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鄭氏

福安鄭氏

光緒十年修縣誌時,福安著姓中,鄭氏排第八位;據民國26年(1937)《福安人口調查》資料,鄭姓人口列第四位;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看,福安共有378個姓氏,總人口525582人,其中鄭姓人口34798人,福安姓氏人口排序,鄭氏上升至第三位。2003年福安市計生委統計,鄭姓人口為40395人,分布二十個鄉鎮,聚居五百一十一個街道、自然村,建有宗祠40餘座。

福安鄭氏1、淵源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載:“鄭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前806),友初封於鄭。封三十三歲,百姓皆便愛之。”
“鄭君乙立二年,鄭負黍反,復歸韓。十一年,韓伐鄭,取陽城。二十一年,韓哀侯滅鄭,並其國。”
周宣王封其弟姬友於“鄭”這個地名的地方,即後來的鄭國,鄭國自鄭桓公傳14世康侯名乙,歷23君,共431年,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滅,鄭國公族逃亡,為紀念故國,改姓“鄭”,鄭姓便在歷史上誕生。
鄭氏分衍自姬姓,始祖鄭桓公是周厲王少子,那么,鄭氏的淵源便很清晰。⑴西周先祖世系譜1.周文王姬昌(前1099~前1050年在位)。姓姬名昌,居西佰,又稱西伯昌,諡號文王。母摯任氏之女曰太妊,性慈端莊維德,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教子。妣陜西渭北有莘氏之女太姒,生子有:長伯邑考,早卒;次發,即位是為武王;三管叔鮮,四周公旦,五蔡叔度,六郕叔武,七霍叔處,八衛叔康,九毛叔鄭,十聃季載(也叫聃叔季);十一郜叔,十二雝叔(雍)伯,十三曹振鐸,十四滕叔繡,十五畢公高,十六子原叔,十七豐叔,十八郇叔,及召公奭、黎侯、伯廖、叔穎等。
2.周武王姬發,名仲發。母摯任氏之女太姒,公即太姒之次子。公元前1049年公元前~1043年在位。黃帝紀年公元前庚戌年生於陜西岐山縣。以火德王天下,滅商後建都鎬,史稱西周。逝於公元前乙巳年十二月。得年五十四歲。葬畢塬上,與季歷、文王及其子成王、孫子康王的墳墓構成一直線。
3.周成王姬誦,即位時12歲。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06年在位。由周公旦攝政。之中,平定武更(紂王子)叛亂,並大封諸侯。成王造東都洛邑。成王死時42歲。
4.周康王姬釗,成王子。公元前1005年~公元前980年在位。康王是一位有作為的周王,史稱“成康盛世”。康王時,周朝較強盛。
5.周昭王姬瑕,康王子。公元前979年~公元前961年在位。“昭王之時,王道微缺”,周國力開始下降。昭王南巡狩,返濟漢水時,舟人以惡之,以膠舟進王,中流膠解,溺死江中。
6.周穆王姬滿,昭王子。公元前960年~公元前923年在位。母房氏。穆王時作《呂刑》,是流傳下來的我國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
7.周共王姬伊扈,穆王子。公元前922年~公元前900年在位。
8.周懿王姬囏,共王子。公元前899年~公元前875年在位。懿王時,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無力抵抗。
9.周夷王姬燮,懿王子。公元前865年~公元前858年在位。夷王時,周天子與諸侯的矛盾尖銳化,夷王曾烹殺齊哀公。
10.周厲王姬胡,夷王子。公元前858年~公元前841年在位。厲王是一位暴君,對外戰爭屢敗,國勢日危。在位16年,竟被國人放逐。⑵鄭國先祖世系譜1.鄭桓公(前838~前771年),姓姬名友,厲王少子,宣王少弟。妣陳、馬氏,生子三:掘突、岌、清。為周司徒,封於鄭。從平王東遷,建國於新鄭。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周宣王姬靜封弟姬友於都城鎬京附近的鹹林,在今陝西省華縣西北一帶,國號為“鄭”。姬友,史稱鄭桓公,又因為鄭國是三等諸侯國,國君為伯爵,鄭桓公也叫鄭伯友。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姬宮涅即位,因為鄭桓公是他的親叔叔,就封他為司徒,掌管全國土地和戶籍。周幽王九年(前773),鄭桓公派長子掘突帶上豐厚的禮物向虢、鄶二君借地。二君貪圖禮品豐厚,合計各獻五座城池,鄢、補、歷、華、丹、田柔、蔽、苑、函、依。鄭桓公聞訊大喜,即將鄭國東遷,由長子掘突執掌國政。
2.鄭武公姬掘突(?~前744年)。妣姜氏,生子三:寤生、共叔段、子呂。長庶公子原(原氏始祖)。建立新的鄭國,定都新鄭(今河南新鄭)。
3.鄭莊公姬寤生(前757~前701年),武公子。妣鄧、雍氏,生子:忽、突、子亹、子儀、子人(子人氏始祖。突之同母弟)。長庶公子曼伯。即位時封其弟段於京,因段與母親武姜共謀襲鄭而討伐段。而後把母親遷到城穎,以“不及黃泉,毋相見”為誓。既而悔,從穎考叔謀,掘地及泉,遂相見,母子如初。繼武公為周平王左卿士,掌朝政。後因周桓王去其職,不朝於王。桓王伐之,率軍大敗王師,射傷桓王。此時,鄭國達到鼎盛,故史書有“鄭莊公小霸”之稱。在位四十三年。
編者按,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平王,平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前720年,周平王崩,周桓王將畀虢公政以取代鄭莊公。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鄭莊公憤而不朝,桓王親自伐鄭,王師敗以虢公為卿,桓王中箭受傷,鄭莊公阻止祝冉再射,桓王得以保命,史稱“射王中肩”。次後諸侯背叛,九族不親,周政益衰,天子虛名。參見《春秋左氏傳·隱公三年》。
4.鄭厲公姬突(?~前673年),莊公次子。妣呂、季、沈氏。生子:捷、駹。莊公死,昭公立,以宋莊公支持,脅祭仲奪位。立為厲公,在位四年。後因故出奔。子儀十四年復位,前後在位共十一年。
5.鄭文公姬捷(?~前628年),厲公子。在位四十五年。妣陳媯、燕姞、蘇女、江女,生子:太子華、子臧、蘭、子士、子瑕、般、子俞彌(早夭)、子成。文公十八年,背齊桓公而親楚。次年,齊、魯等國攻鄭,楚出兵圍許以救鄭。三十六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過鄭,文公弗禮。重耳即位為晉文公,於是秦晉共圍鄭,乃使燭之武說秦穆公罷兵,與鄭盟。文公之子子蘭入晉,得晉文公愛幸。遂從晉意,以子蘭入鄭為太子,晉亦罷兵。
6.鄭穆公姬蘭(前627~前606年),文公子。母燕姞。又稱繆公。在位二十二年。公繼位初年就發生了“弦高犒秦師”的著名史事。妣方、朱氏,少妃桃子。子十三:夷、堅、去疾、喜、騑、發、嘉、偃、舒、豐、揮、然、志。生女:夏姬。自鄭襄公開始,穆公之子孫良氏、游氏、國氏、罕氏、駟氏、印氏和豐氏輪流執政,統稱為“七穆”。
7.鄭襄公姬堅(前604~前587年),靈公庶弟。在位十八年。妣王氏,生子:弗、繻、睔。
8.鄭成公姬睔(前584~前571年),悼公弟。在位十四年。妣姚氏,生子:髡頑、鰌。
9.鄭釐公姬髡頑(姬惲)(前570~前566年),成公子。妣李氏,生子:嘉、僖。為太子時晉、楚均不以禮。即位後晉會諸侯於鄭,子駟為相,又不以禮待之,子駟乃使人殺公而以暴病卒以告諸侯。在位五年。
10.鄭簡公姬嘉(前565~前530年)(嘉時年五歲,故姬嘉〔前569~前530年〕,40歲),僖公子。妣徐、王氏,生子:寧、宇。簡公十二年,誅子孔,任子產為卿,賴以存。在位三十六年。
11.鄭定公姬寧(前529~前514年),簡公子。妣陳、徐氏,生子:蠆、碏。定公八年,子產死,以子大叔(名國參)執政。十一年,周敬王避子朝之亂出居狄泉,公與晉謀,入敬王於周。在位十六年。
12.鄭獻公姬蠆(前513~前501年),在位十三年。妣王、金氏,生子:勝、醜。
13.鄭共公姬醜(前454~前424年),獻公次子。妣呂氏,生子:已、駘、乙。
14.鄭幽公姬已(前423~前423年),共公長子,在位一年,即周威烈王三年。妣柳氏。生子:魯、儒。退韓兵,復領兵征韓,戰死。
鄭繻公姬駘(駘繻)(駘繚)(前422~前396年),共公次子,繻公十六年,敗韓於負黍。曾嚴吏治,卻未根除餘黨,至圍韓陽翟時突發內亂,導致戰事失利,戰死。
鄭康公姬乙(前395~前375年),共公季子。妣陳氏,生子宙。
康公繼位時的鄭國,由於連年戰爭,已經急轉直下的敗落的局勢。康公雖寧死不屈和國人眾志成城,但國弱力量不濟,於韓哀公發動了最強的一次進攻被滅掉。《史記·鄭世家》載:“二十一年,韓哀侯滅鄭,並其國。”
