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伯城遺址

祭伯城遺址

祭(zhài)伯城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是周代時期的古遺址。經初步發掘,發現了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城牆,南北長1260米,東西寬780米,面積約98萬平方米。牆寬15米,高4—5米,黃土夯築而成 經過進一步的考古鑽探,考古工作者現已探出城圈、護城河、夯土基址等文物遺蹟,初步探明該遺址範圍達50萬平方米。有關專家根據現在的祭城鎮地名、地理位置及取得的鑽探資料分析,這裡就是他們尋找多年的古祭伯城。 該遺址的發掘為研究周代歷史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發現契機

根據鄭東新區規劃,祭城村被拆遷,進駐的考古人員驚喜地發現,古祭伯城就在祭城村的村下。

建設沿革

西周時期,周公五子祭伯封侯在管城東北15里處,建祭阝(jì)國都城,史稱祭阝伯城。後來“祭阝”字改為“祭”字,讀音為“zhài”。周穆公曾來過祭伯城,泛舟於蒲田澤。後該城並於鄭,成為鄭國大夫祭仲的采邑,隨著多年後外地民眾遷到祭伯城定居,由於口音不同,使祭的讀音逐步演變為“zhà”,祭伯城簡稱祭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