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派

伊斯蘭教蘇非主義在中國新疆的派別之一。

伊斯蘭教蘇非主義在中國新疆的派別之一。相傳在帖木爾王朝時,中亞卡桑人麥赫杜米·艾孜木在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開始傳播。死後,由其子穆罕買提·依敏(亦稱依禪卡朗)和依斯哈克耶兄弟繼續傳播。他倆為了擴大各自的勢力範圍,在爭奪南疆統治權的過程中分裂成兩派。穆罕買提·依敏的一派被稱為“依禪卡朗派”,即白山派;依斯哈克耶的一派被稱為“依斯哈克耶派”,即黑山派。在他倆之後,穆罕買提·依敏的孫子阿帕克和加繼任白山派首領,以喀什噶爾、阿圖什為據點,信徒戴白帽為標記;依斯哈克耶之孫葉海亞和加為黑山派首領,以葉爾羌為據點,信徒戴黑帽為標記。
白山派和黑山派名稱的由來,說法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①按現存維吾爾文史料記述,最初兩派因穆罕買提·依敏的信徒聚居阿圖什,而阿圖什北面為白色大山,故稱白山派。依斯哈克耶的信徒聚居葉爾羌、葉城,而葉城西面為黑色大山,因名黑山派。②據傳說,弟兄兩人在傳播蘇非主義過程中,內部發生戰亂,一派為預卜好運而舉白旗,對方則舉黑旗表示面臨憂傷與苦難。③有的史料記載,追隨阿帕克和加的以白旗為標誌,追隨葉海亞和加的習慣上則常舉黑旗。④另有史料稱,當時取得蒙古人支持的為白山派,獲得拔達克山──坎居提支持的為黑山派。兩派為爭奪政權而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在維吾爾族歷史上留下了不能忘懷的流血事件。
兩派的教義基本一致,只是儀節略有不同:白山派主張默誦迪克爾(讚頌詞),黑山派則主張朗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