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舞蹈

羌族舞蹈

羌族舞蹈與羌民族悠久的歷史相結合,具有古樸的原始風貌有關史料表明,早在遠古時期,黃河上游我國西北部的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區就有古羌人活動的記載.秦漢時期,羌人的一支名“冉馬瓏”的羌族部落就居住在今岷江上游,此後由於歷史文化等原因,居住在此地區的許多羌族接受著漢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而今天居住在四川西部岷江上游地區的羌族即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傳說我國歷史上的治水英雄,人類文化初祖夏禹王就出生在這裡。

簡介

羌族地區,由於歷史的沉澱深厚,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從而使羌族舞蹈保留了極其古樸的原始風貌。例如:流行於羌區的布茲拉(羊皮鼓舞),便是一種帶有古老歷史沉澱的宗教祭祀舞蹈。羌族祭禮活動主要由“許”或“釋比”(羌族wu師)主持,其民族歷史、文化藝術、生產知識等主要靠“釋比”的傳授延續下來。在羌族地區,無論是在莊嚴的宗教祭禮活動,還是還願、求雨、占卜、shangzang、qumopixie以及各類節日、春耕秋收等活動中,為了敬神、娛神、媚神,為了消災避難,祈求神靈降福保佑,都要跳羊皮鼓舞。羊皮鼓舞又分獨舞、對舞、集體舞等形式.舞和集體舞主要用於上壇和中壇的祭祀活動,獨舞主要用於下壇的占卜和驅魔活動。舞蹈時,多是沿反時針方向圍圈而跳,領舞者頭戴金絲猴皮帽,左肩扛神棍,右手執響盤(銅鈴),其他表演者身穿羊皮褂,手執羊皮鼓,以鼓聲、鈴聲兩種不同的音響的有機交融為主鏇律,舞蹈隨著人的情緒變化而轉換,具有敏捷、粗獷、虔誠之特點。鼓鈴聲時而穩健優美,時而歡快跳躍,時而粗獷熱烈,其節奏有力而和諧,及富鼓動性和感召力,既起到了抒發人們情感的作用,也真實地再現了遠古時代,羌族人民同大自然作鬥爭的悲壯情懷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祭祀性舞蹈都保留著“萬物有靈”原始崇拜的自然特徵,可以說是遠古時代羌族歷史的一種藝術再現。

民族習俗

羌族舞蹈與羌民族的傳統習俗相結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歡樂的娛樂性與其他各民族的習俗一樣,羌族的民間習俗是羌族先民為適應各種生存環境而流傳下來的一種民族的集體行為,它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羌族的習俗眾多。比如:四月初一的“祭祀會”或“塔子會”,十月之一的“羌歷年”,農曆六月的“歌仙會”,農業春耕秋收,以及婚事、喪事等都要舉行不同類型的慶典和祭祀儀式活動,而且無論舉行哪種活動都有舞蹈出現,都要以舞示意。羌族舞蹈主要分為自娛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禮儀性舞蹈,集會性舞蹈四大類,雖各具特色,但基本動律較為一致。自娛性舞蹈流行於整個羌區,最具代表性的舞種有“莎朗”和“喲粗布”。跳舞時,人數不限,男女老少手拉著手,圍著火塘或場院一圈,沿反時針方向邊歌邊舞。舞蹈開始,先由男女輪唱一遍舞曲,然後共同起舞,速度由緩慢逐漸加快,舞至激動時,領舞的男子加快舞步,帶頭變換動作,時而雙腿交替著地,時而左右鏇轉,男女相互競爭,氣氛十分熱烈,舞至高潮時,常伴以歌聲、吼聲助興。羌族舞蹈之舞風古樸典雅、節奏明快、動作有力、粗獷、健美、熱情豪放等風格特點的形成,與羌民族特殊的歷史和生活環境以及在長期艱苦的生活鬥爭中所形成的堅強、勇敢、粗獷,豪放的民族性格有著密切的聯繫。羌族的舞蹈、音樂素有“唱什麼歌,就跳什麼舞,有歌有酒必有舞,歌助酒興群起舞”的傳統習俗。音樂同舞蹈同時出現,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是數千年來,它時時代代伴隨著羌族勞動人民的生活、鬥爭,是羌族人民集體創作的藝術結晶,直接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願望的藝術形式。所謂“情動於中,行於言,其言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乎之舞之足之蹈。

宗教意義

羌族舞蹈與宗教信仰相結合,具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性羌族信仰多神,至今仍保留著“萬物有靈”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在以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祭拜為核心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羌族人民無論在婚sang、生育、疾病還是在春耕、收割、征戰、shoulie以及各種大型活動中都要舉行祭祀活動,而各種祭祀又無不以音樂歌舞貫穿始終。他們懷著赤誠的心向天神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幸福;求山神,地神保佑年年豐收,人畜興旺;親人歸天時,祈告yinhun的安寧。這種原始的宗教信仰,不僅在舞蹈中明顯地表現出來,而且有一種令人難以捉摸的神秘性。因而有些宗教jishi性舞蹈還是專由“釋比”(巫師)表演的。按照羌族傳統習俗,凡有親人歸天時,都要舉行shangzang儀式,唱shang歌,跳shang舞,喝shang酒以志永別。而當有影響,有威望的老人死後,則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不僅要請“釋比”念經,還要跳羊皮鼓舞及花qiang舞。跳舞時,六至八人戴面具,敲打羊皮鼓,排成長蛇陣,先到祖先墓地轉圈,後在空地跳羊皮鼓舞。有的則是在室內死者靈前圍棺而跳,拜四方神,拜死者。接著由八至十六人組成花qiang隊跳花qiang舞(即明火qiang上裹纏彩色布條,qiang筒上吊以各色紙條和挑繡的彩飄帶),左肩挎qiang,右手執刀,邊唱邊跳,至祖先墳地,將彩色紙條撒在墳墓上。酒席之後全村男女老幼還要跳一種主要在喪事、民間舉辦酒席時所跳的自娛性舞蹈《席步蹴》。此舞以唱為主,動作簡單,頗為原始古樸。羌族人認為:人死靈魂不死,他到另外一個世界中同樣離不開歌舞,所以要用唱歌跳舞等形式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悼,以及對死者亡靈的超度。羌族這些原始信仰的崇拜方式,雖然缺少理論色彩,但卻顯示出羌族先民將靈魂不死觀念和血親敬仰的觀念結合起來,一方面希望祖先在另一個世界能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也祈求祖先的神靈能庇護自己的後代,家族興旺,無災少難,生活安寧。

