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小屋

祥雲小屋

祥雲小屋,位於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公共區域。這些小屋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用以展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各地神奇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展示期間會採取實物、多媒體視聽藝術、現場手工藝表演以及觀眾互動等方式。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有這樣一個“祥雲小屋”。

概述

祥雲小屋祥雲小屋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賽時期間。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公共區域,也就是在鳥巢和水立方北側,將有30個72—108平方米左右的“祥雲小屋”出現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每個“小屋”都將以實物、多媒體視聽藝術、現場手工藝表演以及觀眾互動等方式,立體展示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各地神奇、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這個由北京奧組委和文化部共同主辦的以“中國故事”為主題的大型文化展示活動,旨在向奧運會、殘奧會期間雲集北京的各國友人講述文化傳奇,呈現中國之美。其它“祥雲小屋”也在積極布置當中。

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將開辦一個“祥雲小屋”,集中展示全國各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向全世界立體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與延續。每個“祥雲小屋”將結合自己的文化特色,穿插圖片、實物、多媒體視聽藝術等新穎多樣的展現形式,結合現場手工藝表演和觀眾參與互動等多種方式。觀眾除了觀看展示和表演外,還能在藝人的指導下,現場製作手工藝品

據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部長趙東明介紹,“中國故事”文化展示活動是北京奧運系列主題文化活動中的重要項目,將由各省區市文化主管部門圍繞“關注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民族、民俗、民間文化”這一主旨,向北京奧組委推薦展示內容,同奧組委、文化部共同完成展示籌備工作。

“中國故事”文化展示活動的舉辦時間歷時一個多月,主要包括北京奧運會賽時16天,北京殘奧會賽時11天。活動地點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公共區域內,具體為科薈路與北二路之間,景觀大道東側的休閒花園。展示活動將臨時搭建30個左右80—100平方米的“祥雲小屋”,凡參與的各省區市將通過穿插圖片、實物、多媒體視聽藝術等新穎多樣的展現形式,結合現場手工藝表演和觀眾參與互動等多種方式,立體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各地區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民族、民間文化,並充分發掘其在當今社會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故事”文化展示活動的觀眾主要為參加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各國運動員,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和各國家地區奧委會官員,中外媒體記者,其他持證進入奧林匹克中心區的觀察員,以及持票進入中心區的觀眾等。

展示

●北京小屋體驗宮廷文化
北京小屋的主題是“皇城京韻”。走進北京祥雲小屋,黃色布藝的屋頂,黃色牆壁上加蓋的“北京記憶”紅色水印都告訴你,你走進了“皇室”。

一進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漆鑲嵌工藝”的屏風,屏風前對稱擺放著一對景泰藍的獅子,獅子旁邊是一個紅色的雕漆梅花瓶。

走進小屋,迎面看到皇帝坐的“金鑾寶座”,寶座後面擺有五爪龍屏風,寶座兩旁是兩隻亭亭玉立的仙鶴,寶座上擺放著一隻景泰藍的如意,寶座兩邊的牆上掛著兩件“京繡”的黃色和藍色皇袍,據小屋的總設計師劉小寧介紹,“金鑾寶座”的擺設和故宮太和殿里的一模一樣,只是比太和殿的小了一圈。

除了“金鑾寶座”,為體現“北京宮廷八樣兒”,小屋內還陳列了北京絹人、玉盆景、小葉紫檀的龍書案、以及韓熙載夜宴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屋內還懸掛著一副郎世寧的畫作《雪點雕》,這幅畫一直被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此次是第一次在北京與觀眾見面。

祥雲小屋祥雲小屋

北京小屋不僅有皇城文化,同時也有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參觀者可以現場看到榮寶齋的木板水印技藝,空竹的製作技藝和景泰藍的點藍工藝。

●四川小屋向世人展示堅強不屈的精神風貌
7月17日上午,奧林匹克中心區“中國故事”祥雲小屋迎來了新成員——四川小屋正式建成亮相。以“永不消失的羌族文化”作為主題的四川小屋向世人展示了5·12大地震後的四川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風貌。

四川小屋負責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館長高澤友介紹,奧運會期間羌族20多名小寨子溝藝人將在北京演出,

