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盤柿

磨盤柿

“磨盤柿”歷史悠久,相傳,明代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9年)房山就有柿樹栽培。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編修的《房山縣誌》記載“柿為本鏡出產之大宗,西北河套溝,西南張坊溝,無村不有,售出北京者,房山最居多數,其大如拳,其甘如蜜”。被朱棣皇帝封為御用貢品。“磨盤柿”,以果實個頭大,形狀似“磨盤”而得名,產自中國北京房山境內。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樹勢強健。萌芽率低,發枝力弱,5年生砧木嫁接後第4年開始結果,20年後進入盛果期。大小年明顯,豐產性中等,適應性強,較抗寒。全株僅有雌花,單性結實能力強,不需配置授粉樹。果實9月下旬開始著色,10月下旬成熟。果實特大,平均單重241g,最大單果重500g以上。大小較整齊。扁圓形,橙黃色或淺橙紅色、軟化後橙紅色。果皮細而光滑、多果粉、無網狀花紋,皮厚而韌容易剝離。縊痕深而明顯,位於果腰,將果分成上下兩層呈磨盤狀,故稱“磨盤柿”。果肉橙黃色,無黑斑,纖維細長。肉質鬆脆、軟化後水質,汁液特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8.0%,可溶性糖15.28%,維生素C18.91mg/100g,單寧0.64~1.71%。髓大、成熟時實心。果內無肉球,無種子。果實能完全軟化,硬柿變成軟柿有明顯界限,軟後果皮不皺縮、不裂。易脫澀,耐運貯。宜鮮食。

生長環境

房山區的磨盤柿栽培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間。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它一直是皇宮的貢品。房山區根據自身的地理、氣候、地形、溫度等多方面的條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三個主栽樹種,在三個主栽樹種中又以磨盤柿為重中之重,目前全區磨盤柿栽培面積達到12.1萬畝。 環境:柿喜溫暖,但也耐寒;年平均氣溫9-23℃地區均可栽培,而以11~20℃最為適宜,甜柿要求年均溫13℃以上,生長期(4-11月)17℃以上,果實著色期日平均氣溫為21-23℃,採收期需要15℃以上

卻要特殊條件才能長好。它對溫度有特殊要求,年均10度以下就塌架,對水、對土壤、對氣候、對光照都有特殊要求。北京雖然是磨盤柿的故鄉,緯度房山適於磨盤柿生長的範圍最好。

主要價值

磨盤柿 磨盤柿

據檢測,百克鮮果含蛋白質0.7克、是蘋果的3.5倍、梨的7倍;含維生素A0.16毫克、是蘋果的2倍、梨的16倍;含維生素C4.16毫克、是蘋果的3倍、梨的5倍;維生素PP0.2毫克。此外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鐵、鈣、磷、鉀等礦物質和多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能對人體產生較高的熱量,提供多種營養。“磨盤柿”果味獨特,口感甘醇,不僅食之味美,而且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早在公元六世紀陶宏景的《名醫別錄》中就有“柿果味甘澀,微寒,無毒,能清濕熱,潤肺,化痰止咳的記載、明代大王象晉在《群芳譜》中著有“柿霜既柿餅所出霜也,乃柿中精華。能治療肺熱咳,咽乾喉疼,口舌生瘡,吐血咳血等症。

除鮮食外,可以深加工,做成柿餅、柿脯、柿酒、柿醋、柿醬、柿糖、柿霜等。不僅營養豐富,還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等功能;鮮柿葉以食鹽拌後生食,對治療糖尿病有良好效果。近代日本學者著有《柿果的藥效》一書,高度評價了柿子的藥用價值。以色列學者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柿子富含維生素和鉀、鈉、鎂、鐵、錳等礦物質及抗氧化劑石炭酸,每天吃一個100克大小的柿子,可以有效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病和中風發作。柿葉加工後代茶飲用,氣味清香,常飲有穩定血壓、軟化血管和消炎的作用,是肝炎、腎炎、浮腫、冠心病、高血壓等病人的有益飲料;並有健脾、消食、生津止渴的功能。

