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爾·康德[德國作家和古典哲學創始人]

伊曼努爾·康德[德國作家和古典哲學創始人]
伊曼努爾·康德[德國作家和古典哲學創始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伊曼努爾·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80歲),出生和逝世於德國柯尼斯堡,德國人,作家、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古典哲學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弗朗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並且有為數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被視為近代哲學的開端。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 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範疇)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先天的範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他的這個理論結合了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的理性主義,對德國古典哲學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康德的道德哲學理論也十分著名。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人物生平

伊曼努爾·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柯尼斯堡,康德的父親是一個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強調宗教的精神,重視虔誠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時候的精神世界深受虔信派的影響。八歲時,康德開始上學,學校提倡的是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他從此開始一生都對宗教祈禱和教堂唱詩感到反感。也是因為學校的教育,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學簡單地來說也是對虔信派的一種反動。

1740年,康德進了柯尼斯堡大學,由於家境貧寒,沒進行碩士論文的答辯。1748年,24歲的康德終於大學畢業,因為他的父親已經去世兩年,他衣食無托,前途渺茫。由於大學沒有他的位置,他決定到柯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鎮去做家庭教師。

康德的簽名 康德的簽名

康德的著述和講課使他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哲學家,他的影響開始走出柯尼斯堡,很多學生慕名而來成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與歌德和席勒一起成為魏瑪古典派頂樑柱的赫爾德。儘管如此,康德很長的時間裡沒有得到教授職位,期間他拒絕了柯尼斯堡提供給他的詩學藝術教授聘書。他還拒絕了來自埃爾朗根大學和耶拿大學的教授聘書,他只願意在柯尼斯堡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因為他不願意離開家鄉,而且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遷居異鄉。康德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胸腔狹窄,心臟和肺的活動餘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傾向,小時候甚至十分厭世。”

1755年任無俸講師(Privatdozent)在柯尼斯堡大學執教。1755年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提出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在批判時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認識能力及其範圍與限度,將世界劃分為“現象界”與“本體界”;人的認識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個環節,並提出“先天綜合判斷”概念。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個範疇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的本性要求超越經驗的界限對本體(自在之物)有所認識,但這已超出人的認識限度,必然陷入難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認識只能達到“現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靈魂等為超自然的東西,屬信仰範圍,它們的存在是為了適應道德的需要。由於兩個世界之間存在明顯的鴻溝,康德試圖通過審美判斷與自然界的目的論判斷以達到溝通,提出審美的主觀性與沒有目的的目的性與自然界的內在目的性與外在目的性,最後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為其體系的終結。在政治上,同情法國革命,主張自由平等。在教育上,認為應重視兒童天性,養成兒童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

1770年,康德在46歲時終於獲得了柯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上學教授一職,他的就任報告題目是《感性與知性世界的形式與根據》。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十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而是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以1770年為界限,其思想可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以自然科學的研究為主,並進行哲學探究。主要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未來形上學導論》《道德形上學基礎》等。1781年,他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僅憑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伊曼努爾·康德墓碑 伊曼努爾·康德墓碑

康德曾說再也沒有哪個家庭教師比他還差,但是實際上他這是謙虛,因為他教過的學生對他的口碑都不錯。在做家庭教師期間,他發表了第一本著作——《關於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內容是關於笛卡兒、牛頓和萊布尼茨提出的哲學與科學命題。五年的家庭教師生涯後康德重返科尼斯堡,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過家鄉。返回家鄉後,康德再次進入大學學習。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體論”獲得碩士學位,三個月後獲得大學私人助教資格,開始教授哲學。在私人助教這個教職上,康德一乾就是15年,學生的聽課費就成了他的生活來源。因為康德的課很受歡迎,願意聽他的課的學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無憂。在任助教期間,康德開始經常發表著作。他的論題包羅萬象,從自然科學、美學、神學甚至到巫術應有盡有,但貫穿其中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哲學研究應該如何進行:是從理性的觀點出發從普遍真理中推導出有關事物的真理,還是從經驗出發通過觀察得出普遍的結論。

晚年康德畫像 晚年康德畫像
伊曼努爾·康德墓碑 伊曼努爾·康德墓碑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伊曼努爾.康德在家鄉柯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時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柯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瞻仰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

個人生活

康德深居簡出,終身未娶,一輩子過著單調的學者生活。至1804年去世,從未踏出過出生地,因此詩人海涅說,康德是沒有什麼生平可說的。

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時間幾乎從未有過變化,就像機器那么準確。每天下午3點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會踱出家門,開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鄰居們紛紛以此來校對時間,而教堂的鐘聲也同時響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當他讀到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盧梭的名著《愛彌兒》時,深為所動,為了能一口氣看完它,不得不放棄每天例行的散步。這使得他的鄰居們竟一時搞不清是否該以教堂的鐘聲來對自己的表。

和許多偉大的德國學者一樣,康德家境也很貧寒,以至在金錢觀念方面給後人留下笑料。據說這位大學者經常聲稱,他最大的優點是不欠任何人的一文錢。他曾說:“當任何人敲我的門時,我可以永遠懷著平靜愉快的心情說:‘請進。’因為我肯定,門外站著的不是我的債主。”

