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果峨馬杜鵑(變種)

短果峨馬杜鵑(變種)

屬杜鵑科植物,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片下面有海綿質的毛被;花冠狹鐘形, 長達4厘米; 蒴 果較短,長僅1.3厘米,直徑6毫米,有宿存具腺頭的剛毛。產四川東南部,生於海拔1 700-2 960米的竹林內或森林中。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

短果峨馬杜鵑(變種)

拉丁名:Rhododendron ochraceum Rehd.Et Wils.Var.Brevicarpum
亞組中文名:麻花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 Maculifer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片下面有海綿質的毛被;花冠狹鐘形, 長達4厘米; 蒴 果較短,長僅1.3厘米,直徑6毫米,有宿存具腺頭的剛毛。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ochraceum Rehd.Et Wils.Var.Brevicarpum W.K.Hu in Bull. Bot.Res.8(3):56.1988.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