磨盤柿 磨盤柿

食用方法:“磨盤柿”可鮮食,也可凍食,鮮食即白露節後將柿果放入乾淨容器中,分層碼好,用不超過30度的溫水浸泡一周后去掉澀味便可食用,(每天更換兩三次水,上下翻動一次),甜脆可口, 美不勝美。凍食即霜降節後,將摘下的柿果自然軟熟或自然冷凍後化開食用味道更佳,其果肉脆軟甘甜,汁清如瓊漿玉液,回味悠長。特別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正是磨盤柿成熟季節,一家人圍座在一起擺上晶瑩剔透,美似明月的磨盤柿坐在庭院中以柿賞月,看月色如水,讚美好生活,分享大自然賜予的美食佳品,象徵著一家人的日子圓圓滿滿,紅紅火火,柿柿(事)如意。

栽培技術

柿樹喜光,且因根系強大,吸收肥水的範圍廣泛,故於土壤選擇不嚴,但嚴重乾旱仍需灌水,立地條件優越有利於優質豐產。

建園種植

1.1 栽植時間 北方一般為春栽,3月上中旬土壤化凍後立即進行。秋栽有利於傷根的癒合和吸收功能的恢復,但要注意防寒。
1.2 建園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疏鬆、地下水位較低的背風向陰地為宜。定植穴的長、寬、深分別為0.8 m。往栽植穴回填雜草、表土及相當數量的有機肥、複合肥至六成滿,每穴施1~1.5 kg鈣鎂磷肥。選擇生長充實、無病蟲的壯苗,苗木粗1 cm以上為宜。可進行柿糧間作、成片栽植或庭院栽植等。栽後灌足底水,培實土,覆地膜。

肥水管理

定植園春梢發芽後株施尿素50 g左右,以後每月追肥1次,7月底前要停肥促花,9月中旬施基肥,每次施肥後澆水、中耕。成齡樹一般每生產100 kg果實需純氮0.8 kg、純磷0.9 kg、純鉀0.9 kg。每年應施肥3次:第1次於3月上中旬發芽前施肥,施肥量占全年的20%左右,以速效鉀肥為主;第2次於7月初施,占全年的55%~60%,此時為果實膨大期和花芽生理分化期,利於果實膨大;第3次於10月底施好基肥,應重施有機肥和磷肥,占全年施肥量的25%~30%。施肥後應及時澆水、中耕。

整形修剪

幼樹生長旺,頂芽生長力強,有明顯的層次,分枝角度一般偏小,主要任務是搭好骨架,培養樹形,注意各主枝間的枝力均衡和從屬關係,並及時摘心,促生結果母枝。定乾高度1.2 m,按樹形結構選好主枝。要少疏多截,增加枝量。旺枝生長到20~30 cm長時摘心,促生二次枝,增加枝的級次,儘量輕剪,注意枝組的培養。柿樹整形一般採用主幹疏層形,有明顯的中心乾,主枝分布有明顯的層次。乾高
1m左右,主枝在中心幹上分3~4層。第1層有主枝3~4個,第2層有主枝2~3個,第3層有主枝1~2個。樹高4 m左右,主枝層內距為30 cm左右,層間距為60 cm左右,各主枝上再分布側枝,側枝上再著生枝組,樹冠呈圓錐形,後期樹冠過高時也可分期落頭。通過修剪保證冠內通風透光,對過密枝條適當疏間,對內膛徒長枝,只要有空間就要保留,經過連續摘心後可培養成結果枝組。對於較弱的1年生枝和結果母枝採用緩放的方法。對於橫生或交錯的主枝,無發展前途,可以回縮。

病蟲防治

柿樹主要病蟲害為柿毛蟲、柿蒂蟲、柿綿蚧、柿葉斑病、炭疽病。冬季修剪應徹底清除病果、病蒂、枯枝及落葉,剪除病枝、刮除老皮,集中燒毀,清除越冬病蟲源。柿毛蟲以卵在根頸周圍地下越冬,幼蟲有夜晚上樹、白天下樹的習性,根據這一特點,整地時搜殺卵塊、幼蟲,樹幹塗粘蟲膠。萌芽前噴3~5度石硫合劑,降低病蟲基數。4月中旬至5月中旬盛花前,噴1.8%阿維菌素3000~4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25%撲濕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介殼蟲、柿小葉蟬等。6月上旬至8月下旬每隔15 d噴2~3次多倍量式波爾多液,並交替噴施80%大生M-45、70%甲基托布津各800倍液,防治角斑病、圓斑病、炭疽病,同時每隔15 d與殺菌劑交替噴施1.8%阿維菌素3000~4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菊酯類農藥1000倍液,連續噴2~3次,防治柿蒂蟲、小葉蟬等害蟲。