個人著作

康德三大批判 康德三大批判

康德的著作以1770年為界,分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批判時期的著作又分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的著作。理論哲學的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或A版,1781;第三版或B版,1787)和它的簡寫本《未來形上學導論》(1783);實踐哲學的著作有《道德的形上學基礎》(1785)、《實踐理性批判》(1788)、《完全在理性範圍內的宗教》(1793)和《道德形上學》(1797)等。他的《判斷力批判》是一部內容特殊的著作,其中關於審美判斷和目的性判斷的論述可以解釋為聯繫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媒介,也可解釋為前兩部批判的補充。

《論活力的正確評價》

《自然通史和天體論》(1755)

《純粹理性批判》(1781)

《未來形上學導論》 (1783)

《道德形上學原理》(1785)

《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修訂版)》(1787)

《實踐理性批判》(1788)

《判斷力批判》(1790)

《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1793)

《永久和平論》(1795)

《論教育學》(1803)

主要思想

康德的一生對知識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為標誌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學,後期則主要研究哲學。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發表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其中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在後期從1781年開始的9年裡,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領域廣闊、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給當時的哲學思想帶來了一場革命,它們包括《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和《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以及《判斷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標誌著康德哲學體系的完成。

哲學

伊曼努爾·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麼?康德的回答是:我們只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麼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哲學家把這個問題徹底給顛倒了。在此之前,人們讓認識向外部事物看齊,而康德說,如果我們顛倒一下,讓事物向我們的認識看齊,該會如何?於是康德認為客體必須按照主體的認識形式來形成知識。康德把這一思維方法與哥白尼的“日心說”相比較:哥白尼以前,人們認為一切星球圍著我們地球轉,哥白尼卻說,我們地球是在圍著其它星球轉。

《實踐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純粹理性批判》的歸宿和目的。所謂“實踐理性”,是指實踐主體的意志,對於實踐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規定道德行為的“意志”的本質以及它們遵循的原則。全書包括“純粹實踐理性的原理論”和“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兩大部分。該書的重要理論意義在於,它把人的主體性問題突出出來,強調了人格的尊嚴與崇高,表現了強烈的人本主義精神。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麼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結束後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判斷力批判”中,康德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鑑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雖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學,他本人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學理論。他本人自稱發動了一場哲學領域內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處的時代, 歐洲哲學思想主要有兩種重要理論:由洛克、休謨等人發展出來的經驗主義,以及笛卡兒等人的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者指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與知識來源於人的經驗,而理性主義者則指出人類的知識來自於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則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兩者的觀點。康德指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德與亞里士多德一樣,將這種理性稱為範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通過範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沒有範疇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範疇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的範疇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觀念的因素,他意識到,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康德帶來了哲學上的哥白尼式轉變。他指出,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人為自然界立法。他的這一論斷與現代量子力學有著共同之處: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

宗教

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準,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倫理學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說法,指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準則。康德指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指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指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準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天文學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系起源星雲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系是由一團星雲演變來的。這團星雲由大小不等的固體微粒組成,“天體在吸引力最強的地方開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較大的團塊,團塊越來越大,引力最強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陽。外面微粒的運動在太陽吸引下向中心體下落是於其他微粒碰撞而改變方向,成為繞太陽的圓周運動,這些繞太陽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最後凝聚成繞太陽運轉的行星。衛星的形成過程與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雲說發表後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雲說發表以後,人們才想起了康德的星雲說。

政治構想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干涉內政的主權國家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

新康德主義

新康德主義最早出現於十九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德國,是一場針對在古典哲學浪潮消退後科學領域泛濫的科學主義思潮的反對運動。其發源地為德國,是多個不同學術中心流派的總稱。

1865年,奧托·李普曼在《康德及其模仿者》一書的每一章都以“回到康德去”為結論,這部書使得當時德國哲學家對康德哲學的熱情再度高漲,標誌著新康德主義的開始。新康德主義是學院哲學,在世紀之交,德國幾乎所有的大學教授都被新康德主義占有。

人物評價

伊曼努爾·康德像 伊曼努爾·康德像

伊曼努爾·康德 (Immanuel Kant),德國古典理性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學深入到了一個新的理論維度,也是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康德的哲學主要關注認識論和形上學問題,在康德之前,唯理論和經驗論持續了幾百年的論戰,最終無法較好解決知識的來源問題。康德的先驗哲學則調和了經驗論與唯理論,結束了這場耗時長久的哲學之爭。另外,康德的倫理學理論也十分有影響,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Kant-Laplace hypothesis)。

康德思想的發展,以1770年他提出教授就職論文為界,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他埋頭於自然科學研究,提出了“關於潮汐延緩地球自轉的假說”和“關於天體起源的星雲假說”。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在就任邏輯與形上學教授一職後,康德哲學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1781年,康德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哲學名著。此後又陸續發表了《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這兩部著作。三大批判的相繼問世,成為康德批判哲學體系形成的真正標誌。

康德是德國偉大的哲學家,德國哲學革命的旗手和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以他的批判性哲學為基礎,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實現了將人從單純因果必然性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完成古典法哲學向現代法哲學轉變和發展史上革命性變革。同時,康德對人的自由和權利的實現和維護、以及私法和公法等法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形成了豐富的法哲學思想,對於後代法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