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晚柚

矮晚柚

矮晚柚是無患子目(Sapindales)、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屬(Citrus Linn.) 植物,系台灣晚白柚的芽變品種,由四川省綿陽市林科人員選育成功,四川遂寧彭永紅先生率先推廣。

基本信息

簡介

矮晚柚 矮晚柚系台灣晚白柚芽變品種,由四川省綿陽市林科人員選育成功,四川遂寧彭永紅先生率先推廣。

主要性狀

該品種果形美觀,扁圓形或短圓柱形,一般果重1500克,最大果重3600克。果皮黃色,表面光滑。果肉白色,肉質細嫩,多汁化渣,甜酸爽口,果實充分成熟時有濃郁的芳香,無苦麻味,品質上等。果汁可溶性固形物10.5%~12.5%,種中多。極耐貯藏,在室溫下用塑膠袋裝要貯藏到8月份。
該品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抗病蟲能力強,特別抗紅蠟蚧、矢尖蚧等蟲害。
該品種樹體矮化,投產早,是目前生產中最矮化的柚子品種,一般成年植株高度只有2米左右,特別適合進行密植栽培(畝栽222株,2.5米×1.2米),因而投產快、產量高。一般栽後第2年就有50%的樹投產,第4年平均株產15公斤左右。
成熟極晚。一般柚品種的成熟期大多集中在10~11月份,但矮晚柚的成熟期在第二年的1~2月,而此時經貯藏後的其他柚子均失水較多、口感較差,而矮晚柚在春節期間成熟上市,讓消費者大飽新鮮柚子的口福,因而供不應求。該品種近年在四川、重慶地區發展較快。
矮晚柚果實大,成熟晚,耐貯運,樹冠矮小利於管理,且豐產性好,是一個非常具有特點的柚品種,以在年均溫16.5℃以上的地區發展為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