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

萬曆二十三年(1595),升任兵部右侍郎,總督湘、廣、川、貴等地。 石永為官多年,廉潔從政,兩袖清風,死後沒有留下財資。 距廣安火車站25公里;距長江上游長壽港100餘公里,水陸空交通發達,通訊十分便捷。

人名

隆慶二年(1568)調任陝西副使,駐甘州。甘州地本肥沃,原多為水田,因地震泉眼堙沒,夷為旱田,致使土地歉收。石永糾工“浚其泉五十餘處,灌田八百餘頃”,外逃農民紛紛返回務農。他在涼州任上,號召人民開墾土地,引水灌溉,造福百姓,深受紳民愛戴。
石永因政績卓著,擢升為陝西按察使,後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按延、綏兩地。他革除冗役,整飭治安,屢敗外寇,民以得安,屢收朝廷嘉獎。萬曆二十三年(1595),升任兵部右侍郎,總督湘、廣、川、貴等地。當時屢有土匪倡亂,他親率將士搗其巢穴,大獲全勝。三十 九年(1611),朝廷召為兵部右侍郎,未及赴任,逝於原任上。
石永為官多年,廉潔從政,兩袖清風,死後沒有留下財資。副使李心學為其處理後事,見其囊橐空空,感嘆不已,遂具實向朝廷啟奏。經皇帝御批,石永入郡、縣鄉賢祠。其事功威縣舊志有載。

地名

簡介

石永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的管轄鄉鎮,石永鎮位於鄰水的東部,石永鎮地理位置獨特,鄰墊高速路鄰水縣石永鎮位於鄰水的西南部。全鎮幅員面積4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4719畝。全鎮下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36個組,總戶數7758戶,人口32874人,其中非農人口3184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時間較長,年平均氣溫17.2度以上,全年無霜期350天,盛產水稻、玉米、紅苕、小麥、油菜、花生、柑桔,是全縣的糧食生產區。有塘庫、堰近86處,其中中二型水庫1座,水利資源豐富。

交通

石永鎮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省道、國道連線東西,橫穿南北,形成了村鎮連線的公路網路,有石永鎮固定發往重慶、鄰水等地的長途客車。石永鎮到重慶市區只須40分鐘,石永鎮到上海還不到20小時。石永鎮的交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基本實現柏油化,形成鄰水甚至川東交通樞紐。距廣安火車站25公里;距長江上游長壽港100餘公里,水陸空交通發達,通訊十分便捷。石永鎮距廣安火車站25公里。鄰水縣距長江上游重慶港、長壽港100餘公里。

城鎮建設

有裝機容量達1500門的程控電話,開通了小靈通業務服務。九龍郵政支局開辦了電報、郵政快件服務,有線電視網路覆蓋全鎮。有1500KVA變電站1座,日供水能力達1000噸的自來水廠1個,有提、電灌站等水利設施57處。有2個專業市場。引進了天然氣。目前用戶可達1000餘戶。鎮內現有中國小3所,在校生8000餘人。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較為配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