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是瑪雅古國最著名的城邦遺址,曾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城內至今仍可見的古蹟主要有庫庫爾坎金字塔、ChacMol寺廟、千柱林和囚犯競技場。這些建築在空間和造型組合上均充分體現出了瑪雅人傑出靈動的建築意識。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北部,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始建於公元514年,13世紀時突然被廢棄,原因不名。“庫庫爾坎金字塔”又稱“城堡”,是奇琴伊查主要古蹟之一。奇琴伊查在瑪雅語中的意思是“伊查人的井口”。僅2008年就有130萬遊客參觀了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遺址簡介

在墨西哥已經發掘出的瑪雅文化遺址中,最著名的要算位於尤卡坦(Yucatan)半島上坎昆西南200公里處的“羽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金字塔遺址
蛇”之城——奇琴伊查了。“奇琴伊查”在瑪雅語裡是“伊查人的井口”的意思。因為在距離奇琴伊查城不遠處,有兩個天然泉瀑布,伊查人選中了這個有水的地方長期居住下來,從此這裡就叫奇琴伊察。奇琴伊查始建於公元5世紀,7世紀鼎盛時期時占地面積達25平方公里,卻在13世紀時突然被廢棄。它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當年的瑪雅人在這裡用石頭建造了數百座建築物,已經發掘出的重要建築有庫庫爾坎金字塔勇士廟千柱群球戲場天象台等。

位於城中央的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古城中最大的建築,“庫庫爾坎”是瑪雅語,意為“羽蛇風神”。瑪雅人崇拜羽蛇神和雨神,羽蛇神是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神,掌管雨水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遠景

和豐收,仔細端詳,發現羽蛇神頭部的造型和中國的龍王很相像。這裡的很多建築上都有“羽蛇神”的形象。庫庫爾坎金字塔占地3000平方米,高30米,四周是陡峭的階梯,其中兩面已風化得無法通行,只剩下另兩面經過整修可供遊人攀爬。庫庫爾坎金字塔的四面台階加起來共有364級,再加上塔頂的神廟共365級,剛好與全年天數吻合。據說,每年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2日前後)的日落時刻,陽光照射在金字塔的邊沿,形成的影子與塔底雕刻的蛇頭結合在一起,仿佛一條巨大的羽蛇蜿蜒爬行。這個幻像每一次持續的時間是3小時22分,年年分秒不差,這個神奇的景觀被稱為“光影蛇形”。1968年,曾有一批科學家打算破解這一謎團,神奇的是他們在每天的同一時間,用同一設備對金字塔的同一位置進行X射線探測,得到的圖形竟然無一相同。

主要景觀

金字塔東面,是建立在四層基座上的氣勢恢弘的武士廟。它的入口處是一個用巨大石頭雕成的仰臥人,這就是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金字塔
恰克摩爾”神像,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武士廟南側是很大的一片石柱,名為“千柱群”。這一排排的圓柱上,原本支撐著的是巨大的宮殿,相傳這裡是當時奇琴伊查的商業中心,也是瑪雅遺址留存下來的少數不以宗教為目的的大型建築。如今,商業中心已不在,只留下它的基柱。 武士廟南側是千柱林,一排排的圓柱上,原本支撐著寬大的屋頂,相傳是當時奇琴伊查的商業中心,也是瑪雅遺址留存下來的少數不以宗教為目的的大型建築。
在金字塔南北兩面幽深的樹林裡,有兩口直徑60米的天然大水井。瑪雅人將其中一口水井作為飲水和灌溉農田之用,另一口水井則奉為“聖井”,用來祭雨神。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有一座高矗的石頭建築是瑪雅人的球戲場,這個球戲場是迄今發現的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遺址中最大的一個。這裡絕非娛樂嬉戲之地,而是瑪雅人拉開向神獻禮序幕的場所。球場兩側有貴族和祭司觀看比賽的坐席。比賽中,兩隊隊員用胯部擊球,將球撞進球場牆上高懸的石圈內。進球多的隊贏得比賽,而取勝隊的隊長將光榮地被挖出鮮紅的心臟,作為獻給神的祭品擺放到石雕的恰克摩爾神像的懷抱中。在球場的旁邊還有一座鑲滿骷髏頭石像的神殿,據說這就是那些勝利者的石像。這種殘忍的遊戲在瑪雅人中流傳了上千年。
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有賓館林立的海濱度假城市坎昆,也有深藏於熱帶叢林中的瑪雅古城遺址。古代文明與現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千柱廣場
代文明在這裡交相輝映,使尤卡坦半島聞名遐邇。尤卡坦神秘的瑪雅古城遺址城市的主要古蹟有:千柱廣場,它曾支撐巨大的穹窿形房頂。可見此建築物之大。武士廟及廟前的斜倚的兩神石像。9層、高30米的呈階梯形的庫庫爾坎金字塔。以及聖井(石灰岩豎洞)和築在高台上呈蝸形的瑪雅人古天文觀象台,稱“蝸台”。

