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惡露不絕

產後惡露持續三周以上仍淋瀝不斷者,稱為產後惡露不絕。惡露,即產後子宮內排出的余血濁液,雜濁漿水,宜露不宜藏,初為暗紅,繼之淡紅,漸於三周內應乾淨(剖腹產可一月左右始淨)。西醫所稱的子宮復舊不良所致的晚期產後出血,可屬該病範圍。此外,人流術後、藥流後清宮術後陰道出血不止者,亦可參考該病辨證論治,但出血的時間標準不同。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產後惡露不絕、惡露不淨就是產後3周以上,仍有陰道出血。常見於三種情況:
是組織物殘留,可因妊娠月分較大,或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原因,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技術不熟練,致使妊娠組織物未完全清除,導致部分組織物殘留於宮腔內。此時除了惡露不淨,還有出血量時多時少,內夾血塊,並伴有陣陣腹痛。
是宮腔感染,可因人流後洗盆浴,或衛生棉不潔,或人流後不久即行房事,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消毒不嚴密等原因致使宮腔感染。此時惡露有臭味,腹部有壓痛,並伴有發熱,查血象可見白細胞總數升高。
是宮縮乏力,可因人流後未能很好休息,或平素身體虛弱多病,或手術時間過長,耗傷氣血,致使宮縮乏力,惡露不絕。
由於症狀表現不一,治療也不盡相同,故應及時去醫院請醫生查找惡露不淨的病因,並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症狀

產後惡露不絕是由於產時勞傷經脈,導致氣血運行失常,而致產後3周以上,仍有陰道出血者。相當於子宮復舊不良,子宮輕度感染,胎盤、胎膜殘留。
正常情況下,產後3周左右惡露即淨,若超過3周惡露仍不淨,則為病理現象。量或多或少,色或淡紅或深紅或紫暗,或有血塊,或有臭味或無臭味;產婦常伴有腰酸痛、下腹墜脹疼痛,有時可發熱、頭痛、關節酸痛等,婦科檢查可發現子宮復舊不良。

病理

產生產後惡露不絕的原因很多,如子宮內膜炎;部分胎盤、胎膜殘留;子宮肌炎或盆腔感染;子宮黏膜下或肌壁間腫瘤;子宮肌腺瘤;子宮過度後傾、後屈;羊水過多,胎盤過大使子宮肌肉收縮力弱而影響子宮復舊,等等。戶後子宮滋養細胞腫瘤也可引起子宮出血。
中醫認為,該病發生的機理,主要是沖任為病,氣血運行失常所致,其病因主要是氣虛、血瘀、血熱。患者素體虛弱,或孕期飲食傷脾,或產時失血耗氣,或產後勞倦過度傷及中氣,氣虛統攝無權,沖任不固而致惡露不絕;產後血室正開,寒邪內侵胞宮與血相結,寒凝血瘀,或七情所傷,氣滯血瘀,或氣虛運血無力,余血滯留為瘀,或胞衣殘留,影響沖任,總之瘀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而出現惡露不絕:素體陰虛,產時失血傷陰,營陰更虧,虛熱內熾,或產後過服辛燥之品,或感受熱邪,或肝鬱化熱,均致血熱擾於沖任,造成惡露不止。
西醫認為,該病屬晚期產後出血範疇。其病因主要是子宮復原不全,當部分胎盤、胎膜殘留或感染而影響子宮收縮和復原。產婦其他全身因素,如患有慢性疾病、失血過多、過度疲倦、體質未能恢復,或子宮過度膨脹、子宮肌瘤等局部因素,均可影響子宮復原不全。其次,剖宮產術後,子宮壁切口裂開、手術時止血不徹底或因術後感染,影響子宮復原而導致流血不止。此外,產後子宮滋養細胞腫瘤,子宮黏膜下肌瘤亦可表現惡露不止。