祥雲小屋祥雲小屋

他們有可能會出現在奧運中心區的四川小屋中,向世人展示原生態的羌族舞蹈和精美的羌族服飾。

●台灣小屋簡單別致,琉璃地面當屬無價之寶

走進台灣的“祥雲小屋”,就看到了門前高大櫥櫃中的65件流光溢彩琉璃展品,屋內傳來恬靜柔美的台灣民謠。台灣小屋把世界第一個琉璃工作室搬進了小屋。

台灣小屋簡單別致,四周及頂棚用白色粉飾。小屋由創作琉璃工坊的張毅、楊惠姍設計裝飾。

哪件琉璃展品最貴?張毅一指腳下,一朵朵牡丹琉璃驚現、鑲嵌在地上,這是他們親自為小屋設計的,是歷史首次以琉璃裝飾地面的作品。張毅表示,這8×10米的地面當屬無價之寶,目前,他們還沒決定奧運會後這塊地面的歸屬,“應該帶回家吧”。

●江蘇小屋展現古典園林風韻

走進100多平方米的江蘇小屋,江南古典園林的白牆灰瓦、月亮門以及各種古典紅木家具和令人眼花繚亂的雲錦、蘇繡、玉器雕刻等工藝品仿佛一下將人們帶到了江南水鄉的古老園林中,小屋中的很多展品都是精挑細選,按照保守估算價值也已經超過了500萬元。

小屋裡還專門布置了動態表演區域,奧運會期間來自各國的運動員和遊客將在這裡欣賞到崑曲、古琴以及木偶表演,而且還有專門從江蘇趕來的12位工藝大師,現場進行紫砂壺、剪紙、刺繡等手工藝製作。

●陝西小屋展示造紙全過程
走進陝西小屋的人們會立即被眼前的西北風格深深吸引,粗獷豪邁的紅色、黑色和金色將整個小屋布置得既熱烈又充滿帝王氣派,市民可以在這裡全程體驗造紙的過程還能看到獨具特色的皮影戲表演。”

在現場記者看到,小屋的一側已經擺滿了造紙的各種用具,奧運會期間來自陝西西安市北張村的造紙師傅將現場演示用樟樹皮造紙的過程,遊客也可以親自參與其中,而且現場造出來的紙張還將用來印製陝西特有的木版年畫,這些年畫將剪裁後送給遊客。

另外,在小屋中記者還看到了51幅珍貴的皮影,這些皮影大多製作於清代,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奧運會期間,參觀陝西小屋的遊客還將欣賞到皮影演員表演的傳統皮影戲龜與鶴》、《老鼠偷油》以及戲曲片斷。

●上海小屋薈萃民族樂器精品
與人們想像中的現代和摩登不同,上海小屋出乎意料地以民族樂器展示為核心元素,整個小屋內部設計成了S形的參觀格局,走在其間各式各樣的民族樂器讓人感覺非常新奇和特別。在展出的20多件民族樂器中,18K金的雙鶴朝陽金箏鶴用象牙製作的行雲流水二胡引人注目,僅這兩個樂器的總價值就近百萬。

小屋中還專門在樂器的展示區設計了視聽區域,遊客可以通過點擊液晶屏,從耳機中聆聽各種民樂的名曲名段。奧運會期間還專門有來自上海的民樂演奏家進行現場表演,小屋中的正中位置還有一面戰國虎座鳥架鼓,奧運會時遊客可以親自用鼓槌捶動鼓面體驗。

●貴州小屋將以民族服飾為主打內容
在主辦方為貴州搭建的100平方米的“祥雲小屋”里,將通過近千件民族服飾的實物展示,圖片、多媒體視聽藝術,民間藝人現場服飾“秀”,多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銀飾、蠟染等服飾工藝的現場絕活展示等,立體展示我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民族、民間文化,並充分發掘其在當今社會傳承與發展的狀況。

●浙江小屋展示絲綢的故事
每個祥雲小屋都展示各自獨特的文化。浙江的祥雲小屋位於中心位置,鄰近浙江的,是江西的祥雲小屋。江西小屋會展示什麼,趙豐表示不清楚,但很可能與瓷器有關,畢竟,景德鎮在江西。不過江蘇的“祥雲小屋”展示的內容趙豐已經略知一二,“應該有崑曲、有蘇繡。”

