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亦稱皮膚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類皮膚以及黏膜、毛髮和甲等皮膚附屬器的一大類感染性疾病。是皮膚癬菌侵犯表皮,所引起的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臨床上多呈水皰鱗屑型表現,損害多限於一側,初發生小水皰,數目多少不一,皰液乾涸後脫屑,範圍日漸擴大,久之脫屑處皮膚粗糙增厚,皮紋寬深,失去正常的光澤,柔韌性,觸之有粗沙感。

基本信息

病理概述

真菌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由致病真菌感染所引起,可分為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兩大類。在中國90%以上的真菌病屬淺部真菌病,真菌只侵犯表、角質層、毛髮和甲板。侵犯皮下組織和內臟的稱深部真菌病。

真菌性皮膚病指手,足,甲癬指(趾)間及掌、跖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稱為手癬和足癬,侵犯指(趾)甲者稱為甲癬。足癬在淺部真菌中發病率最高,而且是產生手癬,體癬,股癬的根源,應積極防治。

病理病因

淺部真菌病是由寄生於角蛋白組織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膚病,其病原菌可分為:
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皮膚病

皮膚癬菌

寄生在皮膚角蛋白組織致病真菌統稱為皮膚癬菌。該菌憑其侵犯組織不同和培養特點差異把它再劃分以下三屬:
(一)毛癬菌屬:侵犯皮膚、毛髮和甲。本菌屬已查明有13種可使人類致病。常見有黃癬菌、紅色毛癬菌、斷髮毛癬菌、紫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等;彼等培養特點呈棒形大分子孢子,壁光滑。
(二)孢子菌屬:侵犯毛髮及皮膚,在中國以鐵鏽色小孢子菌、羊毛樣小孢子菌等為多見;這些培養特徵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已報導有8種能引起人類發病。
(三)表皮癬菌屬:侵犯皮膚和甲。本菌屬僅絮狀表皮癬菌一種可使人類致病,其培養所見呈杵狀或梨形大分子孢子。
上述三屬的皮膚癬菌,感染人體後可引起組織反應而發生紅斑丘疹、水皰、鱗屑、斷髮、脫髮和甲板改變等。按其侵犯部位差別,臨床可分為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和甲癬。

角層癬菌

寄生於皮膚角層或毛乾表面的致病真菌可謂之角層癬菌。此類癬菌又分兩型,即角層型和毛髮型。前者有花斑癬菌、紅癬微細棒狀桿菌,曼遜氏癬菌及威尼克氏癬菌;後一型有腋毛癬菌。由於角層癬菌是寄生於人體組織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組織的炎症反應,即使有也極輕微。

流行病學

真菌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
淺部真菌病流行頗廣,遍布在世界各地區,在我國也是常見多發病。發病率,據上海幾家醫院報告,該類皮膚病占皮膚科門診患者總數的第二或第三位,有的甚至居首位;某部隊依據1985年空軍醫院調查滇桂前線官兵發病情況的資料:該院對某集團軍2370名官兵進行查體,結果發現罹患淺部真菌病的人有1414名,占被檢人數的59.66%;在附屬一、二院對1955-1964年門診初診費40731病例統計,本類疾病6108例占15.98%。淺部真菌病發生與菌種類別、個體抵抗菌力及環境有關,但這一類皮膚病之所以流行這般廣泛,發病率如此之高,究其原因可能與下面因素有關:

一.真菌生活力極強:該菌不含葉綠素、無光合作用能力,只憑寄生或腐生來生存。真菌喜好潮濕溫暖的環境、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5-26℃,在pH值此3.0-10.0條件下皆可生長。雖然對高溫(45℃以上)抵抗力弱,但溫度在4℃以下卻有很強適應力.對紫外線放射線等也有相當的抵抗力。由此可見,真菌對生活條件要求不苛刻。故此,人們可從大氣中、動植物的體上、人類糞便、地板上和土壤里等可培養檢出致病真菌,總之,真菌生活能力極強,在自然界中幾乎無處不存在,所以真菌感染人類的機會自然也隨之增加。

二.帶菌者是造成淺部真菌病菌流行傳播的主要原因:由於人們對癬的危害性認識還不夠,因而不重視它,有病往往任其發展。以足癬而論,多數患者,病情不很嚴重,僅微癢而已,故從不主動去求醫;某些病人即使有較明顯症狀,亦仍不積極醫治,緣於患病日久,習以為常了;還有部分患者,雖經治療而獲痊癒,但因感染源沒有控制,又無預防措施,所以往往再次復發。以上例舉的三種人都是帶菌者,其最終造成後果:對已則可能引起自身傳染而招引他處發生癬;對社會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向周圍人群傳播。

