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林鄉

向林鄉

向林鄉位於四川省敘永縣北端,距縣城50公里。東與合江縣五通鎮、敘永縣大石鄉相鄰;南與敘永縣水尾鎮、天池鎮接壤;北接納溪區打古鎮;西靠敘永縣江門鎮。地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078米,最低海拔369米。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8ºC,年降雨量1250mm左右。主要土類為水稻土、紫色土,主產水稻、玉米、紅苕等農作物。向林鄉8個村,2個居民委員會,62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萬畝,5800戶,2.3萬人。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向林鄉向林鄉
向林鄉行政區域面積14604公頃,2003年末耕地面積1373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3833公頃,地理環境為丘陵,共6008戶22084人,從業人員12725人;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8862萬元,國內生產總值61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1元;糧食產量16341噸,肉類產量1036噸,蔬菜產量15922噸;有鄉鎮企業728個,其中工業企業538,企業營業總收入12922萬元,財政收入236萬元,支出414萬元,債務餘額643萬元;財政供養職工數41人,其中行政人員26人,事業人員15人,全年總工資65萬元,全年教師工資227萬元;有汽車站1個,供水站1個,銀行、信用社1個,集貿市場2個占地2100平方米;學校總數3個,教師127人,在校學生總數為3031人,公路里程為133公里。

向林鄉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訊信息便捷,開通了光纖電視。向林場鎮初具規模,屬縣級小城鎮試點之一。設有中學、中心校各一間。境內現有林地159000畝(其中竹林面積119417畝,杉木林面積29619畝,茶葉面積2000多畝,森林覆蓋率65.2%,居全縣第二。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有縣級以上保護文物三處,有蓄水量160萬立方米、260萬立方米水庫各一個。天河瀑布風景區和“仁家洞”天然桫欏樹群,風光旖旎,據專家考察論證,極具旅遊開發價值,現被市命名為市級風景區。向林鄉以畜牧、竹木為支柱產業,農副產品加工以竹編、茶葉為主。

向林鄉二OO七年末,向林鄉生產總值2.1億元,向林鄉耕地面積20569.97畝,糧食總產量16067噸,人均占有糧760公斤,人均純收入2410元。2008年末生豬出欄2.5萬頭,存欄2.45頭。向林鄉企業總數686個(其中個體私營企業14戶、個體工商戶280戶),總產值14030萬元,工業產值11480萬元。

向林鄉地處敘永縣北面深後地區,森林覆蓋率達43.7%,其中竹林面積7萬畝,曾經紅極一時的小紙廠,給向林鄉的竹農帶來了不少收益,但自2007年取締小紙廠以來,竹材用量急劇下降,影響了向林鄉廣大竹農的利益。如何讓“竹山”變“金山”,再現竹產業雄風,向林鄉黨委政府重新調整發展思路,積極引導民眾借竹生財。

經濟建設

向林鄉向林鄉
為了全面落實敘永縣竹基地建設“十、百、千、萬”(建成十個重點鄉、百個重點村、千畝示範片、萬戶專業戶)工程,積極穩妥推進竹產業持續發展,向林鄉四舉措做強竹產業。

一是建成規範化竹林14萬畝。充分利用向林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在管護好現有10萬畝竹林的同時,再用3年時間,造竹4萬畝,即到“十一五”末建成規範化竹林14萬畝,成為瀘州市擁有竹林最大的鄉鎮之一。二是積極建設林區公路網路,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由於向林地處敘永縣北面深丘地區,山高溝深,現在還有一半的社不通公路,已通的村道公路養護差,農戶的竹子難以出售,變成經濟收入。根據縣上規劃,在積極協助建好縣級林區公路網的同時建好向林鄉的林區公路網路,使向林鄉的竹資源都得到充分利用,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三是抓好舊竹林管護,提高單產。向林鄉10多萬畝的舊竹林,有的是林下造林,有的不連片,有的林中空地較多,有的竹種老化。力爭用3-5年的時間進行科學補種管護,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竹林單產,都達年畝產竹材5噸以上。四是進一步搞好竹產品深加工。現向林的竹子40%編竹蓆、30%賣竹片、30%做了林農的燒柴。出售的70%都是賣初級產品,今後幾年內,政府在繼續支持竹壓板廠上規模的同時,抓好其他竹產品的深加工,不斷增加竹產品的附加值,做強做大竹產業,向竹產業大鄉、強鄉邁進。