韓宣惠王元年(前332)即周顯王三十七年,照“滅國不滅祀”的慣例,封鄭康公之孫據公於囂山(即滎陽之三皇山)之陽為踐土君(或囂山君),守祭武公陵墓,稱鄭王之墟(今鄭王莊)。⑶鄭姓使用的誕生鄭國在春秋初年為強國,後漸衰落。自桓公傳14世康侯名乙,歷23君,共431年,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滅。鄭國遺族從此散居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制(今滎陽西)、祭(今河南鄭州東)和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之間,為紀念故國,便紛紛改為“鄭”姓。
鄭國公族改姓“鄭”,後裔顯著可考的有三支。
一.鄭哀公姬易(前462~前455年),在位三十八年。妣李、吳、王、錢氏,生子:君、乙、馱、獻。獻,即鄭叔獻,妣崔氏,生子廷堅。叔獻十八世孫鄭子游,字元庠,官尚書,於漢沖帝永嘉元年過江,居江南,曾孫中有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鄭玄。
二.鄭幽公之子鄭魯,諱謂之。仕魏為新築大夫。襲南里君,遷陳宋間,以國為姓,鄭姓自此始。後世追認為得姓始祖。為當今鄭氏人口大系。
三.康侯姬乙之子鄭宙,滯留滎陽,生子據。據生強。鄭強為報失國之恨,曾載800金說秦伐韓。鄭強之子鄭朱,為趙媾秦,助秦伐韓。鄭朱生子圖、國。鄭國,為秦築渠三百里,號“鄭國渠”。秦以後,此渠灌溉範圍雖有縮小,但歷代不絕,為關中地區的農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妣韓、劉氏,生子如;又配言氏,謹征淑追封為一品夫人,生子四:淵、源、深、潛。
另外,鄭姓不過是鄭國公族改姓中的之一。自鄭國伊始,鄭國公族衍生的姓氏有:
複姓計37個:田章氏、封具氏、羌憲氏、僵佉氏、彊梁氏、趙陽氏、史龜氏、去疾氏、大季氏、公文氏、公德氏、共叔氏、世叔氏、大叔氏、子人氏、子強氏、子駟氏、子罕氏、子孔氏、子皙氏、子國氏、子游氏、子寬氏、子然氏、子羽氏、子軒氏、子革氏、子旗氏、伯有氏、馬師氏、東里氏、行人氏、西門氏、西宮氏、京城氏、俟伏氏、賀吐氏;
單姓計57個:鄭氏、段氏、游氏、原氏、封氏、都氏、共氏、駹氏、蘭氏、藺氏、如氏、語氏、京氏、將氏、孤氏、尉氏、具氏、司氏、髡氏、燭氏、裨氏、堵氏、泄氏、良氏、羽氏、渾氏、然氏、駟氏、國氏、印氏、罕氏、豐氏、渝氏、俞氏、喻氏、諭氏、會氏、雅氏、邃氏、繻氏、謄氏、歂氏、僑氏、參氏、孔氏、販氏、蠆氏、頡氏、梧氏、鯈氏、皇氏、蟜氏、佚氏、衛氏、馮氏、石氏、阮氏(越南)。⑷其他源出的鄭姓鄭氏源出姬姓,在人口大姓中,鄭姓源流相對單一性,歷史記載由他姓改姓鄭的有兩位,即使按現今的人口比例,也並不影響鄭姓源流的單純性。
一.源於改姓的鄭姓:其一、唐宰相鄭注,本姓魚,冒姓鄭;其二、世界航海家鄭和,本姓馬名三寶,因戰功被明成祖朱棣賜姓“鄭”更名“和”。
二.源於漢化的鄭姓:由於過去“鄭氏族譜奉行秘不授人家規,新譜修撰,舊譜留余底本外,其餘皆銷毀”。因此,蒙古族、滿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有漢姓“鄭”的其發源與聚居地等信息基本清晰。
三.源於地名的鄭姓:古褒國附庸之邑南鄭,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南鄭是西周王室卿士周桓公的封地,在秦莊襄王贏子楚元年(前249),東周公國被秦國所滅,其王族後代以及部分國民也遷逃至南鄭,亦以邑名為姓氏,稱鄭氏。其實與主流鄭姓同宗同源,而今卻未曾見有譜牒流傳記載,史書也未曾見有其人物紀傳。
福安鄭氏宗史研究會收集當地譜牒至今尚未發現有其他源出的鄭氏。
2、傳衍
鄭氏傳衍,以被後世追認為得姓始祖的幽公之子鄭魯的一係為主流。著稱於史的有“十房鄭”與“四祖”、“七房鄭”,尤其以“十房鄭”為代表,甚至還流傳著開譜不見“十房鄭”的皆非正宗的說法。另外,福建為全國鄭氏人口第二大省,莆田為鄭氏第二祖地,鄭氏後裔於八閩大地按宗支親疏和始遷屬地關係又分成“六大派系”。
福安鄭氏基本總屬於“滎陽鄭州第二房鄭”,目前尚未發現明確交代他系,即使有譜序言及他系歷史名人的也混淆不清,甚自相矛盾。
一.其中以鄭庠為渡江始祖的又屬於“揚州丹陽第七房鄭”,此系以“南湖鄭氏”最為著稱,代表性人物為“南湖三先生”鄭露、鄭莊和鄭淑。至南宋有史學家鄭樵和詩人畫家鄭思肖,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等眾所周知的歷史人物。
二.福安市區街尾(錦里)鄭祠為福安鄭氏大祠,其祠及其分支發展的人口占福安鄭氏總人口的五分之二有餘。據當前資料,歸屬“北祖曄公”系的有福安街尾、官洋村與西銘村等鄭氏大宗祠,但北祖系又分七房,西銘鄭氏屬於“七房鄭”的長房白麟系,街尾鄭祠與官洋鄭祠屬於“七房鄭”的第二房胤伯系。
三.福安鄭氏有許多小分支都沒有完整的源流譜,以“十房鄭”為系屬,目前尚未能對應歸入,如福安三賢之一的鄭虎臣祖祠在福安柱柏洋榕頭村,僅知其入閩始祖為鄭元海,卻無交代元海公的先祖信息。
以下簡單開列“十房鄭”、“四祖”和“七房鄭”以便讀者更能清晰對照。
⑴十房鄭1.司州河南第一房鄭:始遷祖鄭龔,一作襲。鄭徽次子,鄭桓公十九世孫。徙居司州河南(今河南滎澤縣)。
2.滎陽鄭州第二房鄭:始遷祖鄭奇,字孟叔。任河南太守。鄭季長子,鄭桓公二十七世孫。另,《史記》明載鄭季與衛溫私生子漢大將軍衛青。
3.雍州鹹陽第三房鄭:始遷祖鄭逢(一作達)。字允會。鄭桓公三十一世孫,漢哀帝尚書左僕射鄭崇次子。遷居鹹陽。
4.雍州京兆第四房鄭:始遷祖鄭弘,字巨君。鄭桓公三十一世孫,漢通直郎鄭膺之子。居會稽。漢明帝時拜駒令,遷淮陰太守,建初為大司農,元和時為太尉。
5.揚州南海第五房鄭:始遷祖鄭賢,字邦楨。鄭桓公三十四孫,鄭弘曾孫。
6.青州北海第六房鄭:始遷祖鄭釗,字明甫。鄭桓公三十四世孫,漢哀帝尚書左僕射鄭崇五世孫。
7.揚州丹陽第七房鄭:始遷祖鄭庠,字文序。鄭桓公三十九世孫,晉太子中書侍郎鄭疇長子。少有高操,敏藝多材,為吳孫權車騎長史平難將軍,遷東安太守,值晉惠帝時劉淵之亂,徙居壽春。懷帝永嘉元年丁卯八月十九日,挈家渡江居于丹陽郡秣陵縣桑梓里,長平寺東有遺址在,江蘇江寧縣城東南五十里秣陵橋東。是為渡江祖,後世追認為渡江始祖。庠公次子鄭昭,為最初的入閩八姓之一。傳福安鄭氏有坂中鄉坂中村、甘棠鎮、下白石鎮、穆雲鄉鹹福村、溪潭鎮岳秀村等。
8.揚州東海第八房鄭:始遷祖鄭邀(邈),鄭寵第三子。鄭桓公四十一世孫。鄭寵,標望君鄭平公次子,字仲高,官廣威將軍,遷臨賀、豫章、湘江三郡太守,封安樂侯,食邑七百五十戶。後為東陽、信安諸鄭祖。夫人尹氏,生子五:超、越、邀、雲、岐。
9.兗州泰山第九房鄭:始遷祖鄭慮,字遠舉,一字謀遠。官驃騎將軍。鄭桓公四十一世孫,入閩始祖鄭昭季子。
10.江州晉安第十房鄭:始遷祖鄭誥,字君寵。爵失稽。尚書郎鄭昶次子,鄭桓公四十四世孫,入閩始祖鄭昭五世孫。⑵四祖滎陽鄭州第二房鄭始遷祖鄭奇之孫鄭賓,徙居山東高密,生三子:崇、膺、興。鄭興與子鄭眾皆為著名的經學家。鄭眾曾孫鄭熙,字惠叔,舉孝廉,官至漢上議椽,遷諫議大夫,太子詹事,夫人王氏,生二子:泰、渾。當今,天下鄭氏普遍以鄭泰與鄭渾分為兩大支系。據目前研究材料,福安鄭氏基本出自此兩大系。
鄭泰,字公業,漢尚書侍郎加奉車騎都尉,征東大將軍,遷揚州刺史。與荀攸謀誅董卓,《後漢書》有傳。後世尊為“南遷鄭氏始祖”。
鄭渾,字文公。居開封。三國時為魏馮翊、鳳翔二郡太守。後遷滎陽開封,開創鄭氏中原世系。《三國志》有傳。渾公七世孫鄭溫,為燕太子詹事,約於公元395年遷至古滎陽鎮(今鄭州)。溫公生四子,宦居四方,分別為:西祖濤公、北祖曄公、南祖簡公、中祖恬公。此四祖後裔揭開了滎陽鄭氏最顯貴的歷史篇章。《唐宰相世系表》對本系有詳實記載。
1.西祖濤公:鄭濤,居隴西。隨魏道武帝西征隴西。後世子孫最旺。
2.北祖曄公:鄭曄,字德輝,居南陽。後魏建威將軍,汝陽太守,擁麾杖節,遠近仰其威,追封南陽公。福安街尾、西銘、官洋等鄭氏皆其後裔,占福安鄭氏人數比例過半。
3.南祖簡公:鄭簡,居京襄城。魏平南咨議參軍。福安個別宗譜有提及為南祖簡公之後,但區區幾字概括,含糊其詞,更無詳細世系。
4.中祖恬公:鄭恬,居大索。初不顯,至十一世後於唐中後期復興,有後裔宰相鄭畋(長溪赤岸人)。唐相鄭畋後裔鄭可遠家室被庶族出生的王潮兄弟挾持入閩,於閩西一代發展為當地望族。其後代有北上浙江溫州,滯留霞浦的為“赤岸鄭氏”,移居福安的尚待考證。⑶七房鄭“七房鄭”其實是對“四祖”中的“北祖”一系的細分。北祖曄公,妣厲氏,生子七:白麟、小白、叔夜、洞林、歸藏、連山、幼麟,因號“七房鄭氏”。長房白麟,由於後來連續五世不顯,故被唐史誤載絕後,而著稱於古今中外的“浦江義門鄭氏”正出自“白麟”系。據考證,可以確定福安“西銘鄭氏”也出自“白麟”系。
1.長房白麟:白麟,字嘉征。茂公後五世不仕,唐書誤載絕後。今後裔分布比較廣,有浙江浦江義門鄭、會稽、東陽等,海外聚集地為義門鄭分支韓國,福安西銘村鄭氏。
2.次房鄭茂,一名小白,字士達。河目海後,大耳聳峙,下筆成文,文章氣節稱王佐才,召為中書博士。妣王氏,生子胤伯。胤伯,歷官東徐州太守、鴻臚少卿、魏孝文帝納其女為嬪妃。卒謚“簡”。生子二:希麟(一作希俊。未官而亡)、幼儒(官司州別駕,卒贈散騎常侍、兗州刺史。諡號“肅”)。福安街尾、城陽鎮官洋、溪尾鎮坂中、坂中鄉許洋等鄭氏皆為其後裔。