臨床診斷

注意分娩中有無宮腔內操作,胎盤、胎膜是否經過檢查,子宮復舊情況如何。必要時作診斷性刮宮,刮出物送病理檢查。刮宮也是一種治療。治療方面尚可使用於宮收縮劑,以促進子宮收縮。有炎症可使用抗生素。
中醫學認為惡露為血所化,產後氣血兩虛或瘀血停留,均可導致惡露不斷。產婦體質素弱,氣陰不足,產時失血耗氣,正氣愈虛;或產後操勞過早,勞倦傷脾,氣虛下陷,不能攝血;或因產後感受熱邪,或肝鬱化熱,以致熱擾沖任,迫血下行,導致惡露不止。產後胞內瘀血停留或胞脈空虛,寒邪乘虛入胞,與血相搏,瘀血內阻,血不歸經,以致惡露淋漓,日久不盡。所以該病的治療應著重補虛和祛瘀,補虛以補益氣血為主,祛瘀當配合理氣藥,取氣行則血行之意。產後子宮內膜炎等生殖系感染而致惡露不止者,尚當使用清熱解毒法,不可拘泥於“產後宜溫”之說。此外,收斂止血也不可忽視,可與活血化瘀法配合套用,通中有守,相輔相成.惡露止後,常用益氣養陰藥隨證加以善後收功。
產後3周以上陰道仍有少量出血。婦科檢查可確診子宮復舊不良,或子宮輕度感染,或胎盤。胎膜殘留。以排除絨癌及惡性葡萄胎。

治療

1、中醫療法

一、氣虛型
主要證候:產後惡露過期不止,量多,色淡紅,質稀,無臭味,精神倦怠,四肢無力,氣短懶言,小腹空墜,面色觥白,舌淡,苔薄白,脈緩弱。
證候分析:氣虛統攝無權,沖任不固,則惡露過期不止,血量較多;血失氣化,則色淡,質稀,無臭味;氣虛中陽不振,則精神倦怠,四肢無力,氣短懶言;中氣不足,失於提挈,則小腹空墜;氣虛清陽不升,則面色光白。舌淡,苔薄白,脈緩弱,為氣虛之徵。
治療法則:益氣攝血。
方藥舉例:補中益氣湯加阿膠、艾葉、烏賊骨。


二、血熱型
主要證候:產後惡露過期不止,量較多,色深紅,質稠粘,氣臭穢,口燥咽乾,面色潮紅,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
證候分析:產後營陰耗損,虛熱內生,氣鬱化熱或感熱邪,熱擾沖任,迫血妄行,故惡露過期不止,量較多;血被熱灼,則色深紅,質稠粘,氣臭穢;虛熱上浮,故面色潮紅;陰液不足,則口燥咽乾。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為陰虛內熱之徵。
治療法則: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方藥舉例:保陰煎加煅牡蠣、炒地榆。
若兼乳房、少腹脹痛,心煩易怒,惡露中夾有血塊,口苦咽乾,脈弦數者,此屬肝鬱血熱之證。治宜疏肝解郁,清熱止血,方用丹梔逍遙散。


三、血瘀型
主要證候:產後惡露過期不止,淋漓量少,色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塊下痛減,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澀。
證候分析:瘀血阻滯沖任,新血不得歸經,則惡露過期不止,淋漓量少,色黯有塊;瘀血內阻,不通則痛,故小腹疼痛拒按;塊下瘀滯稍通,故使痛減。舌紫黯,脈弦澀,為瘀血阻滯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理血歸經。
方藥舉例:生化湯加牡蠣、茜草、三七。
若兼口乾咽燥,舌紅,脈弦數者,酌加地榆、黑黃柏以清熱止血。