●山西小屋向世界精彩講述
山西祥雲小屋面積90平方米,是面積較大的“小屋”之一。“小屋”以晉商故事和剪紙為主題,以喬家大院原型為基礎,兼蓄晉商文化大院建築精華,象徵性地將小屋搭建成一處玲瓏剔透的經典晉商大院。大院門樓、窗欞、戲台、石獅及鐫刻晉商發展歷程的浮雕照壁、明清家具、大紅燈籠等多種晉商元素巧妙融合、立體呈現,“小屋”借鑑舞台美術手法,一步一換景,一步一故事。四個古色古香的窗欞暗藏玄關,實則為四個多媒體觸控螢幕,只需輕輕一點,40餘幅民間剪紙、40餘處山西民居、40餘個山西名勝、40組民間舞蹈,立刻呈現給觀眾,講述三晉表里山河、人文祖地的故事,講述晉商大院的傳奇。

山西“小屋”還增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演示區,侯馬民間手工藝大師鄭月巴的孫女、非物質文化第三代傳承人鄭平在現場表演剪紙,三五個“老外”圍聚在一旁,從不同角度仔細觀看、拍照,有的甚至希望當場付款將作品帶走。

●河北祥小屋展現燕趙歷史文化
河北“祥雲小屋”以“河北人家”北方民居形式設計,將100平方米大小的空間內設定成一門、一院落、一廳堂,武強年畫和吳橋雜技現場表演以及磁州窯瓷器、定瓷等15項具有河北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物、圖片等,自然布置其間,讓觀眾在古樸家居氛圍中感受河北的厚重歷史文化。

展示的物品有:吳橋雜技“鬼手”表演《三仙歸洞》;武強年畫“六子爭頭”現場印製;衡水內畫;定瓷;磁州窯瓷器;易縣絞胎陶瓷;大廠花絲鑲嵌;唐山皮影;易水硯;安新蘆葦畫;滕氏布糊畫;館陶黑陶藁城宮燈;蔚縣剪紙;侯店毛筆。

●天津小屋感受民間藝術
天津小屋內主要介紹的是天津的民間藝術,最有名的當屬楊柳青年畫了。小屋的牆壁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楊柳青年畫,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楊柳青娃娃系列年畫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祥雲小屋祥雲小屋

除了楊柳青年畫,泥人張也是天津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小屋內,來自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的師傅正在認真地製作一個泥人老壽星,師傅說,等到8月9日正式迎客後,現場觀眾將可以親身體驗捏泥人的樂趣。

●山東小屋主講“風箏故事”
在山東的“祥雲小屋”里,主要擺放著一組組不同系列的風箏,這正是山東選擇的故事主題——“風箏故事”。

各式各樣的風箏,很多造型平時難得一見。風箏通過硬翅、軟翅、板式、串式、立體等歸類後,分成“神話傳說”、“老鼠嫁女”、“吉祥如意”、“八卦”、“國粹臉譜”、“五彩繽紛”、“百子乘龍”等多個系列展示。

風箏,是一個講不完的中國故事。但對山東來說,要以“中國故事”這樣一個主題開講,內容實在太豐富了。我國公布的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就有27項,穩居全國首位。比如楊家埠木板年畫、高密的撲灰年畫,以及民間剪紙,泥人布藝等,都獨具特色。這些,在山東的“祥雲小屋”內也都可以看到一些精美的代表作。

●新疆小屋展示木卡姆藝術
新疆“祥雲小屋”的展示擬以人類口頭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為主打項目,同時兼容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等民俗、民間文化。目前該方案已報送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新疆“祥雲小屋”的成員將有15人,包括11名優秀的新疆民間藝人、兩名大學生及兩名隨隊領導。小屋將以木卡姆表演、新疆風光等內容的掛毯為背景。民間藝人將現場表演木卡姆片段及木卡姆樂器製作工藝(如手鼓、熱瓦甫的製作),還將現場展示古老的艾得萊斯綢製作方式。

另外,將通過包括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絲綢之路民俗、風光等內容的圖片,民族服飾、民族樂器等實物,及多媒體視聽藝術等多種表現形式展示新疆的民俗、民間文化和觀眾互動,以呈現新疆文化的豐富內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