3.三房叔夜:叔夜,史書載其後無聞。查譜有子二:伯夏、謹。
4.四房洞林:洞林,有子二:敬叔、士恭(官至征北將軍光祿大夫。公元533年卒,謚“貞”)。
5.五房歸藏:歸藏,有子四:伯猷、仲衡、輯之、懷孝。
6.六房連山:連山,有子三:思明、思和、季長。
7.七房幼麟:幼麟,名羲。開封人。北魏孝文帝時累官中書令,出為兗州刺史,入為翰林侍講學士。後為秘書監。卒謚“文靈”。生有二子:懿(字景伯。卒謚“穆”)、道昭。
“滎陽鄭氏”成為中華四貴姓、五大郡望之一,以鄭羲為代表的滎陽鄭氏第一次歷史發展高峰分不開。鄭羲是北魏的重臣又是皇室外戚。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詳定族姓,用法律確立門閥系列。“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鹹納其女以充後宮”,又指定六個兄弟元禧聘隴西李輔女、元乾聘代郡穆明安女、元羽聘滎陽鄭平城女、元雍聘范陽盧神寶女、元勰聘隴西李沖女、元詳聘滎陽鄭懿女,原來的正妃降為側室。並下詔“定諸州士族,多所升降”,品定鮮卑族的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為與漢族四大姓相仿的鮮卑一等士族,“勛著當世,位盡王公”;對漢族則規定“尚書、領、護而上者為甲姓,九卿若雲伯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凡得入者,謂這四姓”。具體說來,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四姓為最高門。
鄭羲次子鄭道昭,字僖伯,據現代考古公認為“魏碑鼻祖”,與王羲之齊名,時人稱“南王北鄭”。鄭道昭卒謚“文公”。⑷福建六大派系1.侯官派:主要分布在福州(閩東)、福清、長樂;
2.南湖派:主要分布於莆田、仙遊、泉州;
3.清源派:分布在泉州地區;
4.桃源派:分布於三明大田縣;
5.漳州派:主要分布在漳州地區;
6.永定派:分布於龍巖地區。
3、遷徙
鄭姓大舉南遷始於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和“五胡亂華”時期。西晉永嘉二年,“中原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為鄭姓。這一時期,北方動亂較多,南方相對穩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徒遷,至隋唐五代十國時期仍沒有停止。其中鄭氏入閩,史上典型的有三次:
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南遷始祖鄭庠,又名文庠,字文序,桓公33世,任吳國車騎長史,平淮將軍,後出任東安太守,鎮守丹陽(今江寧縣)。永嘉之亂時從壽春過江,定居丹陽郡秣陵縣桑梓里(今江蘇江寧)。建興四年(316)出任信安縣令,死後葬於建康(今南京)安西門外。庠公長子平公為豫章太守,坐鎮江州(今九江)。次子鄭昭為東晉龍驤將軍,封開國侯,率兵入閩,稱“入閩始祖”,先任建安(南平)刺史,又遷泉州刺史,後為晉安郡太守,卒後葬長樂。現閩東、莆田、仙遊的南湖系、夾漈系,均為其後;而莆田的露、莊、淑南湖三先生,於唐德宗元年(780)相繼由永泰遷到興化(今莆田),隱居南湖山,建造湖山書堂收徒講學,教化閩人,史稱“南湖三先生”。其後子孫分居長樂、晉安、侯官等地,並播遷到仙遊、廣東潮州、廣西等,由潮州遠播泰國、菲律賓及東南亞地區。
唐初,河南鄭氏又有隨陳政、陳元光父子遷居福建。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蠻獠嘯亂”,開闢漳州,有鄭姓將校隨同前往,後在福建安家落戶,繁衍發展,使鄭氏遍布福建、廣東的許多地方。對此,台灣《馬巷鄭氏族譜序》說:“唐垂拱(武則天年號,685~688年)間,陳將軍趨閩,大臣鄭時中隨之,鄭氏遂星布閩、粵。”
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鄭氏隨王潮、王審之入閩。唐僖宗時,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入閩,有河南鄭氏隨其前往,後王審知受封為閩王,鄭氏在福建定居,子孫傳衍於福建、廣東的許多地方。史稱“十八姓隨王”、實為“十八將隨王,五十姓從軍”。其中鄭氏已查考出的有:
1.鄭湘、鄭韶,唐末隨王入閩軍將。(參考許伙努、楊清江先生《隨“三王”入閩諸姓考》)福安甘棠、後泰村等鄭氏譜有載:“湘公,閩團建州除租庸鐵鹽等事、樞密院宣政院兼百司公事、特進尚書左僕射,再授魏國公。翦公,進士及第,自中和(883年)歸泉州。父湘。”
2.鄭攝,唐宣議郎,光州固始人,光啟元年(885),與叔鄭傑、兄鄭瓊、弟鄭鏈隨王審知入閩,卜居長樂北湖,人丁興旺,功名顯赫,歷代有49位進士,世稱“福湖鄭氏”。有狀元鄭性之、鄭邦彥、鄭世威、鄭章……當代鄭振鐸、鄭天挺、鄭作新、陳懷愷(原名鄭衍賢)、陳凱歌(鄭衍賢之子)等。(參考《福湖鄭氏族譜》)
3.鄭誠,龍驤大將軍,光州固始人,唐光啟間隨王入閩,為閩縣桂陽鄭氏始祖。有名士鄭穆、船政大員鄭清濂、辛亥革命元老鄭烈。(參考《閩縣桂陽鄭氏族譜》)
4.鄭轂,字致剛,“其先光州固始人,唐僖宗時避亂,從王潮入閩,居建城南鄉之龍池,故今為建州人。(參考楊時《龜山集》卷三十五《章瑞叔墓志銘》;卷三十七《樞密鄭公墓志銘》)
另,據福州《龍峰鄭氏族譜》載,鄭體恭,南唐駙馬都尉,原籍河南光州固始。迨南唐歸宋後,避地入閩,居蓋山光化里,為龍峰鄭氏始祖。⑴外邑遷本邑一.有源流可稽考的宗支
1.入閩始祖昭公系

鄭昭,字元質。後世尊為入閩始祖。永嘉隨父渡江。仕晉為龍驤將軍,又為南郡建泉溫處杭蘇等州郡尉,持節都督平南將軍,廬陵內史,封開國侯,後改建州刺史,遂定居福州,又改泉州刺史,道經莆城,見南湖山聳翠環拱,遂卜葬祖墳十二坵於南湖山之陽。子孫又有居泉州者。年七十四卒,葬於長樂縣西北白田龜山。子孫廬於墓側。又有居長樂霍童里及水際安樂里者,清溪諸鄭皆其裔。夫人徐氏。子三:衡、銓、慮。
鄭衡,字彥舉。昭公長子。晉左常侍驃騎大將軍。妣陳、徐、金氏夫人。子六:長璜、次琰、三球、四瑲、五璣、六瓘。
鄭璣,字仲璇,官大中大夫校書郎。為福州、福清諸鄭祖。妣王、姚氏,子二:胤、昶(脈)。南湖鄭氏與福安下半區甘棠、下白石等,福安坂中、公家岐等鄭氏皆出其後。①胤公系坂中鄭祠舊譜記載:鄭思惠,唐景福元年(892)從王審知入閩,官殿前鈴轄指揮使領先鋒,家福州烏石山下,後徙居安泰坊。配阮氏夫人,子二:叔林、叔茂。
鄭叔林,行十二。官武職。妣范氏,子五:文龍、文鳳、文豪、文鵬、文鸞。
鄭文豪,行小三。妣楊氏,子二:比干、榮堅。榮堅26代孫辛一公於宋景定二年(1261)由福州安泰坊遷入福安中華街,辛一公20代孫光祐公移居福安坂中;榮堅27代孫祖紹公(行千四),於元符庚辰三年(1000)由福州遷入福安溪柄鎮港里村,祖紹公後裔分支賽岐衛陽村(具體不詳)。
鄭叔茂,行十三,官縂制。妣周氏,子三:文豹、文虎、文麟。文虎,字寅初,行八六。妣唐氏,子一:紹海(薰)。後裔分支福安公家岐。
另,鄭思惠後裔有鄭祥於明天順二年(1458)由王家坑遷入上白石鎮曹洋村;有鄭益盛於明成化二年(1466)由長樂遷入福安康厝鄉象地村;有鄭光耀於清道光八年(1828)由龍崗嶺遷居福安賽岐鎮裡林。
編者按,據浙江宗支譜記載:“鄭胤(璣公長子),字昌祚,官衡州刺史。夫人李氏,子二:叔林、叔茂。叔林第三子文豪,文豪次子榮堅,榮堅生四子:景存(浙江嘉定縣正光村鄭祖)、景德(浙江臨安鄭祖)、景良(浙江錢壙、河南洛陽應光村鄭祖)、景瑞(後裔分遷江蘇永江、福建福安坂中等處)。”由於資料不夠充足,還需詳實考證,暫列此系以待後嗣辯別。②昶公系鄭昶(璣公次子),字亮甫,官居尚書郎。夫人譚、李氏,子二:訓、誥。
鄭訓,字子諭,官大中大夫、衛尉少卿。妣朱氏,子二:旻之、暈之。
旻之生潮(瀚),潮生子璡,子璡生運,運生涉,涉生仲之,仲之生伯純,伯純生膺。旻之公八世孫膺公,官泉州刺史。妣張、陳氏,子二:孝全、孝仁。孝全公曾孫鄭露、鄭莊、鄭淑,即南湖三先生。
鄭孝仁,字德本。居福州南台白沙塘。妣林氏,生子滿。
鄭滿,由福州而遷連江之東導村,妣彭氏,生子初。
鄭初,諱永,字有初,授武功郎。卒連江。妣謝氏,生三男三女。妣聞長溪霍童山川幽閒,遂遷居焉。
由初公更歷四世至可封公,諱壽,行一。授內廷博士。妣黃氏,生六子。公與二子居郭村,長子唐與其餘三個弟弟於梁太祖乾化間(911~915年)遷居寧德霍童谷口,後改弗首,又名福首(今寧德九都鎮福口村)。
福首鄭族科甲連第,至南宋末,遭起義軍劫擾,遂子孫散居各處。其中有唐公八世孫鄭懷(字國珍,行廿八),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進士,官朝奉大夫。配呂氏,生子三:廷璋、廷珏、廷珪。鄭懷與其長子廷璋自寧德福首遷居矽嶼,後廷璋移居碧洲(今白招村);次子廷珏居寧德貴村,後遷周寧浦源;三子廷珪居霍童松岸(今鄭厝村)。至今,鄭懷子孫播衍境內的有甘棠、下白石、賽岐、曉陽、穆雲鄉鹹福村、溪潭鎮岳秀村、福安三十都大盤等。
