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銀花

白馬銀花

白馬銀花,外文名Rhododendron hongkongense Hutch,杜鵑花科,杜鵑屬的一種植物。生於海拔300—8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香港。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白馬銀花
海拔:300-8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stevenosn .spec .rhodod. : 562.. 1930】
中國植物志:57(2):345
組中文名:馬銀花組
組拉丁名:Sect.Azaleastrum (Planch.) Maxim.
亞屬中文名:馬銀花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Azaleastrum Planch.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2(--7)米;幼枝密集,細而堅韌,褐色或灰褐色,無毛或微被短 腺毛,老枝灰褐色或淡黃褐色,具光澤,無毛.葉革質,集生枝頂,橢圓形、橢圓狀卵形 或倒卵狀披針形,長1.5—5厘米,寬1.2—2.6厘米,先端凹陷,具短尖頭,基部楔形, 邊緣微反卷,上面乾後深褐色,除中脈被微柔毛外,其餘無毛,下面褐色或淡黃褐色,無 毛.兩面具光澤, 中脈於兩面凸出,側脈在下面可見; 葉柄長4—7(--10)毫米,上面被微柔毛。花芽宿存,鱗片闊卵形,先端鈍或圓形,外面無毛或被微柔毛。花單生枝頂葉腋花芽內,枝端具花2—4朵;花梗長1.5厘米,被腺毛和微柔毛;花萼5裂,裂片長卵形,先端流蘇狀,邊緣具短柄腺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輻狀,長2.4厘米,5裂,裂片倒卵形,頂端微凸起,具紫色斑點,花冠管長6毫米,基部徑5毫米,向上逐漸擴大;雄蕊5, 比花冠短,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開展白色柔毛;子房卵球形,具短柄腺體,花柱LC雄蕊長,伸出花冠外,無毛。蒴果圓球形至廣卵圓形,長4—5毫米,有短柄腺體或部分具疣狀突起。 花期3—4月,果期7—12月。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300—8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香港。

本種提示

本種與馬銀花R. Ovatum(Lindl.)Planch. Cx Maxim.相似,但本種的花芽鱗片外面無毛或具微柔毛,花萼裂片長卵形,邊緣具短柄腺體,花白色或淡紫色,易於區別。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hongkongense 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562.1930;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3:156.圖4266.1974;M.N.Philip.et W.R.Philip,in Not. Bot. Gard.Edinb.40:225.1982;華南杜鵑花志71.1983.——Azalea myrtifolia Champ.In Curtis's Bot.Mag.Sub.T.4609. 185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