真菌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
三.致病真菌傳播場所廣泛以致預防頗困難:引起本病傳播場所相當廣泛,可以通過公共物品,象拖鞋、浴盆、腳盆、毛巾、理髮工具等而使病原菌廣為傳播。由此可見,上述公共場所必須有嚴格管理制度和消毒措施,否則欲控制其發病率則不容易實現。

四.機體自身抵抗力強弱對本病流行也有不容忽視的作用:雖然有人認為真菌傳染力低,即便在趾間,如果局部不破傷,還是不易發病。但眾所周知,不講究個人衛生的人;患有全身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惡性腫瘤等;長期因病而使用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抗生素等。以上情況,無疑將對癬病的發生起促進作用。

五.外界環境與癬的流行也有重要關係:真菌喜在潮濕環境中生長繁殖,故本病好發於趾間,並多見在濕熱地區和炎熱夏季發病或加重。

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淺部真菌病是具有一定傳染性,既可自身傳染,也可傳染他人。本病傳染方式:一則直接接觸傳染,如頭癬的發病往往是直接接觸罹患頭癬的兒童或患有癬病的動物後引起;二則間接接角傳染,如經常使用癬病患者用過的東西,象拖鞋、枕巾、擦腳布等就可能發生癬。

臨床症狀

真菌性皮膚病花斑菌
真菌性皮膚病,亦稱皮膚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類皮膚以及黏膜、毛髮和甲等皮膚附屬器的一大類感染性疾病。常見的真菌性皮膚病有:

一、花斑癬和馬拉色菌毛囊炎:兩者為同一種嗜脂酵母—正圓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不同皮膚病變。花斑癬亦稱汗斑,表現為細碎脫屑的斑片,伴色素沉著和或色素脫失。馬拉色菌毛囊炎又稱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表現為痤瘡樣丘疹。在正常人皮膚可寄生此菌,但在多汗、多脂、不勤洗澡、不勤換內衣、患有慢性病、營養不良時,或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的病人或慢性感染時容易發病,熱帶亞熱帶地區較為多見,以青少年發病為主,16-40歲為高發年齡。人體上半部毛囊皮脂腺豐富,為本病的好發部位。

二、皮膚癬菌病
1、頭癬:頭癬是一種頭皮毛囊的皮膚癬菌病,通常可導致炎症性或非炎症性脫髮,主要發生在青春期前兒童。頭癬在顯微鏡下有三種類型:發外型、發內型和黃癬。臨床表現為脫髮和鱗屑並常伴炎症反應。
2、體股癬體癬股癬是指光滑皮膚表皮的皮膚癬菌感染,股癬系專指發生於腹股溝會陰、肛周和臀部的體癬。患病初期時皮膚發紅,出現針頭大或米粒大小紅色斑丘疹、小水瘡、但邊緣清楚,隨著病情進展,皮損逐漸向外擴大,而中心部分癒合,擴張的邊緣可見明顯的水瘡、丘皰疹、多同心圓形,面積可大可小,自覺瘙癢。發病率的高低受氣候條件、患者職業或生活習慣、衛生狀況、機體抵抗力等諸多因素影響。
3、手足癬手癬足癬是指發生在手足皮膚且除其背面以外部位的皮膚癬菌感染。尤以足癬常見,人群患病率高達30%-70%。易感因素為氣候濕熱、足部多汗少脂以及局部欠透氣、患糖尿病等。
手足癬分為三種類型:鱗屑角化型、水皰型、擦爛型。
鱗屑角化型主要表現為皮膚角化過度、粗糙無汗、乾燥、有鱗屑、角化和破裂,可引起疼痛。
水皰型表現為散在或群集的深在性小水皰,發生在掌跖或指(趾)間,自覺症狀為劇烈瘙癢。水皰可繼發感染,引起淋巴結炎等。
擦爛型往往與水皰型混合存在,趾麵皮膚浸漬發白,常因搔抓除掉浸漬的表皮,露出紅潤的濕爛面,易繼發細菌感染引起淋巴管炎、丹毒、蜂窩組織炎等。

