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槍桿根

白槍桿根 一種清熱;利尿;通便的藥。主治熱淋;石淋;熱結便秘。分布於廣西、雲南。

藥名

白槍桿根

漢語拼音

bai qiang gan ge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

功效

清熱;利尿;通便

科屬分類

木犀科

主治

熱淋;石淋;熱結便秘

生態環境

分布於廣西雲南

採收和儲藏

秋、冬季採挖,洗淨,切片,鮮用或曬乾。

資源分布

生於石灰岩山地次生林中。

用藥禁忌

《雲南中草藥》:"久瀉、氣虛者忌服。"

動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高約10m。樹皮灰白色。芽裸露,密被褐色茸毛,小枝灰褐色,具縱棱,疏被柔毛和茸毛,皮孔細小,稀疏散生。葉軸上面具窄溝,均密被棕色茸毛;小葉9-15枚,革質,橢圓形至披針狀橢圓形,長3-8cm,寬1.5-4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至闊楔形,葉緣略反卷,上面密被棕色茸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和黃色絨毛,脈上與葉緣尤密,小葉近無柄。圓錐花序生於當年生枝端或上部葉腋;苞片線形,長2-3mm;花梗細,長約3mm,與苞片均密被黃色茸毛;花萼杯狀,長約1mm,先端截平或淺裂而成闊三角形,微被毛;花冠白色,裂片線形,長約3mm;兩性花具雄蕊2,伸出藥之外;雌蕊長約2.5mm,柱狀棍棒狀,2淺裂。翅果匙形,翅甚扁平,下延至堅果中部以下。花期6月,果期9-10月。

功效分類

清熱藥;利尿藥;通便藥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根多切成不規則橫切片,呈橢圓形,直徑2-6cm,厚2-3mm。外皮黃褐色或紅棕色,木心黃白色。氣微,味苦、微澀。 以皮厚、木心黃白色、苦味濃者為佳。

性味

苦;性寒

藥材基源

為木犀科植物白槍桿的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或研末,3-6g。

出處

《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