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福營

盧福營

盧福營,男,漢族,出生於1962年,浙江嵊州人。現任杭州師範大學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中心首席專家,公共健康治理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學科帶頭人。 兼任華中師範大學政治社會學博士生導師,浙江師範大學社會學碩士生導師、公共管理碩士生導師。 兼任浙江省社會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浙江省公共管理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政治學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中國鄉村社會史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專家組成員、中國社會學學會理事、中國政治學學會理事、杭州市重點學科“政治學理論”負責人、杭州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曾任浙江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浙江省公共管理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政治學會副會長。 1983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浙江師範大學法政經濟學院院長、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社會學學科負責人。2010年調入杭州師範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2006年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研究生畢業,師從著名政治學家徐勇。 長期致力於農村問題和基層治理方面研究,提出了“精英治村”、“鄉村派系”、“派系競爭”、“‘能人治理型’村莊治理模式”等概念,是國內最早對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進行研究的學者。 研究成果曾被新華社內部資料引用並獲習近平總書記大幅批示, 在學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影響力,多次受邀到中國浦東幹部管理學院講學。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盧福營 盧福營

1983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政史專業,獲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2000年,以同等學力申請獲得浙江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同年晉升教授。

2006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理論專業,獲博士學位。

2007年,聘為華中師範大學政治社會學兼職博士生導師。

2010年,調入杭州師範大學任教。

研究領域

鄉村治理、鄉村經濟社會變遷、鄉村社會建設、基層自治。

研究課題

1.《農村私營企業主社會責任的最新發展:主政試驗與精英治理——以浙江省為個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7.9-2008.12,主持人(排名第一);

2.《當代鄉村治理結構與運行機制研究》,浙江省招標課題,2006.9-2008.12,主持人(排名第一);

3.《村民自治發展中的地方創新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常規項目,2009.9-2012.12,主持人(排名第一);

4.《能人政治:私營企業主治村現象研究》,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後期資助項目,2009.9-2010.8,主持人(排名第一);

5.《鄉村治理中的衝突與協調研究》,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2005.9-2006.12,主持人(排名第一);

6.《四種村莊社會分層的個案比較研究》,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2003.9-2004.12,主持人(排名第一);

7.《轉型時期的浙江農民分化研究》,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995.9-2000.12,主持人(排名第一);

8.《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分化與整合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6.9-2008.12,排名第二;

9.《經驗中國:50年鄉村社會變遷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3.9-2005.12,排名第四。

主要作品

著作

盧福營 盧福營

《農民分化過程中的村治》,南方出版社,2000年。

《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綱要》(副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非農化與農村社會分層——十個村莊的實證研究》,中國經濟出版 社,2004年。

《衝突與協調:鄉村治理中的博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

《鄉村社會變遷與鄉村治理》,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

《村落的非農經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當代浙江鄉村治理研究》,科學出版社,2009年。

《中國農村政治穩定與發展》(合著),武漢出版社,1995年。

《中國農村村級治理——22個村的調查與比較》(合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參與式財政與鄉村治理經驗與實例》(合著),西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

《鄧小平理論教程》(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鄧小平理論概論》(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論文

在《中國社會科學季刊》、《政治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農村觀察》、《中國人口科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4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

1.《個私經濟發達背景下的能人型村治》,《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新華文摘》,1998年第8期轉載。

2.《中國特色的非農化與農村社會成員分化》,《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2期轉載。

3.《轉型時期的大陸農民分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000年春季卷。

4.《論村民自治運作中的公共參與》,《政治學研究》,2004年第1期。

5.《村民自治的發展走向》,《政治學研究》,2008年第1期。

6.《加強凝聚力 促進農村政治穩定》,《馬克思主義研究》,1995年第5期。

7.《客觀地位分層與主觀地位認同》,《中國人口科學》,2006年第3期。

8.《群山格局:社會分化視野下的農村社會成員結構》,《學術月刊》,2007年第11期。

9.《論村民自治發展的原則與趨勢》,《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1期。

10.《村民自治的經濟分析》,《中國農村經濟》,1998年第12期。

學術榮譽

村務監督的研究成果被新華社內部資料引用並獲習總書記大幅批示,多項成果獲得浙江省省委書記等省部領導的肯定性批示。 曾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評價體系研究報告》的“政治學學科最有影響力學者排名”中居全國第四位,“政黨及民眾組織分類排名”中居全國第三位。

先後獲得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20多項,代表性的獎勵有:

1.《中國農村政治穩定與發展》(合著),武漢出版社1995年版,獲第五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1996年)。

2.《非農化與農村社會分層》,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獲第十三屆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6年)。

3.《衝突與協調:鄉村治理中的博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獲第十四屆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8年)。

4.《經驗中國:以浙江七個村為個案》(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獲第十四屆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8年)。

5.《當代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研究》(系列論文),獲2008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09年)

6.《轉型時期的大陸農民分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2000年春季卷,獲第十屆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獎(2002年)。

7.《村民自治與中國鄉村治理變遷研究》(系列論文),獲2009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10年)。

其他榮譽稱號有:

1. 2010年獲浙江省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 2001年入選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3. 2006年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