真菌性皮膚病甲癬
4、甲癬和甲真菌病:是由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甲板和甲下組織的真菌感染。真菌往往來源於手足癬,侵犯指甲的真菌主要是紅色癬菌,侵犯趾甲的多半是表皮癬菌,少數是白色念珠菌及紅色癬菌等。為一常見病,多發病。年齡愈大,愈易感染。肥胖和糖尿病、HIV感染、濫用抗生素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易發生此病。

三、著色芽生菌病或稱著色真菌病:是由多種棕色(暗色)真菌引起的一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慢性局灶性感染,最常累及部位是四肢,特徵表現為逐漸增多的疣狀增生和結痂性損害。常見於戶外活動人群及赤足者。

四、孢子絲菌病:孢子絲菌病是由雙相型真菌申克孢子絲菌所致的亞急性或慢性感染。通常表現為淋巴管性傳播,偶可引起肺、關節、骨或其他部位的感染。溫帶及熱帶地區常見,成人比兒童常見,尤其在經常接觸土壤、植物或植物性物質的職業個體中更為普遍。

五、暗色絲孢霉病暗色絲孢霉病是指由多種條件致病性棕色(暗色)真菌引起的皮下和深部組織感染。這種真菌不同於皮膚著色真菌病的病原菌,這些真菌的特徵性表現為在組織中形成有隔菌絲相培養物中或多數病例組織中生長的真菌細胞壁中有色素形成。

六、皮膚黏膜念珠菌病:念珠菌病是指念珠菌屬所引起的感染。30-50%的正常人的口腔和消化道中可以分離出念珠菌。正常婦女生殖道念珠菌帶菌率也高達20%。念珠菌是人體正常菌群之一,為條件致病菌,易引起黏膜、皮膚和甲的感染,常見的有陰道念珠菌病、念珠菌性龜頭包皮炎、皮膚念珠菌病、甲念珠菌感染、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5種。

治療主要以外用藥為主,甲癬和甲真菌病頭癬、深部真菌病、皮膚黏膜念珠菌病、比較重的皮膚癬病等可內服抗真菌藥治療。

治療方法

手足癬:局部治療為主,根據不同類型而選不同的抗真菌藥。
水皰型:可用酊劑,複方苯甲酸酒精,複方士槿皮酊。
浸漬糜爛型:滲出液不多時用足粉,足爽粉;滲出液多用1:5000pp粉。
角化型:複方苯甲酸軟膏。
甲癬:必須清除病甲,方法有外科手術撥甲;病甲清除後用碘酒清除真菌,直至新甲長出。

個案病例

一、頭癬

1、病因

真菌性皮膚病頭癬
致病菌為毛癬菌屬及小孢子菌屬。白癬主要為鐵鏽色小孢子菌及羊毛樣小孢子菌所致。黃癬由許蘭黃癬菌感染所致。黑點癬的病原菌為紫色毛癬菌和斷髮毛癬菌。本病由直接接觸與間接接觸感染所致。兒童多發。

2、臨床表現
(1)、白癬:初起損害為片狀毛囊性丘疹,很快變為覆有灰白鱗屑的斑片,逐漸擴展融合。頭髮易斷、稀疏無光澤,髮根周圍有灰白色菌鞘包繞,自覺癢,發病於幼兒和兒童,至青春期趨向自愈愈後不留瘢痕,毛髮可完全生長。拔取病發直接鏡檢可見發外有菌絲及孢子。
(2)、黃癬:初於髮根部出現丘疹或膿皰,繼而變為點狀黃色或灰色結痂,並逐漸擴大增厚,中心凹陷,邊緣翹起呈碟狀,從中有毛髮穿出,有鼠尿臭味。去痂後可出現糜爛面或淺潰瘍面,愈後留有萎縮性瘢痕。病發無光澤,易脫落,永不再生,自覺瘙癢。常於幼年發病至成人期不愈。拔取病發直接鏡檢,可見發內有菌絲或排列成行的關節孢子。
(3)、黑點癬:初起損害為小片丘疹、鱗屑,繼而形成鱗屑性小斑片,亦可融合呈大片,患處頭髮出頭皮即折斷,在毛囊口留下黑點狀殘發。自覺癢愈後留有斑痕時可發生永久性脫髮。兒童和成年人均可發病。拔取病發直接鏡檢,可見發內呈鏈狀排列的較大孢子。

真菌性皮膚病灰黃黴素
3、診斷
根據皮損典型表現,結合真菌鏡檢或培養,容易診斷。

4、治療
口服灰黃黴素,兒童每天20mg/kg,成人每天0.6-0.8g,1次或分兩次服用,共服20-25天。每日擦藥1次,可用5-10%硫磺軟膏、2.5%碘酊,連續用2個月。

