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強弱指數

相對強弱指數

相對強弱指數(Relative Strength Index)是將強弱的概念進一步運用,去探測市場的趨勢,但此並非一種入市買賣的指標。相對強弱指數(RSI)只是一種輔助圖表分析工具,它可以幫助投資者了解那一項投資是強勢,那一項是弱勢。

介紹

相對強弱指數是由美國著名技術分析大師威爾斯 .王爾德於1980年所發明。這個指數的開創宣告了技術分析流派中重要的一支---

相對強弱指數相對強弱指數
-捷徑判斷派誕生。相對強弱指數是通過比較一段時期內的平均收盤漲數和平均收盤跌數來分析市場買沽盤的意向和實力,從而作出未來市場的走勢。RSI是指固定期間內價格上漲總幅度平均數占總幅度平均值的比例,從而探測出市場買、賣的意向和實力,進而做出未來市場的走勢判斷。RSI的原理是假設收盤價是買賣雙方力量的最終體現,將收盤上漲視為買方力量占優,將下跌視為賣方力量占優。簡單來說就是以數字計算的方法求出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比如有100個人面對一件商品,如果50個人以上要買,則商品價格必然上漲。反之,如果半數以上的人競相賣出,則價格自然下跌。

含義

相對強弱指標(RelativeStrengthIndex,簡稱RSI),也稱相對強弱指數、相對力度指數。相對強弱指數是通過比較一段時期內的平均收盤漲數和平均收盤跌數來分析市場買沽盤的意向和實力,從而作出未來市場的走勢。

指一種技術分析工具,用於比較數天內某種金融工具價格上漲的平均幅度相對其價格下降的平均幅度。該指數不比較兩種證券的相對強弱,而只比較單一金融工具本身價格波動的強弱。運用該指數可找到超買和超賣的信號,以及作為指數的變化方向與金融工具價格變化方向間出現背離的警示。例如,當金融工具的價格下跌而相對強弱指數在上升時,這就是買入的信號。

RSI是由WellsWider於1978年6月創製的一種通過特定時期內股價的變動情況計算市場買賣力量對比,來判斷股票價格內部本質強弱、推測價格未來的變動方向的技術指標。發表在美國Commodities雜誌中(現為Future雜誌),並收錄於同年推出的NewConceptsinTechnicalTradingSystems書中。相比起其他分析工具,RSI是其中一種較容易向大眾傳譯的計量工具,故一推出便大受歡迎。

公式和方法

RSI=【上昇平均數÷(上昇平均數+下跌平均數)】×100
具體方法:
上昇平均數是在某一段日子裡升幅數的平均而下跌平均數則是在同一段日子裡跌幅數的平均。例如我們要計算九日RSI,首先就要找出前九日內的上昇平均數及下跌平均數,舉例子如下:
日數收市價 升 跌
第一天23.70
第二天27.90 4.20
第三天26.50 1.40
第四天29.60 3.10
第五天31.10 1.50
第六天29.40 1.70
第七天25.50 3.90
第八天28.90 3.40
第九天20.50 8.40
第十天23.20 2.80
(1-10天之和) +15.00+15.40
───────────────────
15÷9=1.6715.40÷9=1.71
第一天RSI=【1.67÷(1.67+1.71)】×100=49.41
第十天上昇平均數=4.20+3.10+1.50+3.40+2.80/9=1.67
第十天下降平均數=1.40+1.70+3.90+8.40/9=1.71
第十天RSI=【1.67÷(1.67+1.71)】×100=49.41
如果第十一天收市價為25.30,則
第十一天上昇平均數=(1.67×+2.10)÷9=1.72
第十一天下跌平均數=1.71×8÷9=1.52
第十一天RSI=【1.72÷(1.72+1.52)】×100=53.09
據此可計算以後幾天的RSI。同樣,按此方法可計算其他任何日數的RSI。至一用多少日的RSI才合適。最初RSI指標提出來時是用14天,14天作為參數則成為默定值。但在實際操作中,分析者常覺得14天太長了一點,才有5天和9天之方法。

2.運用原則:

(1)受計算公式的限制,不論價位如何變動,強弱指標的值均在0與100之間。
(2)強弱指標保持高於50表示為強勢市場,反之低於50表示為弱勢市場。
(3)強弱指標多在70與30之間波動。當六日指標上升到達80時,表示股市已有超買現象,如果一旦繼續上升,超過90以上時,則表示已到嚴重超買的警戒區,股價已形成頭部,極可能在短期內反轉迴轉。
(4)當六日強弱指標下降至20時,表示股市有超賣現象,如果一旦繼續下降至10以下時則表示已到嚴重超賣區域,股價極可能有止跌回升的機會。
(5)每種類型股票的超賣超買值是不同的。
在牛市時,通常藍籌股的強弱指數若是80,便屬超買,若是30便屬超賣,至於二三線股,強弱指數若是85至90,便屬超買,若是20至25,便屬超賣。

