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固仡佬族侗族鄉

石固仡佬族侗族鄉

石固仡佬族侗族鄉,為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下轄的一個鄉,地處梵淨山西麓的石阡縣境內 ,位於縣城東部約38km,東與江口縣閔孝鎮相鄰,南與石阡縣青陽鄉接壤,西與石阡縣花橋鎮交界,北與石阡縣坪地場鄉、印江縣洋溪鎮毗鄰。是石阡縣的東大門。

基本信息

簡介

石固仡佬族侗族為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下轄的一個鄉,地處梵淨山西麓的石阡縣境內 ,位於縣城東部
石固鄉
約38km,東與江口縣閔孝鎮相鄰,南與石阡縣青陽鄉接壤,西與石阡縣花橋鎮交界,北與石阡縣坪地場鄉、印江縣洋溪鎮毗鄰。是石阡縣的東大門。全鄉總面積16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47.24公頃 ,非耕地面積為1648.20公頃,林地面積為1.15萬公頃。轄5個行政村,66個村民組,3800餘戶,1.4萬人,有仡佬族、侗族苗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多個民族。

發展

2003年,石固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幹部民眾奮力拚搏,開拓創新,使石固“舊貌換新顏”。鄉政府致力加強農業生產基礎地位,大力推廣優良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和雜交油菜品種,以提高農業生產中的科技含量。年末,完成農業生產總值2705萬元,糧食總量同比增長15%,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20公斤。
大力發展烤菸生產。2003年以提高菸葉質量為切入口,對烤菸的育苗移栽、大田管理 、採摘烘烤等環節加強技術管理 。全鄉烤菸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46萬公斤,產值355萬元,創利稅71萬元。
全鄉畜牧業也有不同程度增長。引進新品種,建立“三元交雜仔豬基地”3個、“種草養畜”基地2個、建立種豬品種改良點4個 ,生豬存欄7720頭(母豬存欄160頭),耕牛存欄3450頭(能繁母牛2030頭),山羊存欄2500隻(能繁母羊1800隻),雞存欄7000羽,鴨1200羽。

旅遊及社會事業

全鄉旅遊業也得到飛速發展。根據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旅遊業,重點開發歐家灣垂釣公園(包括
供百餘人食宿、休閒的場所、亭子、釣魚台、停車場、會議室等)、凱峽河峽谷漂流(起源點在泥塘村的余家灣村民組處,終點在凱峽河溫泉處)、溫泉浴三個景點,開闢石固旅遊套餐新天地。
該鄉設九年制學校1所、完小6所、教學點11個 。共有教師145人,在校學生2564人。國中升學率68.5%。鄉屬醫院1個。各行政村設衛生室,另有個體診所21個,基本解決農民看病難、吃藥難的問題。

行政區劃

2010年全鄉下轄14個行政村、111個村民組、14423人,其中農業人口13573人,非農業人口850人,民族成分有仡佬族、侗族、蒙古族。
14個行政村為:石場村、泥塘村、蒲草塘村、楠橋村、李屯村、凱峽河村、平壩村、歐家灣村、仡比村、王家溝村、桂花村、公坪村、龍塘坳村、公鵝坳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