其中,福首同宗的鄭翰卿,清康熙元年(1662)由寧德蔡陽遷入甘棠鎮西塘港邊。
唐公後裔鄭三十公,元朝延祐三年(1316)由周寧浦源遷居壽寧鳳陽東嶺後。三十公後裔(具體名諱不詳)於明萬曆廿七年(1599)由壽寧縣鳳陽鄉大嶺後村遷居福安曉陽鎮。其譜一直以來併入周寧浦源鄭祠譜,以浦源鄭祠為祖祠。
唐公後裔鄭元公,由福首遷居周寧江家地,元公九世孫鳳六公遷居周寧進登村,鳳六公五世孫鄭元基生四子,長子鄭宗振留舊居,次子鄭宗拱遷居福安城司前、三子鄭宗枝亦遷居福安,但都無後裔可尋,唯有四子鄭宗授後裔現居穆雲鄉鹹福村下轄的樟壟村。
朝奉公(即鄭懷,周寧浦源鄭祠統稱“朝奉公”)十八世孫鄭紫應(字彩玉,行金三),雍正末年(1735)由周寧浦源遷居福安穆雲鄉鹹福村。
朝奉公十八世孫鄭祥智,乾隆六年(1741)由浦源遷居鹹福村。
朝奉公後裔(名諱、時間不詳),由浦源遷居福安穆雲鄉雙溪村。
朝奉公後裔榮澳公,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由浦源遷居福安溪潭鎮岳秀村。
朝奉公二十一世孫鄭人庚,清中期由浦源遷居福安賽岐鎮。
2.“北祖”後裔入閩遷居福安
①白麟系西銘鄭氏屬於北祖長房,入閩始祖為鄭安夐。據西銘鄭譜序言,安夐公園橋觀聽,於淳化(990~994年)初徙居福州南台,生子二:壽、康。壽、康二公為補弟子員,俱遷居穆陽福苑利灣。
鄭壽,生子之悌(以賜進士,官湖北提舉)。
鄭康,生子之明,之明生寀,寀生翕龍,翕龍生師孔,師孔生學顏,學顏生希孟,希孟生萬四公。
鄭萬四公,元朝年間由穆陽福苑利灣遷西銘村為西銘始祖。其先祖單線世系:北祖鄭曄(42世)→白麟→博之→敬瓊→道慓→師慎→懷芬→鄑→斌卿→庶→徽→鄘→鱐→謩→回→宏→垣→倕→子襲→扈→凝道→自牗(遷歙縣)→安夐(入閩)→康(遷穆陽)→之明→鄭寀(67世)→翕龍→師孔→學顏→希孟→萬四公(遷西銘)
西銘鄭譜舊序明確交代先祖凝道(字伯定。為宋右正言官,後為歙縣令,因家焉),生子自牖。
鄭自牖,字孟納,行五二。遂安縣始遷祖。官殿中侍御史。宋至和二年(1055)遷富江西山。娶夫人程氏、方氏、汪氏,生十九子:安敦、安詮、安臨、安觀、安倚、安輔、安采、安履、安應、安審、安粲、安夣、安仁(義門鄭氏祖)、安義、安謨、安謙、安復、安遜、安夐。
編者按,西銘舊譜將凝道公安插別系,與福安大部分宗支譜類似,接入暫無可考的入閩祖“算(箕)公”之後。②茂公系福安街尾(錦里)、溪尾鎮坂中與官洋村等鄭氏入閩祖為榮壽公之子。“北祖”第二房鄭胤伯後裔榮壽公生四子,長子鄭羨留居光州固始縣,其餘三個兄弟一起入閩,居閩提刑衙前經營百寶店,因珍寶與番往來失機,遂向閩東北方向遷徙。其中,齡公遷居泰順羅陽;鶴公與箕公(一作“算公”)遷居寧德霍童,鏇遷進福安。
鶴公支系:其後裔鄭丙六,元至正九年(1399)由福州石牌遷入福安潭頭鎮金菊園村;其後裔鄭武,明正德十一年(1516)由浙江富陽村遷入福安城陽鎮官洋村。
箕(算)公支系:鄭箕生子漉,漉公遷長溪西鄉,生五子,第四子鄭達於宋時徙居福安漁溪玉案山。
箕(算)公後裔鄭洪公,宋高宗元年(1127)由浙平陽鄭家莊遷入福安范坑鄉竹坑村。
箕(算)公後裔鄭季燈,明洪武二年(1369)由長溪縣西鄉遷入福安溪潭鎮瀨洋村。
箕(算)公後裔鄭二四公,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由黃連章(地名不詳。相傳由浙江遷入)遷居福安范坑鄉山岫宅村。
箕(算)公後裔鄭甲二九公,清乾隆元年(1736)由小東洋遷入范坑鄉上坪村;鄭通三六公,則遷居范坑鄉半坑村。
其先祖單線世系如下:
鄭胤伯(44世)→幼儒→敬德→(扌為)→弼誠→九思→曾→長裕→慈明→餘慶(唐相)→浣→從謙→麟→盛家→叔明→允交→昱中→勝之→綿遠→昌世→應中→志和→存順→濟→榮壽
鄭榮壽,生四子:羨(居光州固始)、齡、鶴、箕。
鄭羨,留居光州固始,生三子:稻、裘、龜(入閩)。
鄭齡,入閩後又遷泰順羅陽,生二子:成、襲。
鄭鶴,入閩居提刑衙前,生三子:謹、謳、九公。
鄭箕(算),入閩居提刑衙前,生子漉。漉生達。達生潮。潮生華。華生二子:仁甫(遷穆陽澎洋)、會龍(隱居坂中許洋)。
二.尚待稽考源流的宗支
1.河南商城縣唐熹宗朝進士鄭元海,值黃巢倡亂,遂挈家隨王氏入閩,授玉融令(今福清市)。元海四世孫鄭宗祉,遷長溪。宗祉生開岳,遷柏柱洋。開岳生三子:良材、良桂、良柯。良材生三子:灼、炳、煥。灼生二子:垤、塤。垤生二子:憲臣、虎臣。元海公九世孫鄭虎臣,為福安三賢之一。虎臣生二子:馹、駿。
2.康厝鄉蘇坂村開基祖公團公,據其舊譜稱,於明洪武九年(1376)來自長樂沙京,先人修譜尋宗過,原族人早已遷移。同篇序文交代,既不屬於義門鄭氏分支,也非宋進士鄭丙之後。由於先人尋宗無果,後併入西銘鄭氏譜。
3.穆雲鄉溫洋村鄭祠始祖進德公,據舊譜載,於宋乾德二年(964)遷自浙江瑞安存政坊,具體由哪個派系分支按其舊譜信息還無法歸屬,前人修譜將其安插箕公系,按時間與祖居地推斷則不吻合。
4.鄭八公後裔入閩遷進福安:鄭深公於宋隆興二年(1146)從福州轉遷福安松羅;三十一公於宋鹹淳元年(1265)從祖地棗棗溪遷入溪柄鎮隱亶村。
5.甘棠鎮烏山鄭氏始祖喬伯公,系鄭序賢公後裔,於明正統四年(1439)由福州侯官遷入。
6.坂中鄉長汀坂頭沙鄭氏始祖鄭仲智,任江西節度使,原居河南光州固始縣,夫人張氏,生二子:安、靜。鄭安入閩居侯官,鄭靜入閩居閩縣。鄭安七世孫鄭張育遷居南台,妣林氏,生子鄭祥禮。鄭祥禮妣康氏,生三子,長子鄭方正居雲南,次子鄭方中官太守,季子鄭方直居浙江。鄭方正生三子,次子鄭雙介妣戴氏,生子鄭元旭。鄭元旭妣李氏,生三子,長子鄭應椿(時間不詳)由南台遷入福安坂中鄉長汀坂頭沙為肈基始祖,世代以捕魚為業,為目前首例發現的疍民性質鄭氏。
編者按,坂頭沙譜鄭雙介公與街尾譜有同名者,遂被後人併入街尾鄭氏。查閱坂頭沙譜開列的先祖仕籍與福首鄭氏吻合,應是福首鄭氏或與其共祖分支。⑵本邑內流動一.坂中鄭氏:鄭學科,辛一公後裔,清康熙元年(1662)遷居下白石六嶼村。
註:按六嶼村鄭譜序篇則應屬於福首鄭氏分支。
二.福首鄭氏:鄭懷長子鄭廷璋,分居下白石碧洲(今白招村),生三子:興、隆、保。
1.鄭興,生三子:志文、志武、志斌。次子志武公居下白石鎮白招村。宋鹹淳間(1265~1274年),長子鄭志文遷甘棠鎮外塘為“外塘上鄭”,季子志斌公遷甘棠鎮外塘為“外塘下鄭”。明隆慶間(1567~1572年),甘棠築堡,聚族堡之東門、里街。明末清初,部分宗支返回外塘,並都人丁枝繁葉茂,所以外塘、里街、東門皆有鄭祠。
志文公八世孫恭四公分遷後泰村,恭四公後裔又有分支對岸錦浦村,今人丁與後泰差不多。
2.鄭隆,分居寧德蕉城。
3.鄭崇,保公之孫,遷居下白石鎮坑門村。
4.鄭清四,清順治元年(1644)由甘棠分居甘棠國澤村。
5.鄭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由外塘沙頭移居甘棠前街。
6.鄭步裕,朝奉公二十三世裔孫,民國中期由穆雲鄉鹹福村遷居社口鎮利岔村。
三.鄭箕公系:鄭桓公74世,箕公6世,即鄭達曾孫鄭會龍,字元魯。長於易,年二十一登宋寶佑四年(1256)丙辰科文天祥榜進士。後無意為官,掛冠懷梓,元朝元貞元年(1295)由福安玉案山隱居福安坂中鄉許洋村。生二子:興、芳。
1.鄭啟賢,興公之子,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遷居溪尾坂中開基。
2.鄭安,芳公第三子。安公生三子,長子鄭孟孝留居許洋,另二子鄭孟忠、鄭孟悌於元朝至正十年(1350)遷錦里即福安街尾。
3.鄭肇,元成宗二年(1296)由許洋遷灣塢鸛嶼。
4.鄭元仁,明永樂七年(1409)由許洋遷溪潭扆山。
5.鄭瑞,明永樂七年(1409)由許洋遷溪柄扆山上巷。
6.鄭大禧,明崇禎十七年(1644)由許洋遷社口光岐。
7.鄭旦三,清順治十三年(1656)由福安街尾遷潭頭東崐。
8.鄭元台,清康熙八年(1669)由福安街尾遷潭頭棠溪。
9.鄭正富,康熙圓一年(1722)由扆山上村遷溪尾淡灣。
10.鄭熠,明宣德元年(1626)由竹坑遷范坑洋坪。
四.鄭八公系:鄭大榕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由松羅遷入松羅王加村;鄭祿官於清道光五年(1825)由范坑鄉墩頭村分居范坑仙山村。
五.溫洋鄭氏:鄭宜順於明嘉靖卅九年(1560)由穆雲鄉溫洋村分居穆雲鄉福里(橋溪村);鄭天增於清順治九年(1652)由溫洋村分居穆雲鄉外洋村。
六.坂頭沙鄭氏:鄭仲智二十四世孫鄭光為,分居富春陽頭;其第五弟鄭光聖,仍遷回長汀坂頭沙。⑶本邑遷外邑一.福首鄭氏:
1.鄭懷曾孫鄭志斌的五世孫鄭德二、德四兄弟倆,由甘棠里街遷居壽寧縣。
2.朝奉公(鄭懷)二十四世裔孫鄭立尊,於1985年由穆雲鄉鹹福村遷居三明永安市安砂鎮。
二.鄭箕公系:
1.鄭啟周,乾隆三年(1738)由福安韓陽秦溪(城關)遷居壽寧四都斜灘堡後井。
2.鄭思恭,鹹豐四年(1854)由福安錦里(街尾)遷居壽寧斜灘鎮。
3.鄭錦成與胞弟錙成、加成、兆成,於鹹豐四年(1854)由福安曹洋上坪洋遷居壽寧斜灘鎮南沃。
三.鄭八公系:鄭科於明崇禎九年(1636)由松羅鄉遷霞浦縣鹽田鄉里馬村。