奇琴伊查始建於公元5世紀,7世紀達到鼎盛。全城占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古城遺址掩映於一片叢林之中,唯有城中央的庫庫爾坎金字塔周圍被清理出一片草坪,以便讓遊人看清它的全貌。奇琴伊查的建築物上,處處可見“羽蛇”形象,瑪雅人崇拜羽蛇神和雨神,庫庫爾坎金字塔就是瑪雅語“羽蛇神”的意思。庫庫爾坎金字塔占地3000平方米,高30米,抬頭仰視,塔身高大巍峨,直通天庭。塔的四周是陡峭的階梯,兩面已風化無法通行,另兩面經過整修可供遊人攀爬。每個台階高半米,卻只有10厘米左右寬,僅放得下半隻腳。

神廟內的拱頂反映了當年瑪雅人高超的建築工藝,他們全部用石頭搭建的拱頂經受住了千年的風雨侵蝕基本沒受損傷。瑪雅人在修建宗教建築時往往融入豐富的天象知識。庫庫爾坎金字塔也不例外,四面台階加起來共有364級,再加上塔頂的神廟,正好與全年天數吻合。據說,每年春分秋分的日落時刻,陽光照射在金字塔的邊沿,形成的影子連同塔底雕刻的蛇頭,仿佛一條巨大的羽蛇蜿蜒爬行。庫庫爾坎金字塔塔底有一條通道,通向塔內部的神的使者恰克摩爾雕像。通道狹小,兩人無法錯身而過。人們忍受著通道里潮濕憋悶的空氣,遙想千年前瑪雅貴族和祭司是懷著怎么樣一種虔誠的心情在這裡艱難地前行。金字塔東面是建立在四層基座上的氣勢恢弘的武士廟。武士廟南側是千柱林,一排排的圓柱上,原本支撐著寬大的屋頂,相傳是當時奇琴伊查的商業中心,也是瑪雅遺址留存下來的少數不以宗教為目的的大型建築。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北部,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

歷史背景

居住在奇琴伊查瑪雅城邦的瑪雅人他們崇拜太陽神、雨神、五穀神、死神、戰神、風神、玉米神等神。太陽神居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遠景
於諸神之上,被尊為上帝的化身。另外,行祖先崇拜,相信靈魂不滅。瑪雅國家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宗教中心。瑪雅文明的早期階段圍繞祭祀中心形成居民點,古典期形成城邦式國家,各城邦均有自己的王朝。社會的統治階級是祭司和貴族,國王世襲,掌管宗教禮儀,規定農事日期。公社的下層成員為普通的農業勞動者和各業工匠。社會最下層是奴隸,一般來自戰俘、罪犯和負債者,可以自由買賣。瑪雅諸邦在社會發展上與古代世界的初級奴隸制國家相近。

