生豬年末存欄7.53萬頭,年均遞增0.2%;發電量583萬千瓦時,年均遞增遞增32.1%,人均年擁有電能14.6千瓦時。

198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2547萬元,比1975年增長34.8%,年均增長6.2%;工農業總產值18112萬元,比1975年增長37.1%,年均增長6.5%(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6.2%、農業產值年均遞增3.7%);糧食總產量153214噸,年均遞增4.6%;油料產量1653噸,年均遞增18.5%;茶葉產量1888噸,年均遞增12.6%;水產品產量32000噸,年均遞減4.6%;生豬年末存欄6.97萬頭,年均遞減1.5%;發電量1387萬千瓦時,年均遞增18.9%,人均年擁有電能32.4千瓦時。

1985年,全國內生產總值22068萬元,比1980年增長30%,年均增長5.4%;工農業總產值29723萬元,比1980年增長34.1%,年均增長6%(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1.7%、農業產值年均遞增3.4%);糧食總產量129626噸,年均遞減3.3%;油料產量1339噸,年均遞減4.1%;茶葉產量2741噸,年均遞增7.7%;水產品產量40402噸,年均遞增4.8%;生豬年末存欄8.3萬頭,年均遞增3.6%;發電量2897萬千瓦時,年均遞增15.9%,人均年擁有電能64.3千瓦時。

199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51049萬元,比1985年增長64.4%,年均增長10.5%;工農業總產值67451萬元,比1985年增長51.2%,年均遞增8.6%(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2.2%、農業產值年均遞增6.2%);糧食作物因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影響,總產量下降至113892噸,年均遞減2.6%;油料產量2609噸,年均遞增14.3%;茶葉產量3751噸,年均遞增6.5%;水產品產量53029噸,年均遞增5.6%;生豬年末存欄10.01萬頭,年均遞增3.8%;發電量6925萬千瓦時,年均遞增19%,人均年擁有電能138千瓦時。

1995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95197萬元,比1990年增長136.5%,年均遞增18.8%;工農業總產值324447萬元,比1990年增長238.2%,年均遞增27.6%(其中工業產值年均遞增41.1%、農業產值年均遞增10.6%);糧食總產量131270噸,年均遞增2.9%;油料產量2749噸,年均遞增1.1%;茶葉產量7175噸,年均遞增13.9%;水產品產量136626噸,年均遞增20.8%;生豬年末存欄13.14萬頭,年均遞增5.6%;發電量10197萬千瓦時,年均遞增8%,人均年擁有電能192千瓦時。

2004年,福建省縣域經濟評價中,福鼎市成為“經濟發展十佳”縣(市)之一,縣域競爭力居全省第18位。

2008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2305萬元。福鼎農業主產糧食、四季柚、檳榔芋、茶葉、白色雙孢蘑菇、黃梔子等。2008年上半年,全市農業產業化組織有522個,其中省、市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38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6家。2008年上半年,16家省、寧德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完成產值5.02億元,比增26%。食品(包括飲料)加工製造業完成產值85415萬元。

2011年,福鼎市實現生產總值176.18億元,比2010年增長18.0%。在全省58個縣市中總量居第15位,增幅居第2位,總量比2010年前移1位,增幅前移2位。分產業看,一產穩定增長,二產成為全市經濟成長的核心力量,三產增長緩慢。201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4.15億元,增長5.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3%,拉動經濟成長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97.54億元,增長27.6%,對國民經濟貢獻最大,貢獻率高達76.8%,拉動經濟成長13.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54.49億元,增長9.6%,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18.9%,拉動經濟成長3.4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3152元,增長18.1%。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14.5:52.4:33.1調整為13.7:55.4:30.9。

2012年福鼎市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總產值461.01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4.58億元。2012年股份制工業完成產值443.29億元。非公經濟推動有力,2012年非公有制企業實現產值450.29億元。福鼎市95家引進企業全年完成總產值276.30億元。截止2012年12月末,在園區內已投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60家,2012年累計完成總產值343.30億元,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銷售產值454.98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14.64億元。

2013年,福鼎地區生產總值為248.12億元,為寧德地區第二,增量37.49億元,實際增速12.9%,名義增速17.80%。2013年,福鼎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9.2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96.12億元。規模以上重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27.36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6.0%。完成輕工業產值168.76億元,福鼎市112家規上引進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06.60億元。福鼎市195家規上園區工業企業累計實現產值393.34億元。1-10月,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銷售產值486.15億元,出口交貨值16.10億元,工業產品銷售率累計達97.99%。