四.坂頭沙鄭氏:鄭仲智二十四世孫鄭光旦,遷居福寧東埂;弟鄭光祿,遷居白沙牛仔灘。
4、分布
光緒十年修縣誌時,福安著姓中,鄭氏排第八位;據民國26年(1937)《福安人口調查》資料,鄭姓人口列第四位;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看,福安共有378個姓氏,總人口525582人,其中鄭姓人口34798人,福安姓氏人口排序,鄭氏上升至第三位。2003年福安市計生委統計,鄭姓人口為40395人,分布二十個鄉鎮,聚居五百一十一個街道、自然村。
當今福安鄭姓分布地域廣,人口分散,修纂族譜收集“家狀”難。據2006年至2009年編纂《福安鄭氏族譜》,按轄區內鄭氏59個宗支家狀人丁統計,福安鄭氏人口約53000多。各宗支肇基始祖,大部分於宋、元、明、清的不同時期相繼遷入福安,散居各地,艱辛創業,繁衍生息。
以下開列部分福安鄭氏村居及大略人丁數以供參考:
⑴坂中鄭氏:坂中鄉:坂中1100多人;
康厝鄉:象地440人;
上白石鎮:曹洋2800人;
下白石鎮:六嶼1000人。
⑵福首鄭氏:下白石鎮:碧州(白招)898人,坑門630人;
羅江街道:後泰360人,錦浦300人;
甘棠鎮:前街1343人,里街735人,國澤668人,外塘上鄭560人,外塘下鄭1600人,西塘港邊196人,港岐719人;
溪潭鎮:岳秀230人;
穆雲鄉:鹹福500人,樟壠32人,雙溪(不詳);
曉陽鎮:曉陽360人,南溪15人;
⑶西銘鄭氏:康厝鄉:西銘2100人。
⑷鄭鶴公系:城陽鎮:官洋836人;
潭頭鎮:金菊園560人。
⑸鄭箕公系:坂中鄉:許洋168人;
城關:街尾(錦里)13000人;
潭頭鎮:鴻山706人,東昆750人,棠溪1300人;
溪柄鎮:港里450人,扆山上巷264人,扆山下巷400人;
溪尾鎮:坂中330人,淡灣200多人;
范坑鄉:竹坑185人,山岫宅786人,洋坪1054人,上坪2140人,半坑2100人;
灣塢鎮:鸛嶼621人;
社口鎮:光岐266人,公家洋335人;
溪潭鎮:瀨洋610人;
賽岐鎮:里林300人。
⑹溫洋鄭氏:穆雲鄉:溫洋460人,福里380人,外洋406人。
⑺公團公系:康厝鄉:蘇坂360人。
⑻元海公系:溪柄鎮:榕頭1300人。
⑼鄭八公系:松羅鄉:松羅5000人,王加420人;
溪柄鎮:隱亶266人;
范坑鄉:仙山260人。
⑽序賢公系:甘棠鎮:烏山1600人。
⑾坂頭沙鄭氏:坂中鄉:長汀坂頭沙(不詳);
陽頭街道:陽頭村(不詳)。
5、譜牒
1.甘棠里街歷屆修譜記載:始修不詳。康熙五十三年重修,乾隆五十七年,大清光緒二十六年,民國四年,共和國1988年重修(陳石松撰修)。
2.外塘上鄭歷屆修譜記載:(參考里街鄭氏修譜記載)
3.外塘下鄭歷屆修譜記載:(參考里街鄭氏修譜記載)
4.甘棠前街歷屆修譜記載:宋宣和乙已七年始修,鹹淳四年重修,明正德十五年重修,明嘉靖丙辰三十五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八年重修,清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清嘉慶三年重修,清道光十九年,清同治七年,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988年,2007年重修。(共修14次,其中二次佚失)
5.碧州(白招)歷屆修譜記載:始修不詳。清康熙七年重修,清乾隆二十年重修,清光緒十年重修,民國元年重修,共和國1986年重修。
6.西塘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光緒二十二年,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84年重修。
7.官洋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明嘉靖六年、天啟三年、清康熙三十八,雍正十二年,朝隆二十八年,嘉靖二年,道光七年,鹹豐九年,光緒九年,光緒三十四年,民國二十年、三十七年,公元1985年重修。
8.金菊園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始修不詳。天福六年重修,紹興十四年,萬曆八年,天啟三年,康熙五年,雍正十二年,乾隆四十三年,嘉靖十九年,光緒五年,民國十八年,公元1962年、1983年重修。
9.溫洋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大宋熙寧八年,大明永樂十一年,萬曆四十五年,大清乾隆二十四年,嘉慶五年,同治十二年,中華民國四年,公元1982重修。
10.鴻山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清乾隆卅九年,光緒二年,清雍正七年,乾隆五十七年,道光十四年,同治六年,光緒二十三年,民國十四年,公元1986年重修。
11.竹坑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唐乾寧六年,宋大觀三年,明萬曆丁未年,清康熙十九年,乾隆四十八年,道光三年,宣統三年,公元1982年重修。共存譜88卷。
12.許洋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明正德五年,萬曆二十六年,清乾隆甲申年,道光三年,同治八年,宣統六年,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85年重修。
13.西銘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始修不詳。公元1986年重修。
14.溪尾坂中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明洪武二十年,清道光三十年,民國三十八年,共和國1982年重修。
15.鶴嶼鄭氏歷屆修譜記載:雍正甲寅年創修,道光甲申年重修,同治丁卯年,清光緒,民國辛未年,公元1992年重修。
16.山岫宅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大清康熙三十五年,乾隆五十年,嘉慶二十三年,鹹豐八年,光緒二十九年,民國十六年,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82年重修。
17.街尾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明成化二十三年,正德十一年,嘉靖二十七年,萬曆二十五年,天啟五年,清康熙十六年、五十年,雍正五年,乾隆六年、二十三年、四十五年,嘉慶八年,道光九年,鹹未七年,光緒二十八年,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85年,2004年重修。存88卷。
18.東昆鄭氏歷屆修譜。(按錦里鄭氏歷屆重修族譜考)
19.瀨洋鄭氏修譜記載:清道光四年,民國二年,公元1988年重修。
20.扆山下巷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大清雍正三年,乾隆丙寅年,五十一年,國治四年,光緒三十一年,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81年重修。
21.扆山下巷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大清雍正三年,乾隆十一年,嘉慶二年,光緒五年,民國五年,公元1979年,公元2007年重修。
22.梧村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清同治已巳年,民國乙卯年,公元1981年,公元1988年重修。
23.棠溪鄭氏歷屆修記載:清鹹豐十年,光緒二十三年,民國丁巳年,公元1985年重修。
24.洋坪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唐乾寧六年,宋大觀三年,明萬曆末年,清康熙康初年,乾隆四十八年,道光二年,同治十三年,民國四年,公元1951年,公元1986年重修。
25.福里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明萬曆十一年、四十五年,清康熙五十三年,雍正十二年,乾隆三十七,嘉慶十五年,道光二十四年,光緒八年,共和國庚寅年,共和國1985年重修。
26.秀峰(上坪)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大清道光二十八年,同治十年,民國三十年,公元1987年重修。
27.半坑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大清乾隆二十七年,嘉慶甲戌年,同治十年,公元1981年重修。
