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龍柄魁

白玉龍柄魁

白玉質,微閃青,圓口。外壁通體浮雕兩條呈行進狀態中的龍,龍身細長無鱗,皆四爪張開,呈車輪狀。一側以龍首作柄,龍張口吐舌,上下唇皆外翻。平底無足。

相關資料

這種玉器造型來源於漢代的魁,原為盛羹的器物,以單柄外向的龍首為主要形制特點。龍為最高等級的神獸,符合“魁”字中“首、大”的意義。魁最早常以陶、木為之,兩漢、魏晉時銅質魁較多,又稱“龍銅魁”。玉質魁目前發現最早者為南京大學博物館所藏的刻有遼代契丹文字的龍柄玉魁,為遼皇室用玉,器形與此器類似,已演變為酒器。

魁這種器物主要流行於北方的漢人和少數民族中,直到元時還廣泛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