歷史作用

羌族舞蹈與戰爭和生產勞動相結合,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藝術起源與勞動.從歷史的角度去考察,羌族民間舞蹈的起源不僅與羌民族之原始牧農業、狩獵業等生產勞動及其原始宗教信仰有關,而且與古代戰爭也有著密切關係。因此羌族舞蹈中有不少都是反映羌族生產勞動情況以及戰爭情景的。例如:羌族先民在原始時期是以狩獵和畜牧為生的,因而狩獵是羌族先民經常進行的一項生產勞動。每當寨中的獵手打到一頭野豬或豹子老虎等獵物時,寨民們都要跳狩獵舞,以示慶賀。又如羌族地區各村寨每當春耕及秋收前後或蓋房子等,都要跳自娛性或集會性舞蹈,以祈求上天保佑風調雨順,穀物豐收,祝福主人家平安幸福。而且在羌族舞蹈中有許多舞蹈的內容和形式都是直接或間接反映生產勞動狀況的,其表現形態和動作均給人以生動的農舞形象之感覺,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如表現勞動歡快情緒及審美裝飾物的舞蹈“娃西切瑪”、“姜得兒學”、“石奎余奎”等,其舞蹈中出現的左腿跪蹲同體軸向轉動時,很象羌民圍著豐收的玉米包在搓粒;舞者拉著自己的長衫衣角,做屈膝,胯部轉動時又像在堆滿糧食的曬場上篩簸谷物;在舞蹈中出現的摸擺律形態則又像茂密的農作物隨風擺動,給人一飄逸秀美的感覺。另外,舞蹈中出現的蹲跳,拐腿,搓步跳等,又是模仿了野雞、獐子等動物的動作。羌族婦女擅長挑花,刺秀,因而女性舞蹈則往往與她們精緻的服飾有關。今天流行與岷江上游北部羌區的民間祭祀性舞蹈《跳鉀》、《跳盔甲》和《鎧甲舞》,就是與古代戰爭有關的舞蹈。唐代詩人盧倫在《塞下曲》中所描述的《金甲舞》,從其舞蹈形式和內容看,與今天流行於黑水河上游羌區的《跳盔甲》和《鎧甲舞》相比應屬同源舞蹈。三種舞蹈都是以武士裝束來表現戰爭悲壯情緒的男子舞蹈。此種舞蹈原是為有戰功的將士舉行大葬式表演,後來在一般葬禮中也跳此舞。與此同時,古代羌人在出征抗敵前還要舉行出征儀式的集會性舞。這種以兵器和陣形為儀式的演兵操練性舞蹈,其目的既是用以統一意志,提高士氣,顯示武力,也是羌族男子勇敢和強悍的性格表現,流露出強烈的民族自尊感和民族英雄氣概。

特點

羌族舞蹈與音樂,文學相結合,充滿著迷人的觀賞性.在羌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其音樂、舞蹈、文學三者之間結合緊密,具有不可分割性。能歌善舞的羌族人民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喜、怒、哀、樂等思想情感變化和表現都離不開歌與舞.而且是有舞必歌,有歌必舞,歌舞中又包含著特定的文學內容,邊歌邊舞均結合具體的內容給予敘述的詞句,使歌舞的形象變得極為生動,活潑。無論是節日喜慶,豐收還願、迎賓待客、祭祀鬼神、婚嫁喪葬,羌民都要以舞示意。且往往是越舞得興奮時.歌聲越強烈,情緒越高漲。舞蹈時,伴歌舞曲的鏇律樸實優美,內容豐富,節奏緩緊適度,拖腔婉轉動人,很有典雅,樸素,豪放之感。與此同時,羌族的民歌,題材廣泛,語言生動。其悅耳動聽的歌聲,悠揚婉轉的羌笛、口弦和樸素、健康、粗獷優美的舞蹈相結合,不僅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且使舞蹈顯得更為豐滿,更富特色和生命力。

民族貢獻

民族服飾對產生舞蹈動律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羌族舞“布茲拉”中表演者(主祭師)頭戴猴皮帽,身著麻布百褶裙,外套豹皮背心,腰掛短劍;腰後吊銅勾、銅錢、鷹爪、貝殼等物;手拿響盤,扛神棍或執旗幡,在參與的民眾中他們也手執皮鼓、響盤或花傘;邊擊鼓邊舞蹈。由於“服飾”有作為個人身體延伸的意義,因此最需被“特殊化”來表達一個民族的特色;這些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有如在羌族舞“撒朗”和“喲粗布”中男舞者頭纏白布或黑布頭巾,身穿麻布大襟長衫、深色中式長褲,束黑腰帶,扎繡花裹肚荷包,外罩羊皮背心,小腿裹腿,腳穿繡花云云鞋。服裝的多樣性在羌族舞蹈中起著重要作用,也給羌族舞蹈的多元化注入新的色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