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科幻電影]

真假美猴王[科幻電影]

《真假美猴王》是小說《西遊記》中的經典章回,並被拍成電影電視劇。此外,還有同名的電腦遊戲《真假美猴王》。內容概括是孫悟空打殺強盜,被唐僧趕回花果山,六耳獼猴假冒悟空,打傷唐僧,搶走行李,沙僧從觀音處找來悟空,真假猴王大戰,觀音、玉帝、唐僧、閻王等無法分辨,最後,如來佛識破六耳獼猴,悟空一棍將他打死,師徒團聚。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在擊敗了有意挑釁的六耳獼猴後,

真假美猴王真假美猴王

繼續向西天前進,來到了西涼女國,唐僧等前往王宮內換取通關牒文,誰知女王見唐僧儀容俊美,情願以身相許,讓位於唐僧,這下可急壞了唐僧。幸虧孫悟空機靈乖巧,用計穩住了女王,並乘機賺得了通關牒文,使師徒四人終於逃離了西涼女國。六耳獼猴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加之他想獨往西天取經,贏得名聲,身成正果。當到了一個山洞,唐僧讓徒弟在洞外等著,過了一會悟空看師傅沒出來便變成和尚進去,看見有強盜把師傅抓起來了,於是把金箍棒變大壓死了強盜。唐僧看見孫悟空又殺了人,一心向惡,無心向善,要將孫悟空趕走。孫悟空遭此冤枉後,忠心不改。為保唐僧去西天取經,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於觀音菩薩。但六耳獼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領,一而再、再而三地與孫悟空掀起了一場場惡鬥,兩個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領和渾身的解數,一直打上了凌霄寶殿,玉皇大帝令他們二人停止,但六耳獼猴竟然不服從玉帝的命令,鬧得玉帝也無可奈何。真假美猴王一直廝打到靈山,要讓如來佛辨個真偽,說出是非。在佛法無邊的如來面前,六耳獼猴最終鬧了個原形畢露,自食惡果。唐僧師徒四人在戰勝了六耳獼猴以後,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經的漫漫長路。

電腦遊戲

基本資料

夢幻西遊110劇情真假美猴王

領取地點:金山寺(8,16)

任務領取人:玄奘

領取要求:等級≥110,完成此前劇情

劇情流程

金山寺玄奘→天蓬元帥[境外630,5]→捲簾大將[境外244,64]

→美猴王[花果山78,108]{觸發戰鬥,得到725000點經驗和1點劇情點}

→美猴王[花果山78,108]{1V1觸發戰鬥,但必定失敗,無損失}

→青蓮仙子[普陀潮音洞內30,13]→李靖[天宮靈宵殿]→楊戩[天宮靈宵殿]→嫦娥[月宮]{回答問題,選擇答案"離思"}→楊戩[天宮靈宵殿]→美猴王[花果山水簾洞內]

→美猴王[花果山78,108]{觸發戰鬥,得687500經驗和1點劇情點}

→美猴王[花果山78,108]{觸發戰鬥,可以不打直接逃跑也能得到687500經驗和1點劇情點}

→李靖[天宮靈宵殿]→閻羅王[地府]→崔判官[地府]→觀音姐姐[普陀潮音洞內]→黑熊精[普陀25,26]

→小龍女[龍宮99,74]{觸發戰鬥,得到725000經驗}

→觀音姐姐[普陀潮音洞內]→美猴王[花果山78,108]→猴醫仙[花果山130,78]

→美猴王[花果山78,108]{觸發戰鬥,得到800000經驗和1點劇情點}

→觀音姐姐[普陀潮音洞內]→天蓬元帥[境外630,5]{準備十香返生丸交給他}→本劇情結束{得到65萬經驗20萬金錢錢和90或100級製造指南書1本}

本劇情共觸發戰鬥6場,可得到4點劇情點。其中:和美猴王1V1那次必敗無獎勵也無損失;天宮借得照妖鏡後與花果山美猴王連續兩場戰鬥的第2場可以直接逃跑依然得經驗和技能點;和小龍女戰鬥勝利有經驗沒有技能點。

異談

據說真假美猴王事件時,被打死的不是六耳獼猴,而是美猴王孫悟空

看到有人如此分析,覺得有有些道理,轉載一份過來,僅供參考:

看《西遊記》第五十七回,說是“六耳獼猴”化作孫悟空的摸樣,傷了唐僧,後又和孫悟空大打出手。。。這位假孫悟空,實力不用多說了吧,和真孫悟空一般無二,大戰孫悟空,鬧到上天入地下海。在唐僧那:念緊箍咒,兩個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個真假;到天宮:拖塔天王拿照妖鏡照,也看不出;又到觀音那:觀音也看不出。最後到幽冥處閻羅那,經“諦聽”聽過之後,“諦聽”卻說:“我看出來了,卻不敢說”。。。

最後還是如來老佛爺道出六耳真身並用金缽盂罩住,才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

這是整個故事,看似很簡單,很完整,不過,我發現一個天大的伏筆。

咱現在先假設一下,被打死的那個是悟空,活的那個是六耳獼猴。我這不是胡說的,是有道理的,一下是我的一些理論:

