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齊羅尼荷

祭齊羅尼荷

彝族信仰習俗。齊羅尼荷為彝語音譯,意為五穀神。每年春種前或收穫時,用稻草扎制其偶像,置於家中後牆前祭祀。屆時,打牲獻祭,祭師誦經,將一個刻有鬼狀的木頭拋於門外以示鬼,把一些樹枝送往門外壩邊以示豐收。

祭齊羅尼荷祭齊羅尼荷
彝族信仰習俗。齊羅尼荷為彝語音譯,意為五穀神。每年春種前或收穫時,用稻草扎制其偶像,置於家中後牆前祭祀。屆時,打牲獻祭,祭師誦經,將一個刻有鬼狀的木頭拋於門外以示鬼,把一些樹枝送往門外壩邊以示豐收。

概述

祭齊羅尼荷五穀神
彝族信仰習俗。齊羅尼荷為彝語音譯,意為五穀神。每年春種前或收穫時,用稻草扎制其偶像,置於家中後牆前祭祀。屆時,打牲獻祭祭師誦經,將一個刻有鬼狀的木頭拋於門外以示鬼,把一些樹枝送往門外壩邊以示豐收。

五穀神生日潮汕話叫“五穀母生”。“五穀母”即五穀神(“谷”潮音讀同“角”)。潮汕俗諺說:“十月十,新米飯,脹到目。”潮汕晚造收成時間約在農曆十月初,秋收完畢,為了報答五穀神的恩德,便在每年十月十五日這天,用大米粉末兒製成扁擔形狀的餜品,備上三牲,挑到剛剛收割過的那塊土地上,焚香點燭祭拜。對五穀神的祭祀,源於上古秋收時節的嘗新祭祖活動。

《禮記.月令》載:“是月也,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荊楚歲時記》亦云:“十月朔日......今北人此日設麻羹、豆飯,當為其始熟嘗新耳。”後來,這種習俗沿襲下來,而且由於人們對於自然的崇拜,便想像冥冥之中有一位能主宰五穀生長的女神,稱之為“五穀母”。而且將五穀豐登時作為她的生日行祭祀之禮,答謝她的恩德。鄂西土家族除信奉土地神外,還信奉五穀神。他們認為土地神上管天,下管地,當然也管五穀豐登,而五穀神是專管莊稼的,凡危害五穀生長的各種災害都由五穀神管。有五穀神保佑,不愁莊稼不豐收。

歷史

祭齊羅尼荷祭齊羅尼荷
炎帝神農氏為中華民族始祖之一,農耕文明的開創者。他還嘗百草,發明醫藥,數千年來被尊為農業之神。五穀母生實質是百姓慶賀豐收,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的一項活動。這是我們這個古老的農耕社會所有節日中,和農事關係最密切的一個。

在潮汕農村,還有“嘗新”的民俗。或稱“留五穀”。時間不定,收割後第一頓新米飯便要拜五穀,祭品與五穀母生相同,只少了一盤粿。

嘗新的民俗,許多地方都有,江西的客家山區稱“吃新節”。這是他們一年當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外出經商務工,甚至海外鄉親都儘可能回家過“吃新節”,拜神祭祖,祭品都是時新的農副產品。湘、黔、桂交界山區的侗族同胞,也有相似的“嘗新”節。

“嘗新”的風俗其實很久遠。可以追溯到黃河流域的周部落先民,甚至可以說這是農業文明的產物。古籍如《詩經》《淮南子》等均有記載。《札記·月令第六》寫西周天子孟秋之月舉行“嘗新”的祭典禮儀:“是月也,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命百官收斂,完堤防,謹壅塞,以備水潦”。這說明三千年前的“嘗新”是和修水利一起進行的。潮汕的“嘗新”大概傳自黃河流域。除正常兩次外,平日自然界若有災異,百姓總以“留五穀”禳補,祈求年冬不要失收。

一種風俗歷經數千年而不衰,足證我們這個農耕社會歷史的長久。不過,周天子的嘗新在孟秋(農曆七月),我們卻在季夏(六月)與孟冬(十月)。這一區別在於,古代的農作物每年一熟,七月正值新谷登場,而我們是每年雙造。周天子有時新產品,首先饗於祖宗。我們卻不忘土地和穀神的賜予。加上歲月的嬗變,有了夏收時節祭“社”(土神。六月廿六祭土地),晚造收割後祭“稷”(穀神,或農業神)。一社一稷合在一起,國家的象徵便凸現出來。

民間還有一傳說:五穀母姓“洪”(紅),拜五穀的粿不染紅色。原因不外是:神農氏的後裔叫“共工”,共工的後代叫共氏,共氏避禍改姓洪。這就是今天洪姓的來歷,也是民間附會的緣由。

祭品

祭齊羅尼荷粿
農曆十月十五日為五穀母生,是一年中“八節”之一。俗謂祭神農氏,或五穀神。祭品以粿為主。除了棵桃之外,還有“尖擔”、“米籮”、“粟穗粿”等。平日的粿可以互贈,這一次的“尖擔”、“米籮”則必須自用,此外有一缽新米飯,粘成圓錐形,錐尖添上紅糖。還有魚、肉、甜豆乾、菜、粉纖蛋等“五碗頭”。

相關條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