2、簡便療方

①羊肉500克,黨參、當歸、山藥各25克,佛手15克。羊肉1切塊,余藥布包,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後小火煨燉2小時,去藥渣,調味後吃肉喝湯,每日1次,連服7~8日。
②羊肉150克,熟地、生薑各60克。加酒煎煮,取汁服。
③母雞1隻,黃芪、黨參、山藥各30克,乾薑10克,去核大棗10枚,精鹽適量。將雞殺後去雜、洗淨,用藥布包,納入雞腹內,隔水蒸熟後去藥渣。切塊調味,分2日吃完。
④益母草、馬齒莧各3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前二者水煎取汁,粳米煮粥待熟時加入藥汁及紅糖
⑤取山楂30克,香附15克。濃煎頓服。

3、其它療法

1、體針 取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用補法。亦可施文灸。用於氣虛型產後惡露不絕者。血瘀者取中極、石門、地機等穴,施瀉法後,方可施灸法。以上都是每日1次。
2、耳針 取子宮、神門、交感、內分泌、皮質下等穴。每日1次,每次選2~3穴,中等刺激,留針15~20分鐘。以上耳穴亦可用油菜子貼穴按摩。用於虛證惡露不絕。

預防及保健

1、預防

(一)、產後惡露不絕的預防
1.分娩前積極治療各種妊娠病,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徵、貧血、陰道炎等。
2.對胎膜早破、產程長者或剖腹產後,給予抗菌素預防感染。
3.分娩後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全,如有殘留者及時處理。
4.堅持哺乳,有利於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排出。
5.分娩後每日觀察惡露的顏色、量和氣味,正常的惡露,應無臭味但帶有血腥味,如果發現有臭味,則可能是子宮內有胎物殘留,應立即治療。
6.定期測量子宮收縮度,如果發現收縮差,應該找醫生開服宮縮劑。
7.保持陰道清潔。因有惡露排出,婦女應勤換衛生棉,保持清爽,最好暫時禁止行房,避免受感染。
(二)、預後
如治療及時會很快痊癒,惡露乾淨。如治療不及時,或身體抵抗力差,有可能會發生產褥期嚴重感染或遺留慢性盆腔炎

2、保健

①分娩後絕對臥床休息,惡露多者要注意陰道衛生,每天用溫開水或1:5 000高錳酸鉀液清洗外陰部。選用柔軟消毒衛生紙,經常換月經墊和內褲,減少邪毒侵入機會。
②使用墊紙質地要柔軟,要嚴密消毒,防止發生感染。
③臥床休息靜養,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舒暢,安慰病人,消除思想顧慮,特別要注意意外的精神刺激。
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祛除穢濁之氣,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若血熱證者,衣服不宜過暖。
⑤惡露減少,身體趨向恢復時,可鼓勵產婦適當起床活動,有助於氣血運行和胞宮余濁的排出。
⑥產後未滿50天絕對禁止房事。
⑦加強營養,飲食總宜清淡,忌生冷、辛辣、油膩、不易消化食物。為免溫熱食物助邪,可多吃新鮮蔬菜。若氣虛者,可予雞湯、桂圓湯等。若血熱者可食梨、橘子、西瓜等水果但宜溫服。
⑧屬血熱、血瘀肝鬱化熱的病人,應加強飲料服食,如藕汁、梨汁、橘子汁、西瓜汁,以清熱化淤。
⑨脾虛氣弱的病人,遇寒冷季節可增加羊肉、狗肉等溫補食品。肝腎陽虛的病人,可增加滋陰食物,如甲魚、龜肉等。

注意事項

1.防止產程延長和併發症發生,減少氣血耗損,防止產後子宮收縮乏力發生。
2.臨產分娩時注意保暖,防止因寒致瘀血留滯導致的產後惡露不絕。
3.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4~6周,總量500毫升,血性惡露約持續3天,逐漸轉為漿液性惡露,約2周后變為白色惡露,並再持續2~3周乾淨。如發現血性惡露1周以上,量多或如月經量就應到醫院去檢查和治療。
4.絨毛膜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繼發於葡萄胎、流產或足月分娩以後,三種情況其發生比例約是2:1:1。故可疑產後惡露不絕者,應該做婦科檢查B超、β-HCG,以及診斷性刮宮。如伴咳嗽、血痰或反覆咯血者,應作肺部X攝片檢查等.

