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文學獎

百花文學獎

百花文學獎始創於1984年,每兩年評選一次,旨在鼓勵和帶動當代文壇的創作,傳揚中國嚴肅文學的精神。其前身是《小說月報》主辦的專門性小說評選,之後逐步發展成為知名的全國性文學大獎。2017年12月5日到10日,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頒獎及系列活動將在天津舉行。

基本信息

創辦背景

頒獎晚會頒獎晚會

隨著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全國工作重心由階級鬥爭轉向經濟建設,在思想文化領域需要解放思想,發揚民主。

1956年5月2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主要內容是“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競爭。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禁止另一種風格,另一種學派,我們認為會有害於藝術和科學的發展。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通過藝術和科學的實踐去解決,而不應當採取簡單的方法去解決”。

在理論探索上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的探索,以是對人性人情在文學中的價值和地位的探索。
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和文藝觀念的新探索的指導下,文藝界出現了曇花一現的新氣象,出現了一些干預社會現實、描寫人情人性的作品。

獎項介紹

始創於1984年的百花文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旨在鼓勵和帶動當代文壇的創作,傳揚中國嚴肅文學的精神。

其前身為《小說月報》主辦的專門性小說評選,以讀者投票評選獲獎者為特色,憑藉自身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在作家與讀者心目中占據重要地位,成為知名的全國性文學大獎。

為鼓勵多元化的文學創作和傳播,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評選還新增了“開放敘事獎”和“影視劇改編價值獎”兩個獎項。

主辦機構

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由天津出版傳媒集團主辦。

歷屆情況

第十七屆

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經過讀者線上線下投票和專家評審,共評選出短篇小說獎12篇,中篇小說獎13部,長篇小說獎2部,影視劇改編價值獎1部,散文獎6篇,小說新人獎2人,開放敘事獎2人。

百花文學獎的獲獎者中有王蒙馮驥才、李存葆、韓少功、蘇童、遲子建、范小青、葉廣芩、裘山山等多屆百花獎得主,也有近年活躍於文壇的70後、80後代表作家徐則臣、張楚、弋舟、葛亮、石一楓、雙雪濤、周李立等,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本次則憑藉小說與散文獲得雙獎。

2017年12月5日到10日,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頒獎及系列活動將在天津舉行,屆時眾多獲獎作家、評審將蒞臨現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