28.榕頭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大元至正三年,明正德七年,大清康熙五十八年,乾隆二十一年、五十六年,道光十一年鹹半九年,宣統三年重修。
29.坂中鄭氏歷屆修譜記載:乾隆六年、五十年,嘉慶四年,道光十九年,光緒七年,民國十四年,共和國1990年重修。
30.曹洋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清乾隆四年,乾隆七年,道光戊戌年,同治九年,光緒十九年重修。
31.六嶼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滎陽郡受姓源流序,共和國1993年重修。
32.象地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清光緒二年,民國十一年,公元1985年重修。
33.鹹福鄭氏歷屆修譜記載:
㈠清乾隆壬子五十七年(1792)吉旦,福安蘇陽劉爾臻撰《鄭氏歷代遷徙源流序》;(與“上十甲房鹹福支”合修本,支譜。今存)
㈡光緒二年(1876)丙子桂月之上浣穀旦,稱《鄭氏支譜》,浙之括郡鶴溪芌山庠生陳星衡撰《滎陽郡鄭氏支譜序》;(此本“四青”時已毀)
㈢民國三十二年秋修譜本,稱《鄭氏支譜》,周墩端源清生員葉瑞琪修撰;
㈣共和國戊辰年(1988)重修本,活字印刷,稱《滎陽郡鄭氏宗譜》;
㈤共和國2003年孟秋重修本,稱《鹹福村滎陽郡鄭氏宗譜》,譜首序署“柘邑晚學章偉峰敬議”。
㈥公元2010年8月,鄭敐編撰《滎陽郡鄭氏章龍堂》。
34.松羅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明萬曆四十三年,明崇禎十年,清康熙五十五年,清乾隆四十三年,清嘉慶二十三年,清鹹豐十年,清光緒十一年,光緒三十三年,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84年重修。存譜11卷,保存完整。
35.隱亶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宋鹹豐八年,明崇禎癸酉年,清康熙癸巳年,清嘉慶年十三年,公元1984年重修。
36、王加鄭氏歷屆修譜載:康熙五十五年,乾隆十三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甲子年重修。
37.仙山鄭氏歷屆修譜記載:仙山原譜失修,後補修未載明舊序年代。公元1980年重修,記載第九次新修宗譜敘,無法查證刊人、舊序,大清同治十年重修族譜序,於民國三十四年重修等。
38.烏山鄭氏歷屆修譜記載:始修不詳。公元1986年,公元2005年重修。
39.蘇坂鄭氏歷屆修譜記載:明洪武二十年,清道光三十二年,公元1985年重修。
40.坂頭沙鄭氏譜序記載:道光二十四年,沙源楊開元修;光緒六年,秦源廩生連茹修;宣統元年,錦屏里鄭亮鏡修。
此外,散居在福安境內的宗支,僅持有小本家譜,有的年代也比較久遠,但未建宗祠,多為合併其祖籍宗祠修譜。
6、宗祠
1.外塘上鄭祠:始建於明朝,重建於2014年。由鄭松波、春榮等為重建主持。
2.外塘下鄭祠:始建於明弘治二年(1489),重建於2004年。坐南向北,二進式,面積498.78平方米。
3、鶴嶼鄭氏祠:坐落田洋下,二進式,建於清乾隆十五年,面積432平方米。
4.松羅鄭祠:於清雍正二年創建,乾隆六年至二十七年重修,光緒十二年重建。
5.隱亶鄭祠:坐落本村,於明天啟年間建祠。1983年原址重建,二進式,面積396平方米。
6.榕頭鄭祠:於清順治十年(1653)建鄭虎臣紀念祠一座。至道光五年(1825),增建一座為二進式,面積400平方米。1991年7月公布為第二批市政府文物保護單位。
7.西銘鄭祠:又稱西銘鄭寀祠,位於康厝鄉西銘村,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二進式,總面積416平方米,土木結構。正門亭閣上豎掛著宋理宗御書匾“北山澄庵”。相傳原祠有36級石階,三四道門,門前立旗桿夾石。
8.街尾(錦里)鄭祠:始建於明代中葉,四面磚牆砌造,共建前、中、後三座及左右廊廡,全長47米,寬12.3米,面積578.1平方米,磚木結構,雖經明季和乾隆十六年秋兩次遭洪水之沖塌,但在康熙四十七年至道光二十四年,歷代先祖前後八次倡捐重修,使數百年之古祠重現明代建築風範。2000年入編福建省文化廳主編《八閩祠堂大全續集》;2004年經嚴格評審入編“中國名祠”,並發銅質榮譽證書。
9.甘棠前街鄭祠: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原址重建於2007年。坐落甘棠東門,三進式,祠深65米,寬22米,面積2690平方米,磚木結構,由鄭祖才、祖山、鳴鑾、祚明、成銳、恕蘭、壽全、奶其、鄭寶等為重建主持。
10.甘棠里街鄭祠:始建於乾隆八年(1743),原址重建於2008年。坐落甘棠二十九都金斗境(東門村),三進式,長73米、寬22.6米,占地面積1695平方米,建築面積1356平方米,磚木結構。前座駙馬亭,后座安放神龕,中座大廳,左右廂房12間。由鄭盛元、紹錦、金如、金龍、細英、聖昌、文釧、步應、步成、步樵、石松、光華、成平等為重建主持。
11.國澤鄭祠:始建於順治甲申年,坐落本村。重建於民國七年,二進式,面積544平方米。公元2004年重修。
12、曹洋鄭祠:坐落曹洋郊面前東邊本村水尾,二進式,始建於明天啟年間,後於清乾五十六年重建,至大清嘉慶二十三年、道光三十年重修。
13.白招(碧州)鄭祠:坐落下白石白招村,建於雍正六年,三進式。
14.溫洋鄭祠:坐落本村,始建年份不詳,於大清鹹豐九年、光緒二十一年重修。2010年,選新址再建一座,二進式,面積577.61平方米,磚木結構。
15.福里鄭祠:坐落橋溪本村,始建於同治二年(1863),坐乙加辰;前後以田為界,左右以河為界。2000年農曆三月十八日,系舊祠重建,已建主座,並圈回舊祠基圍,寬20.2米,深44.6米。
16.岳秀鄭祠:於道光年間修建,二進式,面積800平方米,土木結構,清代建築風格。
17.鹹福鄭祠:即浦源鄭氏懿顯房支祠。坐落鹹福村南洋,主要由開基始祖鄭金三公第五世孫集體建造。原建地基除取兩旁道路、曠地外,深十有二丈(36米),闊六丈五尺有奇(19.7米)。據載:“祖祠鼎建於光緒辛丑廿七年(1901)六月初八壬寅日卯時”,由六大房各選派董事一名。歷經百年,至2003年十一月初三,首次進行修繕,並重建祠外正面圍牆。又改建祠外正面圍牆於2013年12月。
18.曉陽鄭氏併入周寧浦源鄭祠。該祠堂是目前華東地區龍頭祖牌保存最完整的祠堂,被周寧縣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增建二座為“五進式”,規模為中國三大鄭祠之一。
19.王加鄭祠:坐落本村,於2006年落成,二進式,面積476平方米。
20.坂中鄭祠:坐落坂中村,二進式,正座建於清鹹豐六年,前座建於同治九年。公元2004年重修,磚木結構。2007年,重修里座,重建前座,主持鄭紹光,助理鄭義、鄭國成,並晉主。
21.鴻山鄭祠:坐落本村,建於清同治年間,至光緒九年重修過。二進式,面積325平方米。
22.金菊園鄭祠:建於民國七年,重修於公元2004年。坐落木村,二進式,面積390平方米。
23、許洋鄭祠:坐落本村,於2000年新建,面積288平方米,磚木結構。
24、溪尾坂中鄭祠:坐落本村,於1982年重建,面積144平方米。
25.瀨洋鄭祠:坐落本村,共二座,面積450平方米。
26.上坪鄭祠:原建於大明嘉靖三年,至清道光年間重建。
27.洋坪鄭祠:坐本村,面積300平方米。
28.棠溪鄭祠:坐落本村,始建於清同治辛十年,二進式,面積393平米方。
29.東昆鄭祠:建於清同治年間,至光緒二十三年落成,土木結構。
30.扆山鄭祠:上巷宗祠、扆山上村鄭祠,建於1999年,磚木結構,二進式,面積378平方米。
31.梧村鄭祠:坐落梧村坑底壠,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面積300平方米,一座。
32.里林鄭祠:於公元2006年新建。
33.官洋鄭祠:建於鹹豐七年,二進式,面積375平方米。
34.六嶼鄭祠:坐落本村,始建年份不詳。二進式。
35.象地鄭祠:坐落本村,於1998年新建,二進式,面積272.8平方米。
36.港里鄭祠:坐落港里壠里灣,建於清嘉慶八年,二進式,面積320平方米。
37.山岫宅劉鄭祠:坐落於山岫村,建於清光緒五年,二進式,面積418.5平方米。系劉、鄭兩姓合建,共祀先祖。
福安市滎陽鄭氏文化研究聯誼中心成立時,對本境鄭祠初步摸底,留下36所鄭祠資料記錄,實際數量則不止此數。
附:宮廟
1.三賢祠:位於福安龜湖山下。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福安知縣張蔚然始建三賢祠,春秋祭祀薛令之、鄭虎臣、謝翱三賢。從此,“福安三賢”即成定說。後因年久而塌,乾隆二十一年,由薛、鄭、謝三姓賢明人士籌集資金修繕。至1992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發動三姓人士捐款同修。2010年,再次進行內部整修。
