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尾鎮

水尾鎮

水尾鎮位於四川省敘永縣城東北,地處川黔邊緣,距縣城42公里,距瀘州市108公里,與納溪、古藺、貴州赤水市接壤。水尾鎮幅員面積235.01平方公里,轄21個村,5個居委會,總人口近3萬,年GDP為76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1774元,人均占有糧710公斤。水尾鎮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先進鎮、小城鎮建設試點示範鎮、全國百佳綠化鄉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水尾鎮水尾鎮
水尾鎮位於四川南緣敘永縣東北南,東經105゜26'-105゜40',北緯28゜11'-28゜19',東北面與貴州省赤水市、四川省古藺縣接壤。西南面與敘永縣天池、向林鄉毗鄰,距敘永縣城42千米。為中山低山地貌,形成山地、丘陵、河谷三個階梯,最高海拔1787.3米,最低海拔332米,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帶,年平均氣溫17.9℃,年降雨量1286毫米,氣候溫和,空氣清鮮,雨量充沛,適宜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特別適宜各類竹木的生長,素有川內“小峨嵋”、“竹木之鄉”、“動植物王國”之美譽

水尾鎮行政區域面積23737公頃,2003年末耕地面積1363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3279公頃,地理環境為丘陵,共27571戶25414人,從業人員13693人;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6947萬元,國內生產總值77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45元;糧食產量15068噸,肉類產量1671噸,蔬菜產量4908噸;有鄉鎮企業683個,其中工業企業180個,企業營業總收入18200萬元,財政收入379萬元,支出751萬元,債務餘額984萬元;財政供養職工數57人,其中行政人員32人,事業人員25人,全年總工資52萬元,全年教師工資174萬元;有汽車站1個,供水站1個,銀行、信用社2個,醫院、衛生院4個,集貿市場2個占地5000平方米;學校總數4個,教師129人,在校學生總數為3337人,公路里程為133公里。

鎮內交通方便,距隆敘鐵路20千米,臨321國道1734公里處僅20千米,省道合敘路東西橫跨鎮內20公里,村道280千米,村村通碎石路。水尾鎮幅員面積235.01平方千米,轄11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9473人,其中農業人口22439人。到2007年底,鎮內修建水泥路30千米,磚混結構商品樓10萬平方米,有年產值100萬元的企業5個,村村通廣播電視,移動通信覆蓋率達100%。鎮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3480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0.4927億元,工業總產值0.3841億元,第三產業總產值0.3720億元,人均純收入2300元,人均占有糧650千克。

行政區劃

水尾鎮是屬於敘永縣轄鎮。1948年設水尾鄉,1958年改公社,1987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4公里。面積235平方公里,人口2.5萬。川雲公路東線經此。轄鋼鐵、米城、月明、喜馬、川心、水星、會龍、保衛、安全、興店、大堰、翻山、豆地、林峰、敦梓、白合、青岡、官斗、天應、分龍、西溪21個村委會和北大街、西大街、東大街、敦梓街4個居委會。竹木資源豐富,鄉鎮企業有竹筍加工、竹木加工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子。特產竹筍。境內化稿溪林壑幽深,遍布珍奇活化石桫欏樹。

鄉鎮優勢

水尾鎮水尾鎮
區位優勢

水尾鎮區位優勢明顯,距瀘州市114千米,敘永縣城42千米,距赤水市20萬噸紙漿廠和江門市20萬噸紙漿廠只有40千米,交通便捷,是貴州赤水市、瀘州市、敘永縣城之間商貿重鎮,每年的大竹筍、楠竹筍、甜竹筍年產近萬噸,遠銷台灣、日本、韓國、廣州、上海等地,特別大竹筍以其肉厚嫩鮮、香脆可口,含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在國內同類竹筍中獨占鰲頭,譽滿東南亞。

資源優勢

水尾鎮森林覆蓋率達75.4%,被譽為“竹木之鄉”、“綠色明珠”。有林竹地面積27萬畝,竹林面積8萬畝,活立木蓄積量達100多萬立方米,年產以杉木為主的商品材1萬多立方米,楠竹40萬根,雜竹1萬餘噸,竹筍1萬餘噸。

水尾鎮資源豐富,境內以石英砂矽礦天然氣、煙煤為主的地下資源以及以樟、楠、銀杏、杜仲、黃柏、天麻等為主的貴重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以茶葉蠶桑、油桐、香菇、木耳等為主的經濟作物蘊藏量大,質優品高。境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省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綠色的海洋、瀑布的世界、雲海的故鄉、山巒的展覽室,動植物的珍藏館”的綺麗風光,被遊人及國內專家美譽為“小峨眉”。

鄉鎮發展

水尾鎮水尾鎮
水尾鎮1994年批准為四川省小場鎮建設總體規劃先進鄉鎮,小城鎮建設試點示範鎮,全國百佳綠化鄉鎮。水尾鎮森林覆蓋率達76%,境內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畫稿溪(168平方千米)2003年被評為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保護區屬於雲貴高原黔山地北緣與四川盆地中部低山丘陵的過渡地帶,地史上屬華南古陸和古地中海的邊緣部分,地質歷史悠久,動植物區系成分古老。區內自然景觀主要有方山、赤壁、奇峰、岩洞、巨石和峽谷等地貌景觀,瀑布和溪流等水體景觀,以雲霧為代表的氣象景觀,以常綠闊葉林、桫欏樹金花茶金錢松、紅豆杉野生植物為主的植物景觀,以及珍稀的猴、野豬、岩羊等動物景觀,有很高的自然生態旅遊的潛在開發利用前景和價值