產後月經不調應對方法

月經是女人最親密的朋友,月經一旦遲來或者失調都會讓女人非常擔心。有一些產婦在生產完畢後很容易出現月經失調,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應該如何處理呢??
一、產後月經失調是怎么一回事兒

1、由於產後的第一次月經通常是無排卵的周期,或是因功能不良的黃體誘導而產生的,而且此時卵巢對於性腺激素的剌激仍不太敏感,所以,諸如產後惡露一直滴滴答答流不停、偶爾會有不定期的反覆少量出血,或是還在坐月子期間即有類似月經來潮的出血等各種異常現象很常見。

2、產後失調會引發閉經,這種情況主要見於長期哺乳和產後大出血、感染所致的漢氏綜合徵;另外,體內泌乳激素過高也會抑制排卵而形成無月經。只要有哺乳,新媽媽的月經應該不會太早來。當然,不同人的差異性也很大。另外,部分產婦由於哺乳時間過長,結果導致子宮內膜萎縮性閉經

3、另一種主要的閉經情況,產生在產後大出血伴休克、嚴重的產後感染或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產婦身上。這些症狀可導致閉經,即所謂的漢氏綜合徵,此症還可累及甲狀腺的分泌功能,出現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萎縮、基礎代謝低及毛髮脫落等症狀,需經醫生診治。

4、如果過胖、精神壓力太大、卵巢功能有問題等,也都會造成產後月經不順或是沒來。

5、有人報導,分娩方式也會對產後月經有影響。陰道分娩沒有經歷手術,創傷也比較小,是自然的過程。這種方式產後月經的恢復應該快一些。剖宮產經歷了一個手術,子宮需要一個恢復期,手術本身要經歷麻醉,這也是對內分泌方面,對整個人的體質方面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干擾和影響。它的恢復應該是晚一些,要比自然分娩要晚。

二、產後月經失調的原因

1、哺乳使體內泌乳激素上升,抑制排卵,所以月經沒來。

2、月經少的原因,一個可能是子宮內膜比較厚、缺乏孕激素的作用,脫落的不完整的時候會出現很少的量。還有就是卵巢卵細胞產生分泌的激素也很少,子宮內膜根本沒有長起來。

3、由於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持功能異常、糖尿病等)、器質病變(如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等)或者是藥物(使用內分泌製劑)作用引起。

三、產後月經失調的調理

如果產後42天檢查時,可以到醫院做一個B超,看一下子宮內膜的情況。如果由於卵巢發育使內膜變得很厚,這時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高,產婦需要補充孕激素。長期雌激素很低的情況下,對全身都有影響。這樣還會使得產後哺乳期的女性因為缺乏雌激素容易骨折,容易骨質疏鬆,也要進行調整。

從飲食上進行調理,可以在食譜中添加絲瓜,絲瓜性平味甘,有通經絡、行血脈、涼血解毒的功效,對調理月經不順很有幫助。也可以多吃大蔥、南瓜、栗子、豆類、大蒜、生薑、橘子等食物;或者吃一些如烏賊湯、龍眼蛋湯、當歸羊肉火鍋、韭菜炒羊肝、益母草汁粥、艾葉粥、牡丹花粥月季花湯等補品。這個時候患者要注意,不能夠吃刺激性的東西,不以吃辛辣的東西,還要去醫院進行檢查必要時要接受治療。以醫學治療為主,食療調理為輔。

在產後有月經失調女性要注意適當補鈣,要多休息,並且要加強營養,可以適當地進行運動,從而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若是月經失調的持續時間長,那么最好是要去醫院診治。

四、如何防止產後月經失調

1、注意保持心情愉悅。心情抑鬱或沮喪常常使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而情緒緊張可使月經量增多,月經提前。

2、生活在舒適和諧的環境中,人們的心情則能愉悅,也就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3、多參加活動,避免過於安逸,造成懶惰。另外也要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對健康不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