交通

地理區位獨特。福鼎南距省會福州220公里,北鄰浙江溫州不足100公里,東至台灣基隆142海里,104國道、瀋海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縱貫全境,水陸交通便捷。

港口潛力巨大。全市擁有海岸線長433公里,占全省的十分之一,有大小港灣41個,島嶼81個。沙埕港水深港闊,海域面積40多平方公里,縱深長達35公里,直抵福鼎市城區,萬噸巨輪出入不受潮汐限制,是國家二類口岸和一級漁港。境內有沙埕港、楊岐港、秦嶼港、硤門港、嵛山港、姚家嶼港、桐山港、八尺門內港等港灣。

文化底蘊

福鼎文化底蘊深厚,是閩越和甌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中原文化的傳入也比較早,自秦漢以來,就是閩浙之間的重要城鎮。深厚的道教、佛教、儒教文化,獨具民族特色的畲族文化、獨具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與閩東老區的革命精神共同構築現代福鼎多元的文化體系。主要民間文化活動有龍燈、馬燈、鐵枝、西陽線獅、腰鼓、提線木偶、威風鑼鼓、福鼎餅花、太姥茶謠等。

地區語言

福鼎話是以福鼎縣城桐山鎮的桐山話為代表,故福鼎話也叫桐山話。它通行於縣境內的桐山、桐城、管陽、點頭、白琳、店下、磻溪、硤門等鄉鎮,使用人口達39萬多人,占全縣總人口的68%。此外,其他鄉鎮講閩南活、福州話等方言的人也會講桐山話,實際上,桐山話通行於福鼎全縣。福鼎縣境內除了桐山話外,還有閩南話、福州話、莆仙話(興化話)、客家話(汀州話)等。

閩南話主要通行於沙埕、前岐、貫嶺、嵛山、疊石等鄉鎮,全縣使用閩南話的人數達13萬多,占全縣總人口的22.3%,是福鼎縣的第二方言。閩南話傳入福鼎約有三四百年歷史,因長期受桐山話的影響,福鼎的閩南話與廈門泉州一帶閩南話比較,自然有著明顯的差異,它是具有“福鼎特色”的閩南話。縣境內,不同地方的閩南話,也有一些不同,如沙埕的閩南話和貫嶺的閩南話,就有一些語音、詞語等方面的不同。福州話(含長樂話)主要通行於秦嶼鎮(閩東2個福州話方言島之一),使用人口約3.5萬人。福州話傳入福鼎約有二三百年歷史。福鼎的福州話同樣受到桐山話的影響而具有了“福鼎特色”。

此外,福鼎還有2.93萬多畲族人內部通行畲話。畲話接近於客家話,但與現客家人說的客家話又有明顯差異,它有少數古畲語的“底層”,有古客家話保存下來的成分,還有當地漢語方言被吸收的成分。畲族人在族內講畲話,與漢族人交往時講桐山話或閩南話,也有一些畲族人還會講福州話。

飲食文化

福鼎小吃大致可歸為六大類:

大米類:鼠曲粿、年糕、水粿、紅龜、米粉、米麵、鍋邊糊、糍粑、汽糕、燒賣、湯圓、饃饃、粽子、扁食等。

蕃薯類:九隱包、蕃薯粉溜、三角餃、馬蛋等。

麵粉類:麥餅、面魚、蛋卷、包子、手打面、春餅、麵茶、光餅、推酥餅、千層餅、麻晶餅、馬蹄糕、福鼎小籠包等。

芋類:芋泥、芋酥、芋丸、掛霜芋、假膏膩、福鼎檳榔芋等。

魚類:魚片、魚丸、魚餅、魚面、魚卷、魚棗、管陽泥鰍面、川湯等。

肉類:福鼎肉片、扁食、肉筋、牛肉丸、牛雜湯、豬肚雞、叫化雞、福鼎肉燕等。

文化建設

福鼎市1997年和2000年連續兩屆獲得中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2010年,福建省福鼎市與浙江省安吉縣共同申報的“白茶製作技藝(安吉白茶製作技藝、福鼎白茶製作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

風景名勝

福鼎福鼎

福鼎市主要景點有太姥山、管陽雁溪、管陽廣化寺、九鯉溪、小白鷺、翠郊古民居等。其中太姥山成功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和5A級景區,並與嵛山島同時獲評“中國青年最喜愛的海西旅遊目的地”,管陽雁溪入選“海西之美十佳景點”。

