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雲峰

磐安雲峰

磐安雲峰茶,綠茶的一種。浙江名茶中的一枝新秀,70年代開始創製,80年代以來連年在省、市名茶評比會上奪魁。1986年在商業部的名優產品評比會上,以形美、色翠、香高、味醇即“三綠一香”的特色榮獲全國名茶稱號。

(圖)磐安雲峰安雲峰

生態環境

雲峰茶產於浙江省磐安縣大盤山一帶,這裡山高水秀,林密霧重,泉水潺潺,幽蘭溢香。年平均氣溫13.9~17.4℃,年降雨量1440~1528mm,空氣相對濕度大,無污染,氣候溫和濕潤,土壤PH值4.5~5.5,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厚度達50~100厘米,有機質含量達3.5~14.8%,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雲峰茶品質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圖)磐安縣磐安縣

雲峰茶采自當地優良茶樹品種——木荷種的新梢。採摘時間因茶園所處的海拔高度而異。通常,海拔高600米以下的茶園,於4月中下旬開採,海拔700米以上的茶園,於5月初開採。採摘標準1~2級雲峰茶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3級以下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超過3.5厘米,葉片開展角度不超過40度。鮮葉進廠後經3~5小時攤涼,水分失重5%左右。

品質特點

(圖)磐安雲峰磐安雲峰

磐安雲峰茶,屬半炒半烘形名茶,其外形條索挺直有鋒苗,芽葉肥嫩,色澤翠綠鮮潤;內質葉底嫩綠成朵,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醇和鮮爽、回味甘甜,香氣清高持久,具有“三綠一香”之品質特徵。

歷史

(圖)玉山古茶場玉山古茶場

磐安茶葉生產歷史悠久。代,許遜道士為傳播道教文化遊歷到磐安玉山,看到堆積如山的茶葉賣不出去,茶農愁眉不展,為解茶農之憂,就住了下來,潛心研製了具有綠色原質和白毛特色的“婺州東白”,並派道徒四處施茶遊說,由此四方茶商紛紛慕名前來收購,玉山茶葉供不應求,漸漸地在茶場山前形成了茶葉交易市場———玉山古茶場。許遜仙逝後,當地茶農為緬懷其功績,在茶場山麓建廟宇塑金身紀念他,每年春社(正月十五)迎龍燈、秋社(十月十五)豎龍虎大旗朝拜祭祀。“婺州東白”在代被列為貢品,載入陸羽所著《茶經》。秉承唐代貢茶“婺州東白”之工藝特色,磐安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試製磐安雲峰茶,1979年開始了磐安雲峰名茶的試製工作,一舉獲得成功。產品銷往全省、全國各大城市,曾試銷日本,受到消費者和客商的好評。1985年正式定名,形成了一套規範的採制工藝,分採摘、攤放、殺青、做形、烘乾、揀剔貯藏等工序。

製作工藝

雲峰茶炒制技術上吸取了西湖龍井太平猴魁峨眉峨蕊等名茶的技術精華,主要工藝分殺青、做形、烘乾三道工序。
殺青:在斜鍋內進行。當鍋溫達160℃左右,投入攤放葉150克左右,採用竹製炒手或棕帚均勻不斷地翻動拋炒,炒至葉翠不老,葉熟不黃,折梗不斷即起鍋攤涼。
:在平鐵鍋內進行,鍋溫80℃左右,投入殺青葉150~200克。採用抖、捺、理三種手法,做到嫩葉多抖,老葉少抖,嫩葉不捺,老葉重捺,抖、理、捺三種手法靈活掌握,交替進行。當芽葉緊直成條,即起鍋攤涼。
烘乾:分初烘和復烘兩個過程。目的是蒸發水分,固定形狀、增進香氣。初烘烘溫100~120℃,當含水量在30%左右,有刺手感即起烘攤涼。復烘採用文火慢烘的方法,達到乾度均勻一致,香氣透發的目的,當手捻即成末,含水量在6%左右下烘,攤涼分篩,除末去劣,包裝貯藏。
雲峰茶分大包裝和小包裝二種,大包裝採用鋁箔牛皮紙箱,箱內放一公斤裝的生石灰袋二袋。茶葉放在箱的四周,貯放在乾燥、無異味、無陽光直射的倉庫里。

鑑賞

品嘗雲峰茶,最宜用玻璃杯,採用85℃左右的沸水沖泡,沸水沖後,展葉吐香,芽葉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形如蘭花瓣瓣。品飲欣賞,口頰留芳,沁人肺腑,心曠神怡。

(圖)磐安雲峰網磐安雲峰網

榮譽

磐安雲峰茶自1986年至1988年連續三年被浙江省農業廳評為一類優質茶;1986年榮獲商業部“全國名茶”稱號;1989年獲“浙江名茶證書”;1991年在中國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被評為“文化名茶”;其後多次榮獲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浙江省農博會、浙江綠茶博覽會“金獎”。 2007年浙江綠茶博覽會期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磐安的茶葉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水浸出物含量高達47%,比國家標準36%高出11個百分點,十三項農藥殘留均未被檢出,鉛含量0.74mg/kg,遠低於國家無公害茶標準5mg/kg,具有典型的山區優勢茶葉的品質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