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扶國

盧扶國,戰國時代燕國人。

簡介

盧扶國,燕昭王時來朝。渡玉河萬里,方至其國。國無惡(“國無惡”三字原作“人並”,據明抄本改。)禽獸,水不揚波,風不折枝。人皆壽三百歲,結草為衣,是謂之卉服。至死不老,鹹和孝讓。壽登百歲已上,拜敬如至親之禮。葬於野外,以香木靈草,翳掩於屍。閭里吊送,號泣之聲,動於林谷。溪原為之止流,春木為之改色。居喪,水漿不入口,至死者骨為埃塵,然後乃食。昔大禹隨山導川,乃表(“表”字原空缺,據明抄本補。)其地為無老純孝之國。(出《王子年拾遺記》)

翻譯

燕昭王時,盧扶國派使者來朝見。從中國要渡過萬里玉河才能到達盧扶國。盧扶國內沒有兇惡的禽獸,水面上不起波浪,風也吹不斷樹枝。人們壽命都達到三百歲。他們用草編織衣服,這種衣服稱為卉服。人到死了的時候也沒有變老,全都和氣孝順謙讓,壽命達到百歲以上的,人們對他們都像對待最近的親屬那樣拜見敬禮。人死後埋葬在野外,用香木山草覆蓋在屍體上,鄉里人都去弔唁送葬,號哭的聲音,震動了樹林山谷,溪水因此而停止了流動,春天的樹因為悲悼改變了顏色。在居喪期間,既不喝酒也不喝水,直到死者的骨頭變成泥土,才吃飯。從前大禹沿著山疏導河流時,就表彰那個地方是“無老純孝之國”。

相關條目

白民國

輆沐國

泥雜國

浮折國

吳明國

女蠻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