太姥山嶽景區

太姥山嶽景區距秦嶼鎮15公里,為太姥山風景名勝區之精華所在。其面積為24.6平方公里,東達太姥洋,西至白琳鎮、五峰橋,南至面頭山頂,北抵八尺門港。山勢傲岸秀拔,恢宏磅礴,山海奇景,天造地設。太姥山景區有54峰、45奇岩怪石、100多個岩洞,共360餘景。以峰險、石奇、洞幽、霧幻四絕著稱於世。

冷城古堡

冷城古堡位於秦嶼鎮冷城村,由冷城古堡和靈峰古剎組成,總面積1.5平方公里。

冷城古堡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為抵禦倭寇而築。城堡成圓形,磚石結構,繞村一圈,周長1127米,高5.6米,厚4.67米。設有東門、西門、南門三道城門,至今保存完好。城內古街、民居、山牆、小巷,古香古色。城中尚有三官堂、猴仙宮等古蹟,以及冷城農民暴動等革命遺址。

冷城村曾是古代文人薈萃之地。南宋時,著名史學家鄭樵、理學家朱熹先後在此講學,所設石湖書院遺址尚存。朱熹高足楊楫出生於此。

瑞雲寺

瑞雲寺位於福鼎縣硤門畲族鄉,地處太姥山系之鳳山下。建於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6年),號稱“太姥第一寺”,為福鼎六大寺之首,閩東著名古剎。寺院布局結構為園林式。院內有葫蘆閣、賞花樓、大雄寶殿、鐘鼓樓、觀魚台、半月湖、荷花池等建築,照牆和寺壁有福建大畫家李霞畫的人物浮塑,斗拱、梁棟有人物、飛禽走獸、花卉等雕刻,展現了南方園林建築之藝術風格。寺內尚存宋宣和石斛等古蹟。寺前寺後,有古楓樹、感觸樹和千年銀杏、鐵蘇。寺周圍有“平岡松濤”、“層巒煙雨”、“隴頭晚笛”、“岔門歸樵”、“院前望耕”、“葫蘆沽酒”、“月湖垂釣”、“楓林夕照”、“寺塔臥雲”、“蟬鳴秋聲”、“竹院迎風”、“鐘聲嘯月”、“梅亭放鶴”、“蕉園賞菊”、“雪嶺尋梅”、“花井掬泉”等鳳山十六景。

嵛山島

嵛山島是隸屬福鼎市管轄的一個島嶼,是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之一。島上是一個鄉級建制,有4個村落,這些村落全都坐落在海岸邊上,村民以漁業為生。嵛山島的淡水資源非常豐富,還有以淡水形成的瀑布。嵛山島有兩個湖泊,一個是“大天湖”,另一個是“小天湖”,這兩個淡水湖被合稱為嵛山島“雙珠”。嵛山島由大嵛山、小嵛山、鴛鴦島等11個島嶼、4個礁石組成。大嵛山島直徑5公里,面積21.22平方公里,最高處紀洞山海拔541.3米,為閩東第一大島。位於霞浦東北海域,距離三沙古鎮港5海里,是閩東最大的列島,由大嵛山、小嵛山、鴛鴦島、銀嶼等十一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28.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12公里。

牛郎崗

牛郎崗海濱旅遊度假區,位於福鼎市秦嶼鎮東南方,依山面海,與嵛山島隔海相望。這裡氣候冬暖夏涼。牛郎崗海濱沙灘平坦、明淨,環山綠樹成蔭,周圍礁石造型各異,有鴛鴦礁、織女洞、海上一線天等自然景觀。

著名人物

1、楊楫(生卒年不詳),字通老,長溪縣瀲村(今秦嶼瀲城)人。南宋理學家。

2、林汝浹(1178—?年),字伯深,號則庵,長溪縣幼儒鄉望海里九都(今福鼎磻溪)花門頭村人。南宋武狀元

3、朱騰芬(1881—1932年),字承芳,號馨梓,化名達三,清光緒七年(1881年)生於福鼎縣果洋村。中國同盟會,致力於國民革命。

4、黃丹岩(1897~1934年),丹山、曾名彥彰,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生於福鼎縣秦嶼屯頭斗門村。福鼎縣黨組織和紅軍赤衛隊的早期領導人之一。

5、黃淑琮(1906~1934年),學名黃堅,號石卿,福鼎店下篔簹村人,生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福鼎縣黨組織和紅軍赤衛隊的早期領導人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