為實現“商貿重鎮、工業強鎮、旅遊富鎮、衛星城鎮”發展目標,水尾鎮放手發展鄉鎮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使水尾鎮各類企業達到475個,個體工商戶529戶,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3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達到1.4億元,轉移農村剩餘勞力5200多人;著力基礎設施改善,完成了長2.56公里,寬32米的“水尾大道”土建工程,鋪築了鎮內主幹道西段561米街道水泥路面,建設了綠化帶,鋪築了321國道黃桷坪至水尾的水泥路面、水泥至畫稿溪水泥和碎石路面、啟動了水尾至大石9公里水泥路面的建設,新建了專用垃圾公路、垃圾場,開發商品樓4500平方米,改造了廣播電視光纖線路,技改了水尾自來水站,改造了畫稿溪賓館。

鎮內礦業開發僅有年產十萬噸的石英砂廠一個,年產值500多萬,礦產開發利用剛剛起步,蘊藏廣闊的開採前景;竹木產業科技含量差,以粗加工為主,僅有年產值100萬元的兩家企業,因此在竹木產業的深加工中蘊藏無限商機;藥材開採利用零散,僅野生藥材的採集年尚存數百萬元的利潤空間;畫稿溪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的生態旅遊為處女地,誠招投資開發生態旅遊區;水資源豐富,2008年有一個電力公司,4個小水電,發展水電條件好,用電需求量大,投資前景看好。2008年鎮人民政府實施“工業強鎮、竹業富鎮、旅遊興鎮”的戰略目標,樹立“領導招商,環境引資,服務留商、發展聚商”的理念,成功引進資金1000多萬元,新建敘永縣金峰矽砂公司、東升竹木有限公司、旭軒家俱廠等企業,這些企業進展順利運行良好。

貴州省岑鞏縣水尾鎮

水尾鎮貴州省岑鞏縣水尾鎮
水尾鎮位於岑鞏縣東北部、東南抵玉屏縣,西及西北與天星鄉、羊橋土家族鄉接壤,北鄰銅仁市。距縣城34公里、湘黔鐵路玉屏火車站17.5公里、大龍貨運站13.7公里。

水尾鎮土地面積100.7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5774畝,其中田10193畝、土5581畝。境內年均氣溫15.8℃,降雨量1228毫米,無霜期320天,年日照1180小時,土地肥沃,盛產水稻、油菜、瓜果等。

水尾鎮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80個村民小組,99個自然寨,總人口20006人,居住著漢、侗、苗等12個民族,少數民族占人口的52.7%。

鎮內礦產資源豐富,有優質石灰石、方解石和多色大理石、且儲量大、口味高、易開採。

鎮內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別具一格,頗具旅遊開發和研究價值,省級風景名勝區龍鰲河風光和大樹林儺技戲、千年古樹林、陳圓圓墓、隘門關、仙人岩、懸棺葬、仙人橋、飛水瀑布、銀河飛瀑、小花灘大壩、黃河大橋、將軍洞等主要景點構成16公里長的旅遊開發帶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龍田是岑鞏西部重鎮,距縣城53公里,東接注溪、南連鎮遠,西抵客樓,北鄰平莊鄉。幅員面積為146.51平方公里,轄10村1場,155個村民組,4256戶20091人。交通便捷,岑(鞏)石(阡)公路東西縱貫全境7村1場,龍江河水上運輸是解放初期地方的主要交通渠道。

2008年來,岑鞏縣水尾鎮依託良好的資源和交通優勢,堅持走產業化經營、規模經營之路,大力加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把養殖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培育起了養羊大戶張世清、獺兔養殖大戶胡運國、蛋雞養殖大戶尚仁忠等一大批產業帶頭人,養殖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和特色。2008年,水尾鎮已發展各類養殖大戶40餘家,其中:羊子存欄2300餘只,獺兔存欄2000餘只,蛋雞存欄2600餘只,產值達到230餘萬元。

為拓展民眾增收渠道,加快培育特色產業,推動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水尾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並積極採取措施狠抓養殖業發展。一是出台了相關政策措施,著重對養殖戶在政策、資金上加以扶持和傾斜,為養殖戶發展營造良好的空間;二是實行黨政班子成員定點聯繫養殖戶機制,並組織畜牧技術人員跟蹤進行技術指導服務,提供技術保障;三是搞好信息服務,及時收集和掌握市場信息,指導養殖戶抓好市場供需調節;四是實施對口幫扶政策,每一個養殖大戶每年要帶動一至二人,先富帶後富,形成輻射效應,並依託緊鄰玉屏縣朱家場畜牧交易市場的區位優勢,把水尾鎮建成牧畜大鎮,推動水尾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