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安雲峰

盤安雲峰

磐安雲峰為浙江省名茶中的一枝新秀,70年代開始創製,80年代以來連年在省、市名茶評比會上奪魁。1986年在商業部的名優產品評比會上,以形美、色翠、香高、味醇即“三綠一香”的特色榮獲全國名茶稱號。

簡介

盤安雲峰安雲峰

磐安雲峰古稱“婺州東白”,產於浙江省磐安縣大盤山一帶。“婺州東白”,相傳為代道士許遜研製。20世紀70年代末,磐安雲峰秉承“婺州東白”的加工工藝,試製成功,1985年正式定名為磐安雲峰。
外形細緊勻直,色澤翠綠光潤;湯色綠翠明亮,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爽甘醇,葉底嫩綠,具有“三綠一香”的品質特徵。

歷史

(圖)盤安雲峰盤安雲峰

晉代,許遜道士為傳播道教文化遊歷到磐安玉山,看到堆積如山的茶葉賣不出去,茶農愁眉不展,為解茶農之憂,就住了下來,潛心研製了具有綠色原質和白毛特色的“婺州東白”,並派道徒四處施茶遊說,由此四方茶商紛紛慕名前來收購,玉山茶葉供不應求,漸漸地在茶場山前形成了茶葉交易市場———玉山古茶場

許遜仙逝後,當地茶農為緬懷其功績,在茶場山麓建廟宇塑金身紀念他,每年春社(正月十五)迎龍燈、秋社(十月十五)豎龍虎大旗朝拜祭祀。“婺州東白”在唐代被列為貢品,載入陸羽所著《茶經》

現存的玉山古茶場始建於宋、重修於清(1781年),占地3430平方米,包括茶場廟、茶場管理用房、茶場三大部分。建築按交易市場布局,廂房住人、儲物,正樓品茶、交易,是一處古代“市場”的實物遺存,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成為研究古代茶葉製作技術、交易制度及茶文化的重要實物史料,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磐安雲峰是浙江名茶中的一枝新秀,70年代開始創製,80年代以來連年在省、市名茶評比會上奪魁。1986年在商業部的名優產品評比會上,以形美、色翠、香高、味醇即“三綠一香”的特色榮獲全國名茶稱號。 磐安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唐代磐安產的“婺州東白茶”為宮廷貢茶之一。1979年開始了磐安雲峰名茶的試製工作,一舉獲得成功。產品銷往全省、全國各大城市,曾試銷日本,受到消費者和客商的好評。

產地

(圖)盤安雲峰盤安雲峰

雲峰茶產於浙江省磐安縣大盤山一帶,這裡山高水秀,林密霧重,泉水潺潺,幽蘭溢香。年平均溫度16.1℃,有效積溫5030℃,年降雨量1570毫米,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厚度達50~100厘米,有機質含量達3.5~14.8%,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雲峰茶品質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品種

雲峰茶采自當地優良茶樹品種——木荷種的新梢。採摘時間因茶園所處的海拔高度而異。通常,海拔高600米以下的茶園,於4月中下旬開採,海拔700米以上的茶園,於5月初開採。採摘標準1~2級雲峰茶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3級以下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超過3.5厘米,葉片開展角度不超過40度。鮮葉進廠後經4~5小時攤涼,水分失重5%左右。

茶葉品質

(圖)盤安雲峰盤安雲峰

秉承唐代貢茶“婺州東白”之工藝特色,磐安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試製磐安雲峰茶,1985年正式定名,形成了一套規範的採制工藝,分採摘、攤放、殺青、做形、烘乾、揀剔貯藏等工序。磐安雲峰茶,屬半炒半烘形名茶,其外形條索挺直有鋒苗,芽葉肥嫩,色澤翠綠鮮潤;內質葉底嫩綠成朵,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醇和鮮爽、回味甘甜,香氣清高持久,具有“三綠一香”之品質特徵。2007年浙江綠茶博覽會期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磐安的茶葉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水浸出物含量高達47%,比國家標準36%高出11個百分點,十三項農藥殘留均未被檢出,鉛含量0.74mg/kg,遠低於國家無公害茶標準5mg/kg,具有典型的山區優勢茶葉的品質特徵。