一、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模一樣,誰也看不出來,就算如來騙大家說六耳獼猴就是真的悟空,而這個謊言,也只有如來知道真相,真正的孫悟空,他只是個啞巴吃黃連。

二、六耳獼猴很有可能是如來安排的一個託兒,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個叛逆者,而如來是西天的最高統治者,哪個統治者會允許一個叛逆者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孫悟空一向不敬重如來。所以如來會想方設法消滅孫悟空。當然不能明白著把孫悟空直接殺了,所以才出現一個一模一樣的悟空,殺孫悟空於無形。而這個也是有證據的。

1:比如在地府裡面,經“諦聽”聽過之後,“諦聽”明知道真假,卻不敢說,其想法肯定不是怕兩個悟空大鬧地府,而是這個六耳獼猴有很強大的後台,那就是如來。所以,“諦聽”自然不敢說出真相。

2:其次,可以證明“諦聽”不是真正的怕二猴大鬧地府的原因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當時在場的還有一個法力很強的人,當然,不是閻羅,閻羅和這人比,是天壤之別,這人就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何許人啊,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與觀音、文殊、普賢齊名,可見此人厲害。既然有這么厲害的佛門中人在此,難道“諦聽”還擔心這兩潑猴會鬧了地府不成?

三、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師傅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何許人?《封神榜》上有個線索,就是“混鯤祖師”的徒弟,而恰巧,“混鯤祖師”弟子無數,而讓他最得意的兩大弟子,便是如來(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師(又名“準提道人“)。。。

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兩位聖人是同門師兄,且《封神榜》中曾經略提到過,說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說菩提祖師),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如來)間發生了什麼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這是一個很有力度的線索,證明二人之間有矛盾。

然後再回到孫悟空,而孫悟空又恰巧是菩提祖師的徒弟,如來見到昔日仇人的徒弟,又有翻天覆地之本領,不想方設法除之更待何時?

四、西遊記上講述了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了一身法術之後神通廣大。而恰巧,和冒充孫悟空的六耳獼猴卻也擁有和孫悟空一模一樣的法術,甚至連長相聲音裝的都完全一樣?這是巧合嗎?大家都知道孫悟空只學個72變和筋斗雲都學了幾年,六耳獼猴不可能不學就天生就有這本領吧?肯定有和孫悟空同門出處的高人指點,自然菩提祖師不會在此之列,因為老人家既然有了孫悟空這樣有情有義的徒弟,難道還要在造出一個六耳獼猴來和孫悟空對著幹嗎?所以,指點六耳獼猴來和孫悟空對著幹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菩提祖師的同門師兄,如來。

五、再回到《西遊記》第五十八回,話說,二猴打鬧到如來這裡要如來辯個真假。。。如來卻對眾佛說:“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經如來這么一說,眾佛知道了,原來天下眾生中還有這么一個叫“六耳獼猴”,而西遊記的讀者們卻忽略了如來的這一句話里的一個線索:如來說的意思是,此猴和孫悟空不同,孫悟空是“靈明石猴”,同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而六耳獼猴是“知前後,萬物皆明”。很厲害吧,竟然知道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一切事。 這是一個很大的破綻!!!既然六耳獼猴知道他的未來將要被如來制服,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他為什麼還要和孫悟空到如來處辯真假,那不是自討苦吃嗎?所以只有一個可能,如來早都把事情安排的妥當,在他的說明下,讓眾佛都以為六耳獼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卻被當成了“六耳獼猴”被如來制服,然後被一棒打死。

而當“六耳獼猴”被打死之後,一向慈悲為懷的如來卻沒一點怪罪之意,只是合併雙手,道了句:“善哉,善哉!”。。。大家都知道,以如來的本領,當“孫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獼猴”的話,如來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可見,如來本意就是想讓他死。而“六耳獼猴”本無太大的罪過,也就是和孫悟空大鬧了下,一向慈悲的如來何必要讓他死呢,想當年孫悟空鬧了龍宮,鬧了地府,鬧了天宮,如來都還沒讓他死呢,怎么“六耳獼猴”這么一個小小的錯誤就要必須死呢?這裡面肯定有隱情。所以那個隱情就是,如來是真正想處死的是孫悟空,而被一棒子打死的,卻恰好是真正的孫悟空。

六、大家會以為,孫悟空不是已經被生死薄刪除了名字,又吃了那么多蟠桃和仙丹,早都可以長生不老,也有了金剛不壞之軀,怎么能這么容易就給打死了呢。這個也許就只有如來自己知道了,大家可以想像,如來既然當年有能力把孫悟空壓打五行山,現在雖然殺不了孫悟空,當然也肯定有辦法讓孫悟空永遠消失的活著。

