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白杜鵑(變種)

純白杜鵑(變種)

純白杜鵑(變種)本組共有267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亞洲東南部,少數種類分布於歐洲及北美洲。 我國有251種,多集中分布於西南部,少數種類向東分布至台灣;在我國西南部山區,海拔2000—3500米的中山地帶,常有純杜鵑林分布,在貴州西部、黔西、大方及畢節三縣,更是杜鵑林連成一片,綿延百餘里,成為我國特有而著名的“百里杜鵑林”.每當春末夏初,各種杜鵑花爭相開放,千姿百態,色彩繽粉,匯成花海,持續達一月之久,景色十分壯觀。此外,其木材細密可以用於製造器具及精細雕刻。產於青海的隴蜀杜鵑R.przewalskii Maxim、產於華南的嶺南杜鵑R.mariae Hance的葉可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產於長江流域各省的羊躑躅R.molle G.Don有毒,也可以做藥用。大白杜鵑R.decorum Franch的花在滇、川、藏的少數民族地區可以做蔬菜供食用。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

純白杜鵑(變種)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wardii W.W.Smith var.Puralbum
亞組中文名:彎果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Campylocarp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特徵

:與黃杯杜鵑的主要區別:花冠純白色,葉長卵形。 花期5—6月。
產地分布:產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生於海拔3 400—4 600米的山坡草地及灌木叢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
參考文獻:Rhododendron wardii W.W.Smith var.Puralbum(Balf.f.et W.W.Smith)Chamb.Ex Cullen cL Chamb.In Not.Bot.Gard.Edinb.36:116. 1978;Chamb.1n Not.Bot.Gard.Edinb.39:266. 1982;雲南植物志4:405.1986-——凡put·album Ball.F.Et W.W.Smith in Not.Bot.Gard.Edinb.9;266.1916;Tagg inStevenson,Spec.Rhodod.730.1930.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