5、護理
(1)一般護理:本病多為間接傳染,可因共同理髮用具、枕頭、帽子而傳染,真菌感染動物如貓、狗也可為傳染源。要教育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發現可疑患者應及時診斷,早日隔離治療,以防造成流行。
(2)隔離:嚴格床邊隔離,按時用藥,一個療程結束後,要全面消毒殺菌,更衣換帽。外用藥治療3個月時,查菌陰性者可解除隔離。
(3)注意藥物副作用:用服灰黃黴素期間,應注意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二、手足癬及甲癬
是皮膚癬菌侵犯掌、跖、指(趾)間皮膚及甲板引起的淺部真菌感染。

1、病因
手足癬的病原菌為表皮癬菌屬,以間接傳染為主;甲癬與手足癬多為同一致病菌,常繼發於手足癬。

真菌性皮膚病手癬
2、臨床表現
(1)足癬:根據皮損形態分為水皰型、擦爛型與鱗屑角化型。自覺癢,發生皸裂時可引起疼痛。足癬可反覆發生,不易治癒,也可因搔抓繼發細菌感染而形成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或丹毒。搔抓及用藥不當可引起濕疹樣改變。
(2)手癬:皮膚損害主要為水皰型和鱗屑型,常單側發病於手指端屈側,表現為小水皰、乾燥脫屑、粗糙增厚,並逐漸擴展至掌心及鄰近手指及甲板。自覺癢,由於摩擦化學刺激可繼發濕疹樣改變。
(3)甲癬:真菌自甲緣或甲側侵入,向內蔓延,使甲變型,增厚及凹凸不平,呈灰白色或污黃色,無光澤,本病多由手癬傳染而來。

3、診斷
根據臨床皮損表現及鏡檢。

4、治療及護理
(1)治療:以外用藥為主,根據臨床分型對症處理
①、水皰型。0.1%醋酸鉛溶液泡洗30分鐘後,塗10%的冰醋酸溶液或足癬粉。
②、擦爛型。使用足粉,待乾燥脫屑後改用2-3%克霉唑
③、鱗屑角化型。10%水楊酸軟膏或2-3%克霉唑軟膏及其霜劑。
④、併發症處理。感染時局部及全身使用抗生素。並發濕疹時應先按濕疹處理。
⑤、甲癬治療。每日用小刀刮除病甲變脆部分後,外塗30%冰醋酸或10%碘酊,亦可用醋浸泡。
(2)護理:
①、防止自身感染,避免搔抓。臉盆腳盆分開使用。拖鞋浴巾用後消毒。
②、外用足粉時應先將皮膚擦乾;塗糊劑時應先將糊劑塗於紗布上,再貼於糜爛面。外用藥期間,如局部出現紅斑、水皰及瘙癢時,常為接觸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進行抗過敏處理。
③、甲癬用藥前,先用凡士林軟膏塗於甲周,保護正常皮膚,再用藥水塗於甲表面。

三、體癬和股癬

真菌性皮膚病體癬
除頭皮、手足及指(趾)甲以外的淺部真菌病為體癬。發生在腹股溝及股內側稱股癬。(北京皮膚病醫院,北京海文醫院,專家門診:http://www.hwyy120.com)

1、病因
病原菌為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及絮狀表皮癬菌。

2、臨床表現
初為紅色丘疹或丘皰疹,逐漸向外擴大,中心消退,故皮損呈環狀,環狀損害相互融合呈多環形,邊緣有乾燥性鱗屑,自覺癢,夏季多發,青壯年多見,直接鏡檢可見菌絲。

3、診斷
根據典型皮損表現及鏡檢查菌陽性可診斷。

4、治療及護理
(1)治療:可選用各種抗真菌製成。成人皮膚較薄處及嬰幼兒皮膚或有嚴重炎症時,不宜用高濃度及刺激性藥物,可用3%克霉唑霜。
(2)護理:
①、注意個人衛生,防止繼發傳染。
②、早治療、徹底治療,防止繼發傳染。
③、外用溶液時,應從外向內塗於皮損處,以控制皮損擴展。同時注意藥物刺激與過敏反應。
④、外用藥治療期間,勤換內衣,將沾污內衣用開水燙洗或煮沸滅菌,床單、被褥要勤曬及燙洗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