七、又回到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這。西遊記里曾經記載,孫悟空在大鬧天宮之後,惹了一大堆麻煩只好跟著唐僧西天取經,遇到困難又回去找他師傅“菩提祖師”的時候,“菩提祖師”早已不見蹤影,只是和孫悟空隔空說話,並不見面。這是為什麼呢?想必孫悟空用“菩提祖師”所教的本領大鬧天宮之後,如來必有察覺,肯定會發現此七十二變和筋斗雲正是同門法術。剛才我也說過了,菩提祖師和如來曾經因為一些矛盾,後來菩提祖師隱居了。如果如來看到孫悟空的本領後,肯定便知此本領肯定是菩提祖師所受,自然要追尋這個消失已久的仇人。所以,菩提祖師得知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為防止不必要的麻煩,也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話又說回來了,菩提祖師本領並不亞於如來,這個可以從《西遊記》第八回看出。。。其中有一段,如來說:“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大家注意了,如來說,“西牛賀州,雖無上真”,這恰恰說明,菩提在西牛賀洲傳道能逃過如來法眼,說明菩提不比如來差。

八、大家發現沒,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孫悟空並不完全都聽唐僧的話,甚至有時候,還鬧個小矛盾,導致唐僧只好念緊箍咒,典型的一個叛逆者形象。可自從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後,孫悟空從此保護唐僧安安分分。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孫悟空前後可判若兩人。不排除,孫悟空已被如來利用六耳獼猴一戰中,安安靜靜、無人知曉的收服了。

遇害反駁

1.《西遊》比《封神》先寫,不能用《封神》里的內容來作為討論《西遊》的論據。

2. 如來也對孫悟空有惜才之心,如:“ 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眾雷神與阿儺、迦葉一個個合掌稱揚道:善哉,善哉!”“又發一個慈悲心,念動真言咒語,將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會同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押。但他飢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待他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 “ 輕輕的壓住”如如來對悟空不滿,此處不會用“輕輕”的一詞。而後面更不會發個慈悲心!

3.關於諦聽知道卻不說出哪個是真悟空的原因,如:“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么?’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據以上所述,諦聽不說出來的原因在原文裡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就是怕假的那個大鬧地府,地府中除真悟空能和他打平手以外無人能夠制服他,所以並不是故意不說出來。

4.如來道破假悟空是 六耳獼猴時,兩人的反應,如:“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象,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那獼猴毛骨悚然,料著難脫,即忙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兒,往上便飛。”之後這個想逃跑的就被悟空給打死了。那么如果死的是真悟空,他之前又為何那么慌張想要逃跑呢?

5.在六耳獼猴死前,是有露出本象的,如“大眾一發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象,是一個六耳獼猴。孫大聖忍不住,輪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 是先看到了六耳獼猴的本象,才被悟空打死的,難道說悟空還特地變成六耳獼猴的樣子讓別人打么?

* 6.佛家的理論就是“我心即我在,戰勝自己,才是戰勝了最大的敵人”,也就是說,六耳獼猴其實就是原自真孫悟空內心的另一個陰暗角落。孫悟空之所以要一路護唐僧西去求取真經,本是為報恩,並沒有真正皈依佛門(佛祖:潑猴難改本性,於是讓觀音用緊箍咒困其筋骨),但是緊箍咒卻不是長久之計,孫悟空多次不耐煩唐僧而打算下毒手。孫悟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唐僧截然不同,因為對於唐僧來講,一切皆空,甚至包括自己的身體,而孫悟空則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孫悟空認為存在的東西,其實所為“妖、魔”等,皆自內心的陰暗而生,因此有很多妖怪,其他人看不到,而只有孫悟空能看到,也就剛好論證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得來全不費功夫,說來是他神通廣大,其實是他自己的心魔而已。而佛家認為要戰勝自己內心邪惡的一面,才能得道,所以如來佛才設此考驗,讓悟空真正順心皈依佛門。

7.佛祖能通曉過去未來,早就設此考驗,算到六耳獼猴必死於孫悟空手上,屆時孫悟空就能戰勝心魔,真正走上成仙之路。如果佛祖出手阻擋孫悟空的那一棍,保住六耳獼猴性命,那么設此考驗又有何意義?這也說明了,孫悟空殺死六耳獼猴,徹底清除了自己內心的邪惡一面,從內心上懂得了成仙成佛的真正的道路。所以在“真假美猴王”一難之後才會服服帖帖,真心為皈依佛門而保護唐僧。

以上引號內的皆是從《西遊》原著中引用的句子。所以,綜上所述,不管假悟空是悟空的心魔還是六耳獼猴,死的必定不是真的悟空。

===================================================

真假美猴王(棋)

西遊記人物棋:雙方各持悟空、八戒、沙僧、唐僧、白龍馬各一枚,顏色區分。棋盤5x5格正方,開局如圖。

走法:所有子粒橫或豎或斜每次一格,活動範圍全盤。

吃法:

悟空:座子(即悟空"身後"至少有一枚任意棋鄰邊或鄰角)而吃,吃與"座子"相反方向的棋,鄰邊座子對應橫豎格,鄰角座子對應斜格,步數不限。

八戒:相當中國象棋的炮。

沙僧:相當中國象棋的炮隔一子斜吃。

唐僧:相當中國象棋的將可走全盤。

白龍馬:相當從過象棋的士可走全盤。

以上規則為,走法只能走,吃法只能吃。

勝負:

先吃掉對方的美猴王為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