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眺傷心處

登眺傷心處

作者登高眺望南京這座古城,感念國家亡於滿清異族,觸目都是傷心之處。詩中最後兩句,寫出對滿清侵略者的無比憎恨。

基本信息

【名稱】登眺傷心處

【作者】龔賢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登眺傷心處

登眺傷心處,台城與石城①。

雄關迷虎踞②,破寺入雞鳴③。

一夕金笳引④,無邊秋草生。

橐駝爾何物⑤,驅入漢家營⑥!

作品注釋

①台城句:台城是晉朝時候所築的禁城,故址在今南京城北玄武湖邊。石城即石頭城,古時候用以儲存軍需品,在今南京城西秦淮河邊,後人也把石城作為南京的別稱。

②虎踞:比喻形勢雄壯,諸葛亮曾說過“鍾阜龍蟠,石城虎踞,其帝王之宅”的話。

③雞鳴:雞鳴寺,在南京西北雞籠山上。

④金笳引:金笳,指胡笳,引是樂曲的名稱,古琴曲有九引。

⑤橐駝:即駱駝,北方產,這裡借比滿人。

⑥漢家營:指中國。

全文翻譯

上山漫步,跨進破敗的雞鳴寺,

站在高處遠望台城與石城。

雄險的關山擁著龍蟠虎踞的氣勢,

這些地方看了盡使人流淚傷心。

故國河山在一夜的笳聲中變色,

如今滿城秋草已長得又高又深。

蠢笨的駱駝!你是什麼東西?

竟敢大搖大擺闖進漢家的兵營!

作者簡介

龔賢(1619-1689),字半千、半畝、清涼山人等,祖籍江蘇崑山,流寓金陵(南京),為清初著名山水畫家,“金陵八家“之首。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亂時外出飄泊流離,入清隱居不仕,居南京清涼山,賣畫課徒。擅畫山水,風格獨具。他隱居在清涼山半畝園“栽花種竹,足不履市井”,每天早晨,他看見樹葉上的露珠,濕潤的樹林和中午的樹林不同。江南煙雨,六朝的氣息,夢幻一樣美麗的山巒,長江沿岸的淺灘疏林、孤帆遠影,都成了他追求的美好的象徵。龔賢的山水畫,特淡遠蒼秀,如不食煙火人長嘯千仞之岡,濯足於萬里之流;山林氤氳,草林華滋,氣韻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