瑪雅人篤信宗教,文化生活均富於宗教色彩。行祖先崇拜,相信靈魂不滅。瑪雅國家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宗教中心。瑪雅文字最早出現於西元前後,但出土的第一塊記載著日期的石碑卻是西元二九二年的產物,發現於提卡爾。從此以於,瑪雅文字只流傳於以貝登和提卡爾為中心的小範圍地區。五世紀中葉,瑪雅文字才普及到整個瑪雅地區,當時的商業交易路線已經確立,瑪雅文字就是循著這條路線傳播到各地。瑪雅人所使用的八百個象形文字,已有四分之一左右為語文學家解譯出來。這些文字主要代表一周各天和月份的名稱、數目字、方位、顏色以及神祗的名稱。大多記載在石碑、木板、陶器和書籍上。書籍的紙張以植物纖維製造,先以石灰水浸泡,再置於陽光下 乾,因而紙上留下一層石灰。雖然現代還有二百萬人在說瑪雅話,而且其文字中一部分象形和諧音字很像古埃及文字日本文字,可能可以比較探討出其中的異同來,但我們對整個瑪雅文字的解譯,依然力有未逮。
蘇俄語言學者瑞克洛魯夫,成功地將碑文分門別類,以統計學的方式來處理和分析,從這些不同的類別中,歸納出相同的象形文字。瑪雅文字不像英文那樣用二十六個羅馬字組成,而是文字每個字都有四個音節。克洛魯夫終於成功地看懂了幾個文字。按著,蘇俄數學研究所的斯爾.索伯夫和巴基.由斯基洛夫,使用電腦,利用龐大的資料文字(約十萬字)成功的解讀了一篇文章。德勒斯基的古文書有月食、星星的運行、結婚等記載;馬德里的古文書中有農耕、狩獵和雕刻等記錄;巴黎的古文書則記載歷史的真相。總之,基本的內容有宗教儀式、氣象現象和農作物等。

遺址現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文明衰落

奇琴伊查瑪雅城曾相當繁榮。農民墾植畦田、梯田和沼澤水田,生產的糧食能供養激增的人口。工匠以燧、石、

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奇琴伊查瑪雅城邦遺址
骨角、貝殼製作藝術品,製作棉織品,雕刻石碑銘文,繪製陶器和壁畫。商品交易盛行。但自公元7世紀中期開始,瑪雅社會衰落了。隨著政治聯姻情況的增多,除長子外的其他王室兄弟受到排擠。一些王子離開家園去尋找新的城市,其餘的人則留下來爭奪繼承權。這種“窩裡鬥”由原來為祭祀而戰變成了爭奪珠寶、奢侈品、王權、美女戰爭永無休止,生靈塗炭,貿易中斷,城毀鄉滅,最後只有10%的人倖存下來。杜斯-彼拉斯城的王宮覆滅可視為瑪雅社會衰落的一個起點。杜斯彼拉斯是方園1500英里內的中心城邦。它遭到從鄰近托瑪瑞弟托城來的敵人的攻擊。一個裝有13個8歲至55歲的男人的頭顱的洞證明該城被攻占時遭到了斬草除根的大屠殺。8天后(這些精確的細節被記錄在石頭刻板上),勝利者舉行了“終結典禮”,砸爛了王座、神廟刻板。一些貴族逃到附近的阿瓜迪卡城——這是一個巨大裂縫環繞的天然要塞。他們在那裡苟延殘喘了40年,最後還是遭到了敵人的攻占,陷入了滅頂之災。
2003年,瑞士蘇黎世聯邦技術研究院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在公元750~950年間,瑪雅文明經歷了一次漫長的旱季,中間發生過三次持續時間3~9年的大旱災,這些災害給予瑪雅這個早已瀕臨絕境的文明最後一擊,使其徹底崩潰。在公元750年左右,瑪雅文明達到了頂峰。當時其供養的人口在三百萬~一千三百萬之間。其後,瑪雅文明逐漸走向衰落。在公元九世紀早期,許多城鎮都遭到廢棄,據研究顯示,上述三次大旱災分別發生於公元810,860和910年。研究人員對委內瑞拉北部的卡利亞科盆地的沉積物進行了分析。這些未經污染的沉積物揭示了當時的氣候狀況。沉積物中的鈦金屬含量可以反映當時每年的降水量。不過,這些分析據研究人員自稱還足以完全精確地反映當時的氣候狀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