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氣

疏肝理氣

疏肝理氣,即疏肝,疏散肝氣鬱結的治法。按五行而論,肝屬木而性喜條達,主疏泄,為藏血之髒。設若情志不遂,肝木失於條達,肝體失於柔和,以致肝氣橫逆、鬱結,呈現種種病變。疏肝理氣具有疏理肝臟氣機,恢復肝臟功能的作用。

基本信息

治法運用

肝氣鬱結表現為兩脅脹痛,胸悶不舒或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脘腹脹滿,腸鳴腹痛;婦女可見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痛經等。常用藥物有柴胡、白芍、枳殼、香附、鬱金、元胡、陳皮等。

臨床注意事項:使用疏肝理氣應注意掌握鬱結之主證。疏散之品久用易傷氣陰,故臨床兼見血虧氣虛者,須與養血益氣藥合用。

食物

蓮藕:藕能通氣,能健脾胃順氣。

蘿蔔:擅長順氣健胃,濁冷消痰。以青蘿蔔療效最好,紅皮皂口者次之,如胃冷的子性,能夠添排骨、牛肉等等燉蘿蔔湯吃。

山楂:善於順氣活血、化食消積。但食用要適質,胃酸過多的慎用。若果是是血瘀體質,可以山楂煮紅糖水,可以補血解郁。

玫瑰花:玫瑰花有親肝理氣,寧心安神的功能,可用玫瑰花泡茶飲。

合歡花:解郁安神。用於心神不安,憂鬱失眠。

麥冬、五味子、枸杞、百合煮水滋陰降火。枸杞煮粥,鮮百合炒著吃效果不錯。

金銀花、菊花、炒決明子泡綠茶降火,亦有輕微的疏肝理氣之功。

烏梅、冰糖煮水滋陰,夏日可常喝,效果很好。

月季花泡水可活血化淤,但效果一般,若是化淤日常用品鮮有效果。

季節中,肝對應春天,春天是養肝最好的季節。一位台灣中醫主張多吃綠芯的黑豆,說是補肝。

五色中,肝對應青色,所以多吃綠色蔬菜,對肝臟也是有好處的。

方法

如果有乳腺增生,可以用梳子背刮腳面,從下往上,每天晚上泡腳後,每側刮一百下。如果乳腺增生比較嚴重,可以多刮幾下。

可以從刮兩肋,從腋下一直刮到腰;也可以用手搓兩肋,順勢往下。

按摩法

1、舒氣會

方法:兩掌重疊,置於兩乳間的膻中穴,(此穴為人體宗氣聚會的地方),上下擦動30次。

作用:舒理氣機,刺激胸腺,增強免疫機制。

2、寬胸法

方法:

1.坐位,右手虛掌置於右乳上方,適當用力拍擊並漸漸橫向另一側移動,來回10次。

2.以兩手掌交叉緊貼乳上,橫向用力擦動20次。

3.兩手掌虎口卡置於兩腋下,由上沿腰側向下至髂骨,來回推擦,以熱為度。

作用:寬胸理氣,通暢全身氣機。

3、疏肋間

方法:坐位,兩手掌橫置於兩腋下,手指張開,指間距與肋骨的間隙等寬,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臍水平線,重複10次。注意手指應緊貼肋間,用力宜均勻,以胸肋有溫熱感為宜。

作用:理氣疏肝。

4、拿腰肌

方法:坐位,兩手虎口卡在兩側腰部肌肉處,由上往下至髂部捏拿腰部肌肉,往返操作10次。

作用:可健脾益氣。

5、擦側腹

方法:

坐或仰臥位,兩手掌分置於兩脅肋下,同時用力斜向小腹推擦至恥骨,往返操作20次。

作用:健脾利氣。

6、理三焦

方法:

坐或仰臥位,兩手四指交叉,橫置於膻中穴,兩掌根按在兩乳內側,自上而下,稍用力推至腹股溝,共推20次。

作用:通利三焦,理氣養肝。

7、撥陽陵

方法:坐位,兩手拇指分別按置於兩側陽陵泉穴(人體筋之會穴),其餘四指輔助,先行按揉該穴1分鐘,再用力橫向彈撥該穴處肌腱3-5次,以酸麻放射感為好。

作用:疏肝利膽,調和經氣。

8、振胸膺

方法:

1.坐位,先用右手從腋下捏拿左側胸大肌10次,再換手如法操作。

2.雙手手指交叉抱持後枕部,兩肘相平,盡力向後擺動,同時吸氣,向前擺動時呼氣。一呼一吸,操作10次。

作用:理氣寬胸,振奮胸中陽氣。

9、運雙目

方法:

端正凝視,頭正腰直,兩眼球先順時針方向緩緩鏇轉10次,然後瞪眼前視片刻,再逆時針方向如法操作。

作用:可使雙目顧盼靈活,神采奕奕。

10、嘆息法

方法:

全身放鬆,先深呼吸後,再儘量呼氣,在呼氣時發出“噓”音,並盡力瞪目,重複10次。

作用:可調和臟腑,疏肝理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