2.仰止祠:光緒十年版《福安縣誌》卷十三《典禮四》載:“仰止祠,在十八都(穆陽),祀宋鄭寀、繆烈、謝翶。”
3.鄭北山祠:縣誌《典禮四》記載,祀宋鄭寀,南峰、穆陽皆有祠。
7、人物
鄭姓名人入《辭源》17人,入《辭海》43人,在二十五史中列傳的有443人,《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494名,其中戰國時期8人,秦朝5人,東西兩漢19人,三國時5人,魏晉南北朝時41人,隋朝5人,唐朝61人,五代十國時15人,南北宋時87人,元朝20人,明朝120人,清朝57人。
據現有譜牒資料記載,福安鄭氏最早遷入的也已經是唐末五代時期。清光緒十年版《福安縣誌》可查的福安籍鄭氏科舉情況為宋、明、清三朝共66位。其中,宋進士4位,宋武舉2位;明進士6位,明薦辟2位,明貢選10位,明武功6位;清進士1位,清貢選32位,清除授3位。若以譜牒記錄,則貢選人數遠不止於此。例如,鹹福鄭氏譜牒,其第四代“從”字輩一共有十四位兄弟,七位有民俗的“朱筆題名”,其中三位的記錄為“恩覃八品冠帶”或“清恩榮正八品”,一位例貢(鄭從榮,僅此一位在縣誌可查),兩位清職員,一位清監生。據鄭從榮公遺留的賬本記載,於道光三十年(1850)十二月十六日在福安縣義倉捐議敘九品職銜,花了二百兩;至鹹豐十年(1860)七月二十四日在布政司藩庫捐文監生,此時年已四十八歲;最後,於同治四年(1865)七月二十三日取得《戶部執照》的例貢,又花了一百二兩六分二厘。據此,對舊時代取得貢選資格的過程,可窺一斑。
論福安建縣,始於鄭氏,亦成於鄭氏。由此可見,鄭氏在歷史上對福安的貢獻。清道光己丑(1829)《錦里鄭氏族譜》風俗篇《免役》載:“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析長溪韓陽坂為縣,由邑人鄭子化倡議,進士鄭寀以端明殿學士回梓允協其議,賦詩奏聞,報可。簽廳官鄭準踏勘其地,剪除荊棘,初設知縣鄭黼踵而成之。自宋迄今,歷朝邑侯以四鄭建邑有功,重加優獎,邑中鄭姓子孫準其世代蠲免力役之徵,里中亦不必設立保社,其戶首一圖一甲應屬鄭族,凡我宗人千秋頂祝。——按,乾隆十四年(1749)邑侯秦士望以小夫勻派錦里,族中阜長具稟以事聞,遂寢。”
福安建縣的“四鄭”中有兩位是福安籍鄭氏,建縣始於鄭子化,成於鄭寀。首任縣長也是鄭黼。至今,我們也不得不感嘆福安城關無一座建縣功臣的紀念堂。
由於福安鄭氏文化研究會機構尚處籌備階段,限於人力、物力,歷史名人卷尚未謄寫完整,只能迻錄些現成的。
一.縣誌選舉(耆老略)宋代1.鄭之悌,字夢錫,十五都(穆陽福苑利灣,今穆雲鄉一帶)人。宋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王容榜進士,官任科院國子丞,浙江嚴州府湖北提舉使。嘗延宋儒陳淳講道。
2.鄭寀,字載伯,號北山,穆陽人。鄭之悌侄子。宋紹定二年(1229)黃朴榜甲科進士,官至宋端明殿學士侍御史。傳見人物。
3.鄭利宣,字吉甫,三十六都才良人。宋淳祐四年(1244)甲辰留夢炎榜進士,任瑞安尉。
4.鄭會龍,字元魯,二十都案山人。宋寶祐四年(1256)丙辰文天祥榜進士。
5.鄭縉,字德芳,才良人。宋紹熙元年(1190)武舉進士,任黃岡尉。
6.鄭容,字伯寬,二十一都案山人。嘉定四年(1211)武舉進士,任通州巡檢。(通志作福州人,縣貫無考)
明代7.鄭山,字宿仁,鹿斗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張伯福榜進士,任浙江桐廬教諭。
8.鄭富,明永樂元年(1390)癸未陳用榜進士,任浙江臨安訓導。
9.鄭珊,字廷珍,鄭家陽人。明永樂十五年(1417)丁酉李馬榜進士,任浙江永康訓導。
10.鄭謙,字以光,鹿斗人。明永樂十八年(1420)庚子吳觀榜進士。
11.鄭璧,字宗獻,賽江人。明永樂十八年庚子吳觀榜進士,任廣西衛經歷。
12.鄭儒,字宗文,大留人。明正統六年(1441)辛酉方玭榜進士。
13.鄭伯芳,字宜桂。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薦辟,任訓導。
14.鄭添錫,十六都溫陽人。明洪武年間薦辟,任知縣。
15.鄭容,西銘人。明洪武年間貢選,職監察御史。
16.鄭寧,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貢選,職代府召膳。
17.鄭暖,西銘人。明永樂年間貢選,職廣東海陽縣丞。
18.鄭琦,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貢選。
19.鄭銘,字德新,西街人。明成化年間貢選。
20.鄭仕顯,西銘人。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貢選,職湖廣竹谿縣訓導。
21.鄭廷熙,字世隆,井阜人。明弘治年間貢選,職合浦縣教諭。
22.鄭全,字大用,城西人。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貢選,職廣東河源知縣。
23.鄭大均,井阜人。明嘉靖年間貢選,職浙江義烏縣訓導。
24.鄭文燭,字耿中,街梅人。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貢選,職歐寧縣訓導,升仙遊縣教諭,歷廣東肇慶府紀善。
25.鄭崇一,明武功。從軍通州衛,以功授百戶,存有南京守御。併入留守後,宣德八年(1433)調應天衛左所。
26.鄭彥德,溫陽人,王府長吏。
27.鄭泰,澄邁司巡檢。
28.鄭文鍧,城南人,扶溪司巡檢。
29.鄭大宥,字子寬,上杭人,三水巡檢。
30.鄭可觀,字養斐,街梅人,吏員。貴溪縣薌溪丞,調蒼大使。
31.鄭惟警,明鄉賓。
32.鄭紹績,街梅人,明鄉賓。
33.鄭仕榮,字叔僎,街梅人,明鄉賓。
34.鄭作,字紹興,街梅人,明鄉賓。
35.鄭仕謹,字孔坡,街梅人,明鄉賓。
36.鄭祖羽,字廷瀚,街梅人,明鄉賓。
37.鄭伯厚,字克般,街梅人,明鄉賓。
38.鄭廷元,街梅人,明鄉賓。
清代39.鄭夢祥,字維新,後壠人,署羅源學訓導。清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恩科姚大椿榜進士。
40.鄭聖聰,字亶若,甘棠人。乾隆十六年(1751)恩貢。
41.鄭德標,字用潛,街梅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恩貢。
42.鄭瞻柏,字汝森,街梅人。嘉慶元年(1796)恩貢。
43.鄭瞻桿,字珍樹,街梅人。嘉慶四年(1799)恩貢。
44.鄭夢鳳,字梧岡,溪東人。道光十五年(1835)恩貢。
45.鄭琯,字舜白,湖塘人。平和學訓導。傳見《文苑》。雍正九年(1731)歲貢。
46.鄭元勛,字績侯,松羅人,鄉賓。乾隆四年(1739)歲貢。
47.鄭昂,字若駒,街梅人。與修《學志》。著有《辟西洋邪教詩》。乾隆十四年(1749)歲貢。
48.鄭維斗,字六書,龔家陽人。莆田學訓導。乾隆十九年(1754)府貢。
49.鄭仁傑,字超士,街梅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歲貢。
50.鄭茂芹,乾隆三十八年歲貢。
51.鄭長泰,字尚舒,街梅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府貢。
52.鄭宗燁,字劍甫,街梅人。嘉慶四年(1799)歲貢。
53.鄭翼為,字汬電,街梅人。道光九年(1829)歲貢。
54.鄭高治,字景安,街梅人。清附貢。
55.鄭授蘭,字穆齋,溪東人。清附貢。
56.鄭建坡,字肖岩,街梅人。清附貢。
57.鄭承基,街梅人。清附貢。
58.鄭廷陞,字顧岩,街梅人。清附貢。
59.鄭上選,松羅人。清例貢。
60.鄭揚華,松羅人。清例貢。
61.鄭仁輔,字翼士,街梅人。清例貢。
62.鄭鍾薐,字柳塘,北辰人。清例貢。
63.鄭芳坡,街梅人。清例貢。
64.鄭紹周,過溪坂人。清例貢。
65.鄭登昆,字杏荘,溪東人。清例貢。
66.鄭廷鈞,字商嵒,街梅人。清例貢。
67.鄭壽蘭,字松軒,溪東人。清例貢。
68.鄭際暉,溪柄人。清例貢。
69.鄭召周,街梅人。清例貢。
70.鄭在明,沙坑人。清例貢。
71.鄭從榮,里陽(鹹福村里灣)人。清例貢。
72.鄭如璧,字蒲友,街梅人,清除授。附貢生,江西崇仁縣丞,署宜黃縣。
73.鄭文華,字采人,街梅人,清除授。監生考授主簿。
74.鄭紹菖,字蘭軒,陽頭人,清除授。浙江候補從九,署埭溪巡檢。
75.鄭邦蘭,字若穆,溪東人,捐州同銜。
76.鄭星照,龍潭人,捐州同銜。
77.鄭登堦,字滋圃,溪東人,捐州判銜。
78.鄭伯蘭,字金園,溪東人,捐州判銜。
79.鄭滋蘭,字楚畹,溪東人,捐州判銜。
80.鄭夢鼇,字東山,溪東人,由武生捐都司銜。
81.鄭洲蘭,字香谷,溪東人,捐千總銜。
82.鄭穆蘭,溪東人,捐千總銜。
83.鄭大銓,字茂遴,廩生,以子如璧江西崇仁縣丞,贈俢職郎,妻連氏封孺人。
84.鄭鵬飛,字國柱,溪東人,生員。清鄉賓。
85.鄭應玨,字雙王,街梅人,清鄉賓。
