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婆

白頭婆

白頭婆是菊科澤蘭屬的植物,又有同名動物。分布於朝鮮、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遼寧、山西、廣東、四川、安徽、河南、貴州、江蘇、湖北、山東、吉林、雲南、黑龍江、江西、浙江、陝西、湖南等地。

基本信息

同名植物

簡介

白頭婆(學名:Eupatoriumjaponicum)是菊科澤蘭屬的植物。

分布

分布於朝鮮、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遼寧、山西、廣東、四川、安徽、河南、貴州、江蘇、湖北、山東、吉林、雲南、黑龍江、江西、浙江、陝西、湖南等地.

生活習性

生長於海拔120米至2,900米的地區,常生於密疏林下、灌叢中、山坡草地、水濕地和河岸水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科學分類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菊目Asterales
科:菊科Asteraceae
屬:澤蘭屬Eupatorium
種:白頭婆E.japonicum
二名法
Eupatoriumjaponicum
Thunb.
變種
白頭婆E.j.var.japonicum
白頭婆三裂葉變種E.j.var.tripartitum

同名動物

簡介

白頭婆白頭婆

這是白頭鵯(也叫白頭翁)的幼鳥。 別名:白頭翁、白頭婆。
白頭鵯體長約18厘米。頭黑枕白,背面黃綠,胸部大都灰褐,腹面白色。幼鳥頭灰褐色,背橄欖色,胸部淺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復羽灰白。
白頭鵯是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中常見的一種鳥,多活動於丘陵平原的樹本灌叢中,也見於針葉林里。性活潑、不甚畏人。秋冬季大多二、三十隻結成大群,活動於、楝等樹上啄食果實。春夏季則僅3—5個相伴覓食。常棲息於矮樹籬或灌叢的最高處,見有昆蟲飛過時就飛捕於空中,然後再回到它棲止的樹上,大聲鳴叫。它的鳴聲是多種多樣的。
其他

生活習性

白頭鵯是雜食性鳥類,既食植物性物質,也食動物性物質,同時食性還隨季節而異。春夏兩季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秋冬季則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動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蟲為最多,如鼻甲步行甲、瓢甲。植物性食料大部為雙子葉植物,也食一部分漿果和雜草種子,如櫻挑、烏柏、葡萄等。
繁殖於3月至8月間。產卵至少二次,巢於桑樹茂密的綠葉叢中,或油茶樹上及各種灌木叢中,距地大多2—3米。但亦有築在高大喬木上的,距地高度約在6米至6.5米之間。巢呈深杯狀,用草莖、雜葉、蘆葦、草穗及少量細根、石松等構成,內墊以細柔的雜草。卵每產3—4個,呈橢圓形,色淡紅,其上更有深紅、淡紫等色的斑點。
飼料和餵法 飼養白頭鵯可以一種粉料做為常備飼料,比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雞蛋黃按5:2:3的比例混勻餵給,或者餵點頦粉(綠豆面、玉米面、熟蛋黃、淡水魚粉或蠶蛹粉按5:2:2:1配合);經常補充些水果和昆蟲幼蟲及蛹。

管理和調教

在人工飼養下白頭鵯屬軟食鳥,水罐內的水容易污染,每天需要清刷並換新鮮飲水。餵給的水果當天吃不完的應把剩餘的取出。每天(夏季)或隔日(春、初秋)供給浴水,任其自行水浴。每周洗刷一次鳥籠。白頭鵯不耐寒,在北方飼養冬季一定要移至室內飼養,停止外出溜鳥。

菊科·管狀花亞科·澤蘭族

澤蘭族,菊科、管狀花亞科,包括:1. 皮格菊亞族 2. 藿香薊亞族。皮格菊亞族包括:下田菊屬 。藿香薊亞族包括:藿香薊屬(Ageratum Linn.)、 澤蘭屬(Eupatorium Linn.) 、甜葉菊屬(Stevia Cav.) 、 假澤蘭屬(Mikania Will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