發展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堅持“以竹興鄉、以竹富民”,努力開發竹資源,以環保為先,抓好市場資源配置,不斷打造竹類初、深加工,再振向林竹經濟,加快集鎮建設步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旅遊業發展,加強教育,提高人口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實現向林鄉“三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

發展目標

向林鄉向林鄉

到2010年,向林鄉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5420萬元,平均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0元,到2010年實現3397元;地方財政收入平均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5%;中國小入學率達9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電視覆蓋率9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以內。完成天河瀑布風景區規劃開發;切實抓好竹資源開發;硬化天(池)至向(林)主幹道公路,切實做好通村公路和通社公路,紮實做好上級項目工程的實施。基本消除絕對貧困,抓好扶貧重點村的項目實施,向林鄉朝著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和諧,山川秀美的方向發展。

現向林鄉人民正團結一致,艱苦奮鬥,加大“以竹興鄉、以竹富民”的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逐步實現向林人的小康夢想。向林鄉境內竹木資源十分豐富,亟待開發,精加工。為此,向林人誠邀有識之士來向林發展,共謀大業。

技術培訓

向林鄉向林鄉
向林鄉位於敘永縣北面,鄉內雜竹叢林,竹翠清幽,竹資源十分豐富,土壤、氣候很適宜竹類植物生長,2008年,向林鄉有竹林面積近12萬畝,林森覆蓋率達65%,是敘永縣竹產業基地重點鄉之一。

2008年來,向林鄉以“以竹立鄉,以竹興鄉,以竹富民”的指導思想,大念“竹經”,大唱“竹戲”,大力發展竹產業基地,並已逐漸形成規模,為財政增收、農民奔向小康、實現富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向林鄉黨委、政府為了加大對“以竹興鄉富民”進程的推動,在縣林業產業領導組的大力支持下,於11月13日,組織向林鄉村、社幹部94人,鄉幹部40人,造竹大戶20人,總計154人在向林中心校禮堂舉行竹產業技術培訓,培訓由縣竹產業技術專家進行授課,針對向林鄉的地理、環境等實際,主要對棉竹、慈竹、楠竹、硬頭黃竹等產量高、纖維好的竹種進行授課,從育苗、栽植、管理、採伐到加工和市場銷售,作了詳細的講解,同時還對市、縣發展竹產業的情況作了介紹。參會人員聽後都一致表示:舉辦這樣的培訓有助於竹產業的發展,有助於竹農發展竹經濟、實現小康、奔向富裕的信心,向林鄉一定要鼓足幹勁,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當好技術骨幹,當好宣傳員,為竹農搞好培訓、服好務,為打造向林鄉的竹產業特色經濟苦幹一番,造福於子孫。

向林鄉黨委、政府也對今冬明春的造竹早做打算,早作安排,提出了明確的思路。一是對向林鄉的竹林進行一次詳細的調查摸底,較準確地掌握向林鄉竹類資源情況;二是要求各村、社及聯村幹部要腳踏實地,深入農戶的林地、田間地塊,認真進行科學規劃,儘量做到宜栽能植的地塊,滿栽滿植;三是對明年的造竹實行任務分解,落實責任,並簽訂責任書,嚴格獎懲兌現;四是對向林鄉低產雜竹林進行改造,主要以棉竹、慈竹、硬頭黃竹、楠竹為主,提高竹材產量和質量,創品牌;五是要認真引導,組織好竹種的需求,本著以竹農自給自足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優良品種,要防止因竹種引發的亂砍、亂挖、盜竊等行為發生,引發社會矛盾

林竹之鄉,向林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竹產業的發展將扛大樑,譜寫篇章。

相關措施

向林鄉為了確保2008年稅收任務全面完成,採取四條措施,強化征管工作:一是對現有稅源進行逐一排查摸底,切實掌握家底。二是相互配合,加強稅收征管,搞好協稅護稅,杜絕稅收的流失,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力爭多收;三是加大力度搞好清欠,不留死角,不留餘地,算清征清;四是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力爭用活現有的財政政策和搞好服務,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培植、發展可持續稅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