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靈菇高產栽培

白靈菇又稱白阿魏菇,是刺芹側耳的白色變種。白靈菇還具有生長周期短,生產成本低廉,效益高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目前具有發展前途的珍稀菌類。

概念

白靈菇又稱白阿魏菇,是刺芹側耳的白色變種。菇體肥大潔白,營養豐富,味鮮美,口感特佳,蛋白質含量高達14.7%,含胺基酸達18種,.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及多種礦質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白靈菇富含的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質,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調節人體生理平衡的作用。白靈菇還具有生長周期短,生產成本低廉,效益高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目前具有發展前途的珍稀菌類。

技術介紹

為了促進這一菇類推廣,更充分利用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增加收入,現將近年來研究與實踐中總結出的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栽培季節與場地 白靈菇栽培季節要根據其出菇溫度合理安排,白靈菇出菇溫度為8~20℃:當地氣溫降至l5~20℃前40~50天裝袋、接種最適宣.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底為接種適期。11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為出菇期。若採用溫棚栽培.適當控溫,也可在12~2月裝袋接種,待氣溫適宜的3—4月出菇。栽培場地應選擇在通風良好,水源充足,無污染的地方。閒置的房屋,簡易菇棚,蔬菜大棚等都可利用,應儘量滿足白靈菇在發菌期和出菇期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
2 品種選擇 不同品種對出菇溫度的要求有差異,各地應根據當地氣候特點選擇適宜品種。我們選用的品種是天山1號、天山2號。
3 培養料配方與配製 ①配方:a.棉子殼80kg,麩皮15kg,玉米粉3kg,石灰、石膏各lkg。b.棉子殼60kg,玉米25kg,玉米粉5kg,麩皮6kg,石膏粉lkg,石灰粉2kg,過磷酸鈣lkg。c.棉子殼40kg,玉米芯20kg,木屑20kg,麩皮8kg,玉米粉5kg,豆餅粉2kg,石灰粉2kg,石膏粉、蔗糖、過磷酸鈣各lkg。以上配方料水比均為1:1.2~1.3。②配製方法:將原料按配方比例備好,先將不溶於水的乾料混合均勻,再將易溶於水的原料溶於足量水中,與乾料充分混合,拌料要做到三勻一充分,即料與料拌勻,料與水拌勻,酸鹼度均勻,吸水充分,pH為8~9,料的含水量65%左右。將配好的料堆成梯形,寬1~1.4m、高1.2~1.5m、長度不限,堆好後打通氣孔,孔距40cm,孔徑6em,打5排孔,堆上蓋塑膠薄膜,膜離地面40cm以利通氣並遮陽,堆後48~72小時,當堆中心料溫達65~70C時進行第1次翻堆。全部發酵過程7天左右,共翻堆2~3次。發酵好的料呈棕褐色、不粘、不朽、無酸味。裝袋前調料含水量為60%左右,即抓一把料用力緊握,指縫間有水不下滴為適度,調料pH7.5~8.5。
4 裝袋滅菌與接種 ①裝袋與滅菌:用15cm X 35cm X 0.04cm或17cm X 35cm X 0.04em低壓聚乙烯筒料,一端用線繩紮緊,裝料時邊裝邊用手輕壓,鬆緊度要適宜,裝好後紮緊袋口,及時進行滅菌。一般用常壓滅菌,力爭3—4小時內達100℃,灶內溫度100℃保持8~10小時,然後再悶一夜,待袋溫降至30℃以下時,出鍋接種。②接種:接種室使用前l周用甲醛熏蒸24小時,1立方米空間用10mL甲醛。利用室內的接種箱接種,先把冷卻至30℃以下的料袋、接種用具、酒精燈等物品一起放人接種箱內,打開紫外線燈照射30分鐘,或用氣霧消毒盒熏蒸,然後開始接種。,接種要嚴格按無菌操作規程。挖去菌種瓶(袋)內表層2cm厚的老化菌種,平放備用,將料袋直立,打開袋口,從菌種瓶(袋)內挖取紅棗大小菌種一塊,迅速放人袋內,輕輕壓實後扎口,然後倒過料袋用同樣的方法接種、扎口。袋口不可扎得太緊,以免因不通氣影響發菌。一批料袋應一次接完,中間不要隨便開箱門,接種好的袋運出後,清理工具、雜物,打掃衛生,裝入下批料,重新消毒後繼續接種。
5 發菌期管理 接種後將菌袋單碼擺放在經消毒過的乾燥室內發菌,低溫季節可採用雙碼擺放,一般擺4~6層,室溫要求22~250,濕度70%以下,暗光培養。2周左右進行第1次翻堆檢查,挑出污染袋。接種後3~4周菌絲生長快,呼吸旺盛,此時要適當鬆動一下袋口繩供氧,或用滅菌牙籤在袋口周圍扎孔增氧.並注意室內通風降溫。袋溫最好保持在250左右。最高不得超過28℃。以免造成燒菌。5周左右,菌絲基本發滿袋。可進行第2次翻堆,將菌絲已長滿的和未長滿的分開擺放管理。發滿的菌袋不會立即出菇,要在袋溫15~18℃、相對濕度70%左右、空氣新鮮的環境中繼續培養30~40天,當菌絲濃白,菌袋堅實,達到生理成熟時進行催蕾出菇。
6 出菇期管理 在菇房內採用層架式出菇,此時室內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80%左右,同時給充足的散射光,控溫0~13℃,晝夜保持lO℃以上的溫差連續7~10天的刺激,袋口料面菌絲扭結形成子實體原基。此時室內要保持一個較恆定的溫、濕度,使其原基順利分化,當原基呈黃豆大小時,去掉袋口扎繩,原基超過蠶豆大小時,把袋口鬆開進行疏蕾,每袋保留1—3個健壯菇蕾。幼菇長到桌球大時,挽袋口露出原基,向空中、牆壁、地面噴霧化水.濕度提高到90%一95%,溫度保持在18℃以下,並加強通風.增強光照。白靈菇從現蕾到成熟需要10~15天。一般只採收一次.採收後因氣溫升高,很難再出二潮菇,偶爾可收2次。當白靈菇菌蓋充分展開,邊緣尚保持內卷,而孢子又未彈射,菇體七、八分成熟時,為最佳採收期。用手握子實體菌柄基部輕輕採下。生物學效率50%~60%。採收後的鮮菇,清除柄基部的雜物後,單朵用保鮮紙包紮裝箱銷售。因其組織緻密,含水量低,肉質厚,不易破碎,鮮品可長途運輸。又因白靈菇不易變色,適合切片,在50~75℃的烘乾箱內烤乾,裝塑膠袋密封保存,也可按常規醃製銷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