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澤蘭

假澤蘭

假澤蘭分布於台灣和海南島、雲南東南部(屏邊)。山坡灌木林下。海拔80—100米。印度尼西亞爪哇、寮國、高棉、越南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假澤蘭假澤蘭

種中文名:假澤蘭
種拉丁名:Mikania cordata (Burm. F.) B. L. Robinson
種別名:米甘草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假澤蘭屬
屬拉丁名:Mikania
海 拔:80-100
命名來源:【Contr.GrayHerb. 104: 65. 1934】
中國植物志:74:069
族中文名:澤蘭族

族拉丁名:Trib.Eupatori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攀援草本。莖細長,多分枝,有稀疏的短柔毛或幾無毛。中部莖葉三角狀卵形、卵形,長4一10厘米,寬2—7厘米,基部心形,全緣或淺波狀圓鋸齒,兩面有稀疏的短柔毛,花期脫毛或無毛,葉柄長2.5—6厘米。上部的葉漸小,三角形或披針形,基部平截或楔形,葉柄短。頭狀花序多數在枝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復傘房花序,全株有多數傘房或復傘房花序。各級花序梗纖細,被柔毛或無毛,有線狀披針形的小苞葉。總苞片4個,狹長橢圓形,長5—7毫米,有明顯的三脈,頂端鈍或稍尖,外面有稀柔毛和腺點。花冠長3.5—5毫米,檐部鍾狀,5齒裂,管部細,被稀疏短柔毛。瘦果長橢圓形,有4縱棱,長3.5毫米,有腺點。冠毛污白色或微紅色,長3.5—4毫米。花果期8—11月。

本種提示

在印度與馬來半島有一種印度米甘草(M.Cordatavar.IndicaKitam.),頭狀花序小,總苞片長3毫米,花冠長2.5毫米,冠毛長2.5毫米,瘦果長土石毫米。據文獻記載,我國海南島和台灣也有這個頭狀花序較小的變種。

菊科·管狀花亞科·澤蘭族

澤蘭族,菊科、管狀花亞科,包括:1. 皮格菊亞族 2. 藿香薊亞族。皮格菊亞族包括:下田菊屬 。藿香薊亞族包括:藿香薊屬(Ageratum Linn.)、 澤蘭屬(Eupatorium Linn.) 、甜葉菊屬(Stevia Cav.) 、 假澤蘭屬(Mikania Will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