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錕

福錕,1834-1896),清宗室,康熙帝次子允礽六世孫,滿洲鑲藍旗人。光緒朝內大臣。 宗室福錕,字箴庭,隸鑲藍旗,理密親王允礽六世孫。鹹豐九年進士,授吏部主事,晉員外郎。光緒四年,授右庶子,遷侍讀學士,擢太僕寺卿。

基本信息

簡介

福錕(1834-1896),清宗室康熙帝次子允礽六世孫,滿洲鑲藍旗人。光緒朝內大臣宗室福錕,字箴庭,隸鑲藍旗,理密親王允礽六世孫。鹹豐九年進士,授吏部主事,晉員外郎。光緒四年,授右庶子,遷侍讀學士,擢太僕寺卿。六年,賞副都統,充西寧辦事大臣。八年,召授兵部侍郎,歷調刑部、戶部。十年,擢工部尚書,兼步軍統領。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兼管內務府大臣。調戶部,協辦大學士。以部駁機器鼓鑄,福錕議革職,改留任,鏇復官。十五年,加太子太保,詹事府右庶子。崇文疏劾大學士張之萬交納外官,命福錕偕尚書潘祖蔭勘之,奏言:“之萬住居湫隘,門無雜賓。樞臣接見外僚,藉以考覈人才。不得以因公謁見,謂為接納營私。惟僧靜洲以方外浮屠往來仕宦之家,易招物議,請驅逐回籍。”報可。十七年,授體仁閣大學士。二十年,皇太后萬壽,賞雙眼花翎。時京師盜風甚熾,福錕初禁步軍訊盜用嚴刑,盜益肆。至是奏請變通緝捕章程,允之。二十一年,疏請乞休。卒,諡文慎。

經歷

福錕是鹹豐八年(1858)舉人,先後在戶部、工部、吏部、兵部主事。後授詹事府右春坊左、右庶子。又擔任過太僕寺卿,兵部右侍郎等職。光緒年間又擔任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內務府。福錕是光緒朝聲明顯赫的大學士,人稱“福中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