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頭蝮蛇

矛頭蝮蛇

矛頭蝮蛇是南美洲和中美洲最危險的毒蛇,所有的蝮蛇中它的體型最大,速度最快,注入的毒液也最多。

基本信息

概述

矛頭蝮蛇是南美洲和中美洲最危險的毒蛇,所有的蝮蛇中它的體型最大,速度最快,注入的毒液也最多

詳細介紹

原矛頭蝮學名:Protobothropsmucrosquamatus

矛頭蝮蛇 矛頭蝮蛇

俗稱:烙鐵頭

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jerdonii [Blyth, 1875] 是我國主要毒蛇之一,隸蝰科(Viperidae), 蝮亞科 (Crotalinae), 原矛頭蝮屬。它是山西省三種毒蛇之一,有一定危害,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俗稱:烙鐵頭、草上飛、土公蛇。

蝮蛇在平原、丘陵及山地生活,是我國數量最多的一種毒蛇。矛頭蝮什麼動物都吃,包括襲擊人類,所以它才會被列入五大毒蛇之一。

蝮蛇咬傷:

矛頭蝮蛇 矛頭蝮蛇

局部症狀: 可見兩個深而清晰的牙痕,傷口有刺痛及麻木感,周圍腫脹明顯。局部壓痛,活動則加劇,腫痛於2-4天為甚。傷口出血不多但常見有黃色粘液滲出,局部可見瘀斑及水、血泡。亦可有局部組織壞死灶。

全身症狀:全身症狀多於傷後1-6小時出現,眼瞼下垂、視力模糊、復視是蝮蛇傷早期中毒的特徵之一。嚴重者可出現吞咽困難,頸項強直,張口困難,胸悶,全身肌肉酸痛,患肢活動移動,皮下出現紫癜,尤以婦女兒童較為多見。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律紊亂及血壓下降,尿少或無尿,常出現醬油樣顏色的尿。若治療不及時,多死於呼吸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分類學

中文學名: 矛頭蝮蛇
中文別名: 烙鐵頭、草上飛、土公蛇
英文名: Bothrops atrox
二名法: Protobothropsmucrosquamat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爬行綱(Reptilia)
亞綱: 雙孔亞綱(Diapsida) 、鱗龍次亞綱(Lepidosauria)
目: 有鱗目(Squamata)
亞目: 蛇亞目(Serpentes)
科: 隸蝰科 (Viperidae)
亞科: 蝮亞科
屬: 原矛頭蝮屬
種: 矛頭蝮蛇種
分布: 南美洲、中美洲

蛇毒類凝血酶

從矛頭蝮蛇的兩個亞種蛇毒中分別分離出兩種類型的蛇毒凝血酶,即蛇毒凝血酶I和蛇毒凝血酶II,其分子量分別為29000和31400,蛇毒凝血酶I也是一個糖蛋白,含27%的碳水化合物,蛇毒蛋白酶和Ancord一樣,都能引起血漿的去纖作用,作用於纖維蛋白原後也釋放出3個纖維蛋白肽,這3個肽都是A鏈的產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