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稿溪自然保護區

畫稿溪自然保護區

畫稿溪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敘永縣,占地面積238.27平方公里,東、北面與貴州省赤水市、四川省古藺縣接壤,總面積238.27平方公里,最低海拔332米,最高海拔1787.3米,屬於雲貴高原黔山地北緣與四川盆地中部低山丘陵的過渡地帶。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畫稿溪自然保護區畫稿溪自然保護區
畫稿溪境內自然景觀資源獨具特色,地貌景觀、生物景觀、植被景觀、水景和氣象景觀豐富多樣,資源富集,風光旖旎,氣候宜人,集雄、秀、奇、險、幽於一身,尤其以大量珍稀的動植物資源與瑰麗無比的自然風光著稱。經專家調查考證,境內有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分布最集中、種群量最大、單株植株最高、保護最好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樹126000株,以及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植物金花茶,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鵝掌揪金錢松香果樹紅豆杉福建松和國家三級保護樹種紅椿厚朴潤楠及名貴中草藥資源幾百種,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短尾猴狗熊穿山甲雲豹獐子等。主要景點有龍潭岩箱子岩神鵰岩青龍嘴、茅山寨門、牛心山等,其峭壁千韌、飛瀑高懸、溪流跌宕、雲海萬千、綠浪接天、玉屏迭瀑、峰巒奇特,從而也被形象地譽為“綠的海洋”、“瀑布的世界”、“雲海的故鄉”、“山巒的展覽室”、“動植物的珍藏館”。

自然資源

畫稿溪已發現近2000種高等植物。境內有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分布最集中、種群量最大、單株植株最高、保護最好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樹上萬株,有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金花茶,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鵝掌揪、金錢松香果樹紅豆杉福建松和國家三級保護樹種紅椿、厚朴、潤楠、及名貴中草藥資源幾百種,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短尾猴、狗熊、穿山甲、雲豹、獐子等。

景區特色

畫稿溪自然保護區桫欏
畫稿溪處於雲貴高原黔山地北緣與四川盆地中部,低山丘陵的過渡地帶。在地史上屬華南古陸和古地中海的邊緣部分,為中山低山地貌形成,山地丘陵河谷個階梯區內廣泛露出白堊系地層

桫欏世界

桫欏樹是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屬蕨類喬木,主要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目前已瀕臨滅絕。現有的桫欏是受過第四紀冰川破壞的殘存古老物種,桫欏與恐龍同時代生長,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與恐龍同時代的惟一倖存的植物,素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桫欏樹婀娜多姿,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畫稿溪桫欏樹的發現,對研究川南一帶古代生物進化和地質變化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金鑒明率領專家組一行數人來到畫稿溪考察後,有了許多意外的驚喜發現。植物“活化石”桫欏樹在畫稿溪成片成林,多達12萬多株,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種群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單株植株最高、生長密度最大、保護最好的一片原始群落。專家讚譽畫稿溪是“桫欏世界”。

飛瀑流泉

溪流如練,原始古樸,飛瀑、溪流,山與樹,樹與水和諧地構成一幅幅立體畫卷。這裡的溪水、飛瀑、山峰、樹木、竹葉等都流淌著各自鮮明的個性特徵。保護區內河流密布縱橫,有大小溪流多條、瀑布多處,享有瀑布的世界的美譽。

原始天然

沒有人工雕鑿的痕跡。這裡森林原始古樸,鬱鬱蔥蔥獨特的植物王國奇觀。品種繁多的植物爭奇鬥豔,畫稿溪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是地球上同緯度地區罕見的常綠闊葉林分布區,其中有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桫欏;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金花茶、紅豆杉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錢松、福建柏、鵝掌楸等多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紅椿、厚朴等數十種;名貴中藥材數百種。此外紅山茶、杜鵑花蘭花等漫山遍野,生機盎然。

天然動物世界

畫稿溪自然保護區是珍稀動物的繁衍棲息之地,珍稀動物經常出沒林間、溪畔,引人注目。這裡共有動物種類多種,其中有獼猴、黑熊、穿山甲、大鯢、岩羊等數十種國家保護動物。

主要景觀

畫稿溪自然保護區瀑布
黑龍潭溝瀑布

一道十幾米寬的水簾垂掛在山前。山路順著水邊前行,在水簾後打了個彎轉到了對面。瀑布邊緣,流水斷線,漸成珠簾。站在正下方,抬頭上望,水珠成豆撒落。“大珠小珠落玉盤”原本是形容樂聲的靈韻,在這裡卻成了擬態。

二十四道拐

畫稿溪山路自然多彎。當地人便將一段風景怡人,瀑布攢集的山路取名為二十四道拐。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瀑布,錯落有致,時密時疏,若隱若現於竹山林海之中。

貓鼻樑

路差不多全由石階鋪成,石階上覆蓋著青苔。整條山路有不少地方是行於峭壁之上,小路只有一人寬,一邊是覆滿蕨類植物的山壁,一邊陡峭的懸崖。幾處沿壁而上的石階,寬不到兩個手掌,貼壁而成,幾成直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