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懸鉤子

白花懸鉤子

白花懸鉤子(學名:Rubus leucanthus)為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植物。分布在越南、泰國、寮國、高棉以及中國的湖南、雲南、福建、貴州、廣東等地,生長於海拔300米至1,4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路邊、林中、開闊地、疏林中、溝邊灌叢中和陽坡。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白花懸鉤子白花懸鉤子

攀援灌木,高1—3米;枝紫褐色,無毛,疏生鉤狀皮刺。小葉3枚,生於枝上部或花序 基部的有時為單葉,革質,卵形或橢圓形,頂生小葉比側生者稍長大或幾相等,長4—8厘 米,寬2—4厘米,頂端漸尖或尾尖,基部圓形,兩面無毛,側脈5—8對,或上面稍具柔毛, 邊緣有粗單鋸齒;葉柄長2—6厘米,頂生小葉柄長1.5—2厘米,側生小葉具短柄,均無 毛,具鉤狀小皮刺;托葉鑽形,無毛。花3—8朵形成傘房狀花序,生於側枝頂端,稀單花腋 生;花梗長0.8一1.5厘米,無毛;苞片與托葉相似;花直徑1—1.5厘米;萼片卵形,頂端急 尖並具短尖頭,內萼片邊緣微被絨毛,在花果時均直立開展;花瓣長卵形或近圓形,白色, 基部微具柔.毛,具爪,與萼片等長或稍長;雄蕊多數,花絲較寬扁;雌蕊通常70—80,有時 達100或更多,花柱和子房無毛或僅於子房頂端及花柱基部具柔毛;花托中央突起部分近 球形,基部無柄或幾無柄。果實近球形,直徑1—1.5厘米,紅色,無毛,萼片包於果實;核 較小,具窪穴。 花期4—5月,果期6一7月。

用 途

果可供食用;根治腹瀉、赤痢。

產地分布

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在低海拔至中海拔疏林中或曠野常見。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也有分布。

本種提示

白花懸鉤子白花懸鉤子
此種和小柱懸鉤子R.Columellaris Tutcher相近,但後者葉片橢圓形或長卵狀披針 形,萼片於果期常反折;花瓣比萼片長得多;雌蕊數多達300;花托基部具長達5.毫米的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