製作工藝

(圖)盤安雲峰盤安雲峰

茶炒制技術上吸取了西湖龍井太平猴魁峨眉峨蕊等名茶的技術精華,主要工藝分殺青、做形、烘乾三道工序。

殺青

在斜鍋內進行。當鍋溫達160℃左右,投入攤放葉150克左右,採用竹製炒手或棕帚均勻不斷地翻動拋炒,炒至葉翠不老,葉熟不黃,折梗不斷即起鍋攤涼。

做形

在平鐵鍋內進行,鍋溫80℃左右,投入殺青葉150~200克。採用抖、捺、理三種手法,做到嫩葉多抖,老葉少抖,嫩葉不捺,老葉重捺,抖、理、捺三種手法靈活掌握,交替進行。當芽葉緊直成條,即起鍋攤涼。

烘乾

分初烘和復烘兩個過程。目的是蒸發水分,固定形狀、增進香氣。初烘烘溫100~120℃,當含水量在30%左右,有刺手感即起烘攤涼。復烘採用文火慢烘的方法,達到乾度均勻一致,香氣透發的目的,當手捻即成末,含水量在6%左右下烘,攤涼分篩,除末去劣,包裝貯藏。

包裝

雲峰茶分大包裝和小包裝二種,大包裝採用鋁箔牛皮紙箱,箱內放一公斤裝的生石灰袋二袋。茶葉放在箱的四周,貯放在乾燥、無異味、無陽光直射的倉庫里。

名茶鑑賞

(圖)盤安雲峰盤安雲峰

雲峰茶的品質特點是“三綠一香”,即條索緊直苗秀,色澤翠綠,湯色嫩綠,葉底綠亮,香高持久,含有蘭花清香。

品茶

品嘗雲峰茶,最宜用玻璃杯,採用85℃左右的沸水沖泡,沸水沖後,展葉吐香,芽葉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形如蘭花瓣瓣。品飲欣賞,口頰留芳,沁人肺腑,心曠神怡。

評獎

磐安雲峰茶自1986年至1988年連續三年被浙江省農業廳評為一類優質茶;1986年榮獲商業部“全國名茶”稱號;1989年獲“浙江名茶證書”;1991年在中國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被評為“文化名茶”;2009年,“磐安雲峰”獲得了浙江省著名商標。 先後獲得了商業部“全國名茶”、中國杭州國際茶文化節“文化名茶”、第二屆中國農博會“金獎”、中國浙江國際農博會“金獎”等獎項28次。

發展前景

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優異的自然品質、傳統的加工技藝、深厚的茶文化底蘊,盤安雲峰茶蜚聲省內外,先後被載入《中國茶經》、《中國名茶志》、《中國名茶圖譜》、《浙江名茶》等茶葉著作。在省、市、縣工商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盤安雲峰”證明商標於2007年11月成功註冊,為盤安雲峰茶規範化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礎,開始向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邁進。

盤安縣成立了以縣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茶葉產業化領導小組以及以縣政協副主席、縣茶業協會會長為主任的縣茶葉中心品牌建設辦公室,協調各部門、各準許企業共同打造“盤安雲峰”品牌;由縣供銷社牽頭,縣內骨幹茶葉企業加盟,組建了浙江磐安雲峰茶業有限公司,帶頭打造“盤安雲峰”品牌;出台了《“盤安雲峰”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辦法》,並向社會公開,使“盤安雲峰”證明商標管理有章可循;根據《辦法》的相關規定,準許7家條件具備的企業首批使用“盤安雲峰”證明商標,採取“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監管”的管理模式,實行“盤安雲峰”證明商標和企業商標的雙商標管理;縣茶業協會與準許企業簽訂證明商標使用契約,並發放《準用證》,明確權利義務、違約責任。

縣工商局在縣電視台、《今日盤安》等媒體發布公告,明確縣茶業協會是“磐安雲峰”證明商標持有人,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許可不得使用;由農業、工商、質監、協會等部門組成檢查組,對磐安雲峰茶質量、證明商標使用等情況開展定期和不定期地聯合執法檢查,保障“盤安雲峰”品牌健康、可持續發展;以縣茶業協會名義,向茶葉生產、經營、消費者發放《合力打造“盤安雲峰”中心品牌的倡儀書》,齊心協力,共同維護、打造“盤安雲峰”品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