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頂病

瘋頂病

瘋頂病又稱叢頂病,病原為大孢指疫霉。該病多發生在溫帶和暖溫帶地區,是影響玉米生產的潛在危險性病害。近年來,由於制種基地的相對集中,引種的頻繁,該病有進一步擴大蔓延的趨勢,在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四川、湖北、遼寧等省均有發生。有於感病後95%以上的病株不結實,可基本造成絕收,對玉米生產影響很大。

症狀

瘋頂病 瘋頂病

苗期症狀:病菌從玉米苗期侵染植株,並隨植株生長點的生長而到達雌穗和和雄穗。病田苗期病株呈淡綠色,6~8葉開始顯症,株高20~30厘米時部分病苗形成過度分櫱,每株3~5個或6~8個不等,葉片變窄,質地堅韌;亦有部分病苗不分櫱,但葉片黃化且寬大或葉脈黃綠相間,葉片皺縮凸凹不平;部分病苗葉片畸形,上部葉片扭曲或成牛尾巴狀。

成株期症狀:典型症狀發生在抽雄後,有多種類型:

(1)雄穗畸形:全部雄穗異常增生,畸形生長。小花轉為變態小葉,小葉柄較長、簇生,使雄穗成刺頭狀即“瘋頂”。

(2)雄穗部分畸形: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大量增生呈團狀繡球,不能產生正常雄花。

(3)雄穗變異:果穗受侵染後發育不良,不抽花絲,苞葉尖變態為小葉成45度簇生;嚴重發病的雌穗內部全部為苞葉;部分雌穗分化為多個小果穗,但均不能結實;穗軸呈多節症狀,不結實或結實極少且籽粒癟小。

(4)葉片畸形:成株期上部葉片和新葉共同扭曲成不規則團狀,或牛尾巴狀,部分成環裝,植株不抽雄,也不能形成雄穗。

(5)植株輕度或嚴重矮化:上部葉片簇生,葉鞘呈柄狀,葉片發窄。

(6)部分植株超高生長:有的病株瘋長,植株高度超過正常高度1/5,頭重腳輕,易折斷。

(7)部分患病植株中部或雌穗發育成多個分支並有雄穗露出頂部苞葉。

(8)部分感病植株同時伴有瘤黑粉病的發生,簇狀雄穗、雌穗和莖稈上有瘤黑粉。

發病規律

瘋頂病 瘋頂病

玉米苗期是主要感病期,多雨年份及低洼積水田塊較易發病。少數輕病株(5%左右)能正常結實形成種於,因此病種子也是傳病的一個重要途徑。掖單13抗病性能差。
防治方法:①玉米收穫後徹底清除並銷毀病田的病殘體,以防病菌在田間擴散。②常年發病地塊選種抗病品種,如中丹2號、單玉13號,並與非禾本科作物如棉花或豆類輪作。③加強植物檢疫。避免從病區病田調種。④搞好玉米健身栽培,提高田間排水能力,防止苗期田間積水。⑤播種前每100千克玉米種用3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200~300克拌種,乾拌或濕拌均可,濕拌時應將藥劑配成藥液再拌種。發病初期,每公頃用60%滅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200~1800克,對水750升均勻噴霧。

主要危害

玉米、高粱、穀子、水稻、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珍珠稷、甘蔗等作物以及多數禾草。

防治方法

瘋頂病 瘋頂病

主要是種植技術及種植抗病品種輔之以藥劑防治。
1.適期播種,播種後嚴格控制土壤濕度,5葉期前避免大水漫灌,及時排除降雨造成的田間積水,及時拔除田間病株,集中燒毀或高溫堆肥。收穫後徹底清除並銷毀田間病殘體,深翻土壤,控制病菌在田間擴散。輪作倒茬,與非禾本科作物輪作,如豆類、棉花等。
2.選用抗病品種,如中單2號、丹玉13等;發病與品種有一定的關係,通常馬齒種比硬粒種抗病。
3.藥劑防治方法:藥劑拌種。播種前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或64﹪噁霜•錳鋅可濕性粉劑(防毒礬)以種子量的0.4﹪拌種;或用3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200~300克拌100千克玉米種。噴葉防治。在田間於發病初期,可用1∶1∶150的波爾多液噴霧,每隔7~14天噴1次,連續2~3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