磨盤柿之鄉

磨盤柿之鄉 磨盤柿之鄉

滿城縣是國家林業部命名的“中國磨盤柿之鄉”,其磨盤柿以“個大、汁濃、味美”享譽海內外。滿城神星柿子溝為滿城磨盤柿生態旅遊景區。幾萬畝柿樹森林分布於溝內6個村莊周圍,神星柿子溝群山環抱,柿林浩瀚,景觀優美,空氣清新,保持了原始自然風貌。春季山花爛漫,鳥語花香,生機盎然;春季柿林如海。

柿與別的水果不同,果實內自有澀味;這是由於果肉中存在一種特殊細胞,它的原生質里含有很多單寧,特稱為單寧細胞,單寧通常以可溶性狀態存在於單寧細胞內;當人們咬破果實,部分單寧細胞破裂,可溶性單寧流了出來,溶於唾液中,使人感到強烈的澀味,所以柿很澀,因此,把柿果內單寧由可溶性狀態變為不可溶住狀態的過程叫做脫澀過程,即有澀味的柿變成沒有澀味的柿稱為脫澀。

采果後人為加以處理,使果實無氧呼吸的產物乙醛與單寧物質相結合,成為不溶性的樹脂狀物質,即可脫澀。或者破壞細胞結構,使果汁中的單寧與原生質接觸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也可脫澀。一般澀柿成熟後到軟熟前在樹上不能完成脫澀,採下以後必須人工脫澀才可食用。

脫澀方法:清水脫澀、溫水脫澀、石灰水脫澀、CO2脫澀、乙烯利脫澀、乙醇脫澀、刺傷脫澀、自然脫澀

磨盤柿果色艷麗,果色為橘黃色,果味甘甜,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讚美,曾有“色勝金依,甘逾玉液”之美譽。詩人張仲殊《詠柿》中讚美“味過華林芳蒂,色謙陽井沉朱,輕勻降蠟裹團酥,不比人間甘露”。

磨盤柿系保定市種苗管理站、河北農業大學選育而成的柿樹新品種,2014年1月通過省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品種特性 該品種樹勢強健,萌芽率低,發枝力弱,5年生砧木嫁接後第四年開始結果,20年後進入盛果期。大小年明顯,豐產性中等,適應性強,較抗寒。全株僅有雌花,單性結實能力強,不需配置授粉樹。果實9月下旬開始著色,10月下旬成熟。果實特大,平均單重241克,最大單果重500克。果實扁圓形、橙黃色或淺橙紅色,軟化後橙紅色。果皮細而光滑,多果粉,無網狀花紋,皮厚而韌容易剝離。縊痕深而明顯,位於果腰,將果分成上下兩層,呈磨盤狀。果肉橙黃色,無黑斑,纖維細長,硬肉期鬆脆,軟化後汁液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8.0%,可溶性糖15.28%,維生素C含量18.91毫克/100克,單寧含量0.64%-1.71%。髓大,成熟時實心。果內無肉球,無種子。果實能完全軟化,硬柿變成軟柿有明顯界限,軟後果皮不皺縮、不裂。易脫澀,耐貯運,宜鮮食。

栽培要點 嫁接繁殖,砧木用君遷子。丘陵山地建園以株行距2-3米×4-5米為宜,肥力較高的平地建園以株行距3-4米×5-6米為宜。樹形一般採用自由紡錘形或疏散分層形。病蟲害重點防治柿圓斑病、柿角斑病、草履介殼蟲、柿蒂蟲、柿綿蚧。

適宜範圍 適宜我省易縣、順平、唐縣、滿城、淶水及生態條件類似地區栽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