類型

相對強弱指數的使用類似於隨機震盪指標,當相對相對強弱指數小於20時,確認一個處於超賣的市場,在價格下跌之後,很快回升展開了。相對強弱指數是一個非常流行的分析工具,因為它也能夠用於確認趨勢的形成。如果投資者認為趨勢正在形成,那么掃視一下相對強弱指數,看看它是否在50上或50下。如果投資者正在查看潛在的上升趨勢,那么確保相對強弱指數位於50以上;如果投資者正在查看下降趨勢,那么確保相對強弱指數位於50以下。為了過濾虛假信號,投資者等待相對強弱指數向上穿越50來確認自己認為的趨勢。當相對強弱指數真的向上穿越50時,就可以確認上升趨勢形成了;當相對強弱指數真的向下穿越50時,就可以確認下降趨勢形成了。

RSI變化規律

A.在匯率波動過程中,絕大多數時間裡RSI介入在30—70之間的範圍,其中又以40—60之間為最多。
B.當匯率下降一段時間以後,RSI也隨之從高位下降至30以下。
C.當匯率上升一段時間以後,RSI也隨之從低位上升至80以上。
D.當在高價區與低價區內,如RSI的變動與匯率的變化不一致時,說明大勢即將反轉。
E.RSI出現的最高點具有較強的抵抗作用;RSI出現的最低點具有較強的支持作用。
F.多投行情如果價格回頭,第一防線是RSI的50,第二防線是40,第三防線是30;空投行情如果價格回頭,第一防線是RSI的50,第二防線是60,第三防線是70。並且有三條細則:(1)如回頭RSI未破50,表示多投力量很強,極易創新高;如回頭RSI未破50,表示空投力量很弱,極易創新低。(2)如破40第二道防線,除非到漲前的最高價,否則RSI是不會再創新高的,表示多投力量不如以前;如破60第二道防線,除非到降前的最低價,否則RSI是不會再創新低的,表示空投力量不如以前。(3)如破第一、第二道防線,到第三防線RSI的30時才穩住,表明多投力量後勁不足,是大勢反轉下降的前兆;如破第一、第二道防線,到第三防線RSI的70時才穩住,表明空投力量後勁足,是大勢反轉上升的前兆。
G.多投回調下降形成的低點密集區,是多投的防線;空投回調上升形成的高點密集區,是空投的防線。
H.大勢轉弱後RSI圖中各反彈的高點為一峰低一峰,連線相近的兩個峰,所形成的一條阻力線,只要不是太陡,其反抗作用是很強的;大勢轉強後RSI圖中各反彈的低點為一谷高一谷,連線相近的兩個谷,所形成的一條支持線,只要不是太陡,其反抗作用也是很強的。
I.在多投市場,RSI最高點一般是75—90之間;在空投市場,RSI最低點一般是30—20之間。
J.RSI低點不破原低點為買入信號;高點不破原高點為賣出信號。
K.RSI一直在80以上,匯率未破10日移動平均線可持倉;破10日移動平均線則立即平倉。RSI比K圖形更清楚地顯現頭肩形、收斂形、雙頭形和雙底形等,所以更容易判斷買進和賣出點。RSI在80值時呈頭肩頂形或M雙頭形可賣出;RSI在20時呈頭肩底形或W雙底形可買入。
M.整盤時RSI一底比一底高是後勢看漲;RSI一頂比一頂低是後勢看降。
N. ] :在K線圖是一頂比一頂高而RSI圖形一頭比一頭低,表示大勢“背離”,可賣出;反之,K線圖是一底比一底低而RSI圖形一頂比一頂高時,也是大勢“背離”,可買進。
O.兩條RSI線確定買賣時機,當6日RSI向上突破14日RSI時買進;當6日RSI向下跌破14日RSI時賣出。
RSI也是有一定局限性:有時在95時匯率還在不斷的創新高或在5時價格還在創新低,所以不要死搬硬套;“背離走勢”事前難確認,有某種滯後因素;支持線與抵抗線方面,當RSI徘徊在40—60之間時,屬牛皮整盤,既使RSI值破支持線或抵抗線時價格也可能無明顯突破。RSI的規律,在40—60之間時,美元漲降1日元,可能上下波動3.5;在80以上20以下時,美元價格漲跌5—10日元時僅只波動1.2日元,所以有時發生失真的現象。
但RSI在技術分析中還是占重要的地位,在實際操作中還是能發揮巨大作用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