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寂寺

真寂寺

1內蒙真寂寺,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查乾哈達蘇木境內。距遼上京遺址四十華里。真寂寺今名“善福寺”,一九七四年修繕廟堂頂蓋時,在石窯門楣上方,發現陰刻“真寂之寺”四字。“真寂之寺”原系遼代開鑿廟內石窟時所題之原名。“真寂寺”附近風光奇秀,桃石山從溝谷驟然拔起,桃石以三點支撐在山頂崖端,風吹猶動,雨打欲搖,大有轟然墜落之感。早年古木蒼鬱,高山隱寺,極為幽邃。2廈門市真寂寺真寂寺位於集美區東孚鎮夕陽山上。寺為硬山頂結構,坐北朝南,面寬8米,進深10米,建築面積80平方米。分前後兩進,後進面寬3間。正堂供奉道教神像。該寺原名義安寺,始建於唐代,相傳唐宣宗即位前曾隱居於此。該寺經五代、明、清、民國時期重修、重建,今保存清至民國時期建築風格。遺址附近猶保存與該寺歷史有關的浴龍池、浴龍橋等。

概述

真寂寺真寂寺
真寂寺位於巴林左旗查乾哈達鄉哈布其拉附近的山谷中,距遼上京遺址四十華里。真寂寺今名“善福寺”,一九七四年修繕廟堂頂蓋時,在石窯門楣上方,發現陰刻“真寂之寺”四字。“真寂之寺”原系遼代開鑿廟內石窟時所題之原名。
“真寂寺”附近風光奇秀,桃石山從溝谷驟然拔起,桃石以三點支撐在山頂崖端,風吹猶動,雨打欲搖,大有轟然墜落之感。早年古木蒼鬱,高山隱寺,極為幽邃。

環境介紹

桃石山山峰,也叫欽達慕尼峰,爬上這座山峰,須經“閻王道”。閻王道東北角落裡有一大臥牛石,面向東方,形似烏龜,人稱“金龜”,金龜下有一空洞,人稱“金龜穿洞”。
欽達慕尼峰東樑上有個五丈深的狹洞,洞口極狹,側身方能入內。洞內空氣清新,寒氣逼人,愈往裡則愈寬。洞中部漆黑一團,目無所見,這就是“娘娘洞”。
欽達慕尼峰的東北有兩個突起的岩石,名曰探哨岩,象是守衛欽達慕尼峰的兩個哨兵,來這裡朝聖的人,須繞它三遭。
桃石,算是最引人注目的奇景,傳說是仙人一口氣吹成的,桃石約有十個蒙古包大小,形如心臟,以尖尖底端與峰頂岩石相連線,好似生長出來一顆鮮桃。朝聖的人們來到這裡也需轉它幾遭。它的西沿距崖邊只有咫尺,不小心則有墜入崖底之險。
真寂寺多少年來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佛門聖地,離奇的傳說中有人們對這一古蹟的敬慕之情,更有過去人們意識形態中的模糊認識。今天,真寂寺已成為考古工作者和遊人們考察觀賞遼代文化藝術的名勝古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