86.鄭維新,字建中,清鄉賓。
87.鄭洪斗,字邦宿,柏柱人,清鄉賓。
88.鄭以熾,字孔亮,柏柱人,清鄉賓。
89.鄭可師,字道卿,街梅人,清鄉賓。
90.鄭大章,字煥生,街梅人,清鄉賓。
91.鄭大是,字智先,街梅人,清鄉賓。
92.鄭大廉,字若清,街梅人,清鄉賓。
93.鄭學校,扆山人,清鄉賓。
94.鄭文珞,國澤人,清鄉賓。
95.鄭文琇,國澤人,清鄉賓。
96.鄭殿寧,字蒂成,街梅人,清鄉賓。
二.人物傳記⑴福安鄉賢鄭寀鄭寀(1187~1249年),字伯亮,一字載伯,號北山,宋紹定二年(1229)黃朴榜甲科進士,官至宋端明殿學士侍御史。長溪縣穆陽福苑利灣(今穆陽鎮與穆雲鄉一帶)人。據謝氏譜記載,謝翱故居與鄭寀家對面。穆陽三賢之一,與繆烈、謝翱同祭祀於坐落穆陽鎮區的仰止祠。父鄭之明,封贈承務郎,與妣合葬穆雲鄉大蓮村後山,此墓為今福安市古遺址保護文物。隆坪村則保留有鄭寀元配阮氏墓志銘,其夫人薛氏系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十二世孫官至左司郎中薛戀之女。鄭寀六代孫鄭萬四公,於元至大元年(1308)遷穆陽西銘(今康厝鄉西銘村)。
宋紹定二年登甲科進士,初綬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推官。執法公正,不畏權貴。淳祐元年(1241),參加館試後升為秘書省正字;宰相史嵩之遣人籠絡,鄭寀不予理睬。一日早朝在奏對時說:“國家敗壞已極,以權謀私非一人,禍釀非一日也,不光當權者之罪,此乃皇上貪慾之心未泯所致也……”,深得理宗嘉許。後任校書郎,轉調為著作郎,又升右正言官兼侍講。後又調為侍御史,再奏《正名器疏》,升左諫議大夫兼侍讀。
宋淳祐五年(1245),長溪西北鄉申請析縣已二十幾年,因縣治選址懸而未決。鄭寀力主縣治設韓陽坂,呈詩理宗曰:“韓陽風景世間無,堪與王維作畫圖。四面羅山朝虎井,一條帶水鎖龜湖。形如丹鳳飛銜印,勢似蒼龍臥吐珠。此處不堪為縣治,更於何處拜皇都”。理宗閱後,深為感動,便御批“敷賜五福,以安一縣”,於是析長溪縣西北鄉地建福安縣,縣治設韓陽坂。
宋淳祐七年(1247)七月,鄭寀為端明殿學士同僉書樞密院事。《宋史》評論鄭寀和師雍都是正人,而意不合,至各袒所說,這也是君子的過失。鄭寀還未正式請辭職,便急於求去,旨下仍以原職為臨安府洞霄宮提舉,賜衣帶鞍馬,未辭職而賜行,此為特殊禮遇。
宋淳祐九年(1249),授鄭寀為資政殿學士,常伴理宗;一日閒談時告訴皇上家居長溪縣北山,建有澄庵;理宗御書“北山澄庵”賜他,並作詩題扇送行,詩曰:“秋思太華峰頭雪,晴憶巫山一片雲。去國時來猶未得,詩篇遙贈北山君。”同年,鄭寀逝世,贈通政大夫,葬於福清縣寧德里。福安首任縣令鄭黼因他建縣有功,在縣治南面的南山峰下建祠紀念他。今有鄭寀雕像立於福安城南天馬山麓。
⑵千秋忠烈鄭虎臣鄭虎臣(1219~1276年),字廷瀚,又字景兆,二十二都柱柏人,為會稽尉。誅殺奸相賈似道,後遇害。世譽千秋忠烈,為福安三賢之一。
厲鶚《宋詩紀事》云:“鄭虎臣,宅石鶴舞橋,其家巨富,號‘鄭半州’,四時飲饌,各有品目,著《集珍日用》一卷,《元夕閨燈實錄》一卷”。此外,鄭虎臣輯撰《吳都文粹》十卷,匯集唐宋名有關蘇州的詩文作品,並附有許多考證按語,為今蘇杭一帶方誌資料的善本。由此可見,鄭虎臣絕不是個世人眼中的簡單武夫,其文學造詣也非一般文人可相提並論。⑶一代驕子鄭楚雲鄭楚雲(1907~1961年),原名鄭鳧,乳名錦榮,字眠石。清光緒三十三年出生於福安市坂中鄉松潭步兜里村,窮苦郎中家庭,系街尾鄭族左三房人氏,孟忠公十八世孫。
民國十六年(1927)二月,北伐軍途經福安,楚雲結識了某團黨代表、中共黨員蔡衡,深受其影響,積極參與福安縣國民黨黨部的籌建和國民黨左派的革命活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福安縣黨部籌建處遭封閉,鄭楚雲避往福州。
民國十七年秋,考取北平民國大學法律專業,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十八年春,楚雲轉入國立北平大學文學院學習,任中共黨支部書記,每天晚都要去天橋一帶組織洋車工人活動。翌年,因參與指揮紀念“三一八”遊行示威,於四月二十日被捕入獄,年底獲釋。
民國二十年初,他受黨組織派遣回福安工作,以扆山中學教師身份,發展“反帝大同盟”組織,任中共福安縣委委員。
民國二十一年九月,他組織領導福安各界召開“九一八”周年紀念大會,被當局以“匪首”罪名逮捕,民國廿二年十一月“閩變”後獲釋。
民國二十三年到上海,主編《生存線》小報。報刊後,任《讀書與生活》、《工人與生活》、《大家看》編輯。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抗日戰爭暴發,楚雲參加“上海青年救國服務團”,任《戰線》五日刊主編,積極號召全民抗戰。十月上海淪陷後,曾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工作。翌年四月,到武漢“讀書生活出版社”任記者。十月武漢失守後,他由鄂北轉赴河南,任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部長,兼《小訊息報》總編輯,又從河南入川,在重慶“讀書與生活出版社”任編輯,與趙冬垠聯合主編《學生生活》半月刊。
民國三十年,“皖南事變”後,赴新加坡,在南洋女子中學任文史教員,兼《南洋商報》副刊編輯,並協助楊騷創辦《民潮》半月刊,積極宣傳黨的團結抗日,反對分裂投降的主張。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大舉南侵,楚雲參加陳嘉庚組織的“新加坡華僑抗敵委員會”,積極工作。不久新加坡淪陷,他流亡到蘇門答臘東部,經營肥皂,胡椒生意,把攢來的錢交給組織做活動經費。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楚雲回到新加坡,在《南橋日報》社工作。
民國三十七年,赴撲哇井裡汶,在巴城中學任教,並創辦《生活周報》任主編,他參與組建中共印尼華僑黨組織工作,任總支委員,曾多次與印共領導人艾地接觸。
一九四九年秋,他移居印尼首都雅加達,不久出任印尼左翼最大的報紙《生活報》總編輯。
一九五一年八月十六日,楚雲和另一進步人士被印尼政府逮捕。年底獲釋後,仍任《生活報》主編。
一九五七年,印尼發生“排華”事件。楚雲於七月間偕夫人和子女回到北京,次年出任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報社黨組成員,兼全國青聯常務理事,分管報刊室、宣傳科、僑務報等。
一九五九年“反右傾”時被列為重點批判對象,這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打擊,早在國民黨獄中被毒打受刑時遺留下來的腦神經舊病復發。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日,不幸跳樓身亡,終年五十四歲,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⑷方言福音鄭宜光鄭宜光(1898~1964年),聖名若瑟,號一塵,甘棠鎮外塘村人。世居外塘以農為業。父母皆為虔誠的天主教徒,待人處世,心地善良,溫和寬厚。宜光排行第二,按族規過繼給叔父為嗣。八歲入私墊,至十六歲,已熟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典籍。由於家貧,本無心功名的他乾脆輟學在家務農,閒時則研讀聖經、新舊史略、聖教理證、聖人言行錄。
1916年,十八歲的宜光應福寧教區的聘請,擔任福安郵亭多瑪斯修院初學生的文學課教師之職。先後在福安郵亭、羅江和寧德三都等修院擔任教職達20多年。為便於教學,編寫了《善度光陰》。教學之暇,精心鑽研醫學、神學、哲學,博覽西方各國的文明史和天主教傳入我國後,列朝之興衰成敗。為了供外國來華傳教士學習,儘快地掌握閩東方言,以便交流和傳教,另一方面也為了閩東掃除文盲,他廢寢忘食,日以繼夜,潛心編寫福安方言字典《簡易識字七音字典》,簡稱《七音字彙》,該字典問世後,曾兩度出版,供不應求。同時,還幫助西班牙傳教士高大涵完成《班華字典福安方言》的編纂。又著有《聖教詩歌》、《天主十誡詳解》等書籍。
1964年6月,時為大躍進錯誤路線中的犧牲品,先生死時,棺木難買,借用西銘村人的棺木而下葬,刨土成墳,草草了事。曾經受他恩施的乞丐陸妹茹親歷先生喪事,於心不忍,幾十年來為其守墳掃墓。至乞丐60歲的時,拿出積蓄500元,在民眾的主動幫忙下,重修了墳墓。新墳兩邊像一對鴿子相看的形象,墓正中一塊石碑,兩旁一副對聯為繆隱所題寫:“不動榮心,奉主愛群,一生食必淡飯,穿必粗衣,住必陋室,天年終盡芳魂去;甘當神仆,為人舍己,兵志忠從教規,言從至理,行從正經,善事無窮聖寵來。”
限於學識、人力、物力,如有漏誤,敬請見諒!
福安街尾(錦里)鄭祠理事會主編浦源鄭氏懿顯房鹹福支祠協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