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侯爵(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1749年3月23日-1827年3月5日),法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也是法國科學院院士。[1] 他是天體力學的主要奠基人、天體演化學的創立者之一。此外,他還是分析機率論的創始人,因此可以說拉普拉斯是套用數學的先驅。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1749年3月23日—1827年3月5日),法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天體力學的集大成者。

拉普拉斯用數學方法證明了行星軌道大小只有周期性變化,這就是著名拉普拉斯定理

著名傑作

拉普拉斯的著名傑作《天體力學》,集各家之大成,書中第一次提出了“天體力學”的學科名稱,是經典天體力學的代表著作。

宇宙系統論》是拉普拉斯另一部名垂千古的傑作。在這部書中,他獨立於康德,提出了第一個科學的太陽系起源理論——星雲說。康德的星雲說是從哲學角度提出的,而拉普拉斯則從數學、力學角度充實了星雲說,因此,人們常常把他們兩人的星雲說稱為“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在數學和物理學方面也有重要貢獻,他是拉普拉斯變換和拉普拉斯方程的發現者。這些數學工具今天已經在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拉普拉斯是因果決定論的信徒。1799年出版了巨著《天體力學》的頭兩卷,主要論述行星運動、行星形狀和潮汐。1802年出版第三卷,論攝動理論。 1805年出版第四卷,論木星四顆衛星的運動及三體問題的特殊解。1825年出版第五卷,補充前幾卷的內容。由於這部巨著的出版,拉普拉斯被譽為法國的牛頓。據說,當拿破崙看到這部書時,問拉普拉斯,為何在他的書中一句也不提上帝。拉普拉斯明確地回答:“陛下,我不需要那個假設”。

拉普拉斯給出了一個古怪的關於太陽會升起的機率的方程,他聲稱這個機率是(d + 1) / (d + 2),d是過去太陽升起的天數。拉普拉斯聲稱這個公式可以套用於所有我們不認識的事物上,或是在我們已知但由於我們不知道的事物而陷入泥潭的事物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