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筒莢蒾

短筒莢蒾

短筒莢蒾(學名:Viburnum brevitubum)是五福花科莢蒾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貴州、湖北、四川、江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2,300米的地區,多生於山谷林中以及林緣,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短筒莢蒾短筒莢蒾

別名:短筒莢迷

種中文名:短筒莢蒾

種拉丁名:Viburnumbrevitubum(Hsu)Hsu

科中文名:忍冬科

科拉丁名:Caprifoliaceae

屬中文名:莢蒾屬

屬拉丁名:Viburnum

國內分布:江西西部(武功山)、湖北西部、四川東部及貴州東北部 

生長習性

生於山谷林中或林緣,海拔1300-2300米。

形態特徵

短筒莢蒾短筒莢蒾

落葉灌木,高達4米;當年小枝淺灰綠色,無毛,散生皮孔,二年生小枝淺灰褐色。冬芽鱗片1對,淺褐色,矩圓形,頂端急尖,長約7毫米,內被長柔毛。葉紙質,橢圓狀矩圓形至狹矩圓形,有時圓狀橢圓形或近圓形,長3-7.5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鈍圓至近圓形,邊緣離基1/3以上有淺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下面淡綠色,脈腋集聚簇狀毛,有趾蹼狀小孔,中脈和側脈散生簇狀短毛,側脈約5對,直達齒端或近緣前互相網結,連同中脈下面略凸起;葉柄長7-10毫米,上面具溝;有狹翅,初時疏被簇狀柔毛,後變近無毛。圓錐花序生於具1對葉的小枝之頂,寬3-4厘米,初時被少數簇狀長柔毛和微毛,鏇變無毛,總花梗長(0.8-)2-3.5厘米,苞片和小苞片帶紫紅色,顯著,披針形,無毛,宿存;花大部生於序軸的第二級分枝上,無梗;萼筒筒狀,長約3毫米,萼檐碟形,齒寬三角形;花冠白色而微紅,筒狀鐘形,筒長約4毫米,裂片寬卵形,長約2.5毫米;雄蕊生於花冠筒頂端,花葯紫褐色,矩圓形,長約1毫米,略外露;花柱約與萼齒等長,柱頭頭狀。果實紅色;核扁,長約5毫米,直徑約3毫米,有1條寬廣深腹溝。花期5-6月,果熟期7月。

相關信息

短筒莢蒾短筒莢蒾

這個種的形態特徵系介乎巴東莢蒾V.henryiHemsl.與紅莢蒾V.erubescensWall.之間。前者全株近無毛,葉亞革質,花冠輻狀,花葯黃白色;後者的花冠高腳碟形,葉下面脈腋不具趾蹼狀小孔。A.Rebder認為本種是上述兩種的自然雜種。但就以上,述兩種為親本所得的人工雜交種V.billeriW.T.StearninJourn.RoyalHort.Soc.Lond.81:539.1956來說,它的葉是常綠的,葉、花和果實都比較大,冬芽(有時包括當年小枝)被簇狀毛,與本種不盡相同。要搞清本種與上述兩個假設的親本種之間的關係,有待作進一步研究。

忍冬科部分植物

忍冬科包括大約800種植物,幾乎分布在全世界,主要在亞洲東部和北美洲東部,但在熱帶地區和南部非洲沒有發現本科的植物。忍冬科植物絕大部分是藤本植物或灌木,只有少數種為草本植物,有常綠植物也有落葉植物,葉對生、單葉;花兩性,5 基數,花冠合瓣;果實一般為漿果,也有蒴果或核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