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盤草子

磨盤草子,中草藥,是錦葵科植物磨盤草的種子。功效是澀腸利水。

基本信息

來源

為錦葵科植物磨盤草的種子。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800m以下的地帶,如平原、海邊、砂地、曠野、山坡、河谷及路旁。

採收和儲藏

冬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打下種子,曬乾。

資源分布

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植物形態

磨盤草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的亞灌木狀草本,高1-2.5m。分枝多,全株均被灰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4cm,被灰色短柔毛和絲狀長柔毛;托葉鑽形,外彎;葉卵圓形或近圓形,長3-9cm,寬2.5-7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邊緣具不規則鋸齒。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達4cm,近頂端具節,被灰色星狀柔毛;花萼盤狀,綠色,直徑6-10mm,密被灰色柔毛,裂片5,寬卵形,先端短尖;花黃色,直徑2-2.5cm,花瓣5,長7-8mm;雄蕊柱被星狀硬毛;心皮15-20,成輪狀,花柱5,柱頭頭狀。果為倒圓形似磨盤,直徑約1.5cm,黑色,分果爿15-20,先端截形,具短芒,被星狀長硬毛。種子腎形,被星狀疏柔毛。花期7-10月,果期10-12月。

化學成分

種子中含油約5%,其中脂肪酸成分有:油酸41.3%,亞油酸26.67%,亞麻酸6.80%,硬脂酸11.17%和棕櫚酸5.08%。又含非皂化物質約1.77%,系谷甾醇。殘渣中含有棉子糖。

功用主治-磨盤草子的功效

澀腸利水。

選方

①治赤白痢:磨盤草子實,炒研為末,每次一錢,每日三次,飯前蜜湯送服。
②治癰疽腫毒:磨盤草子實一枚,研末,開水沖服;另取鮮葉與蜜或紅糖搗敷患處。
(功用主治以下出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氣候,生長適溫在25-30℃,不耐寒,一般土壤均能種植,較耐旱,喜肥,在疏鬆而肥沃的土壤上生長茂盛。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造成熟飽滿種子,翌年3月直播,按行株距35cm×30cm開穴,每穴播種子3-4顆,覆土3cm,播後澆水保濕,7-10d即可發芽出苗。
田間管理
苗高5cm左右時間苗,每穴留壯苗1-2株。
間苗後追1次稀薄氮肥。以後每月中耕除草及追肥1次,施肥後進行培土。雨季注意排水防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