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米大橋

生米大橋

生米大橋是南昌市外環線上跨越贛江連線昌南、昌北地區的一座重要特大型橋樑,位於南昌大橋上游約5.3公里處,大橋全長3880米,寬35米,雙向八車道,由著名的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設計施工達到世界一流標準。大橋於2006年通車。

基本信息

橋樑概況

生米大橋生米大橋
南昌生米大橋是位居當今世界前列的特大鋼結構拱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形橋之一。它也是世界上首座完全採用焊接工藝連線的大型拱橋(除合攏接口採用栓接外),現場焊接焊縫總長度達4萬多米,接近南昌內環高架路的總長度。生米大橋像澳大利亞悉尼的海灣大橋一樣具有旅遊觀光的功能。

生米大橋氣勢雄偉、線條流暢、比例協調、主塔高聳挺拔, 並以它高超的技術和優美的造型成為南昌市的新景觀和標誌性建築。大橋的車行道並非由拱拖起,而是由拱懸吊的,屬於斜拉索、懸索、拱橋為一體的橋樑結構。

車行道左右兩邊的拱幾乎在頂點相交,由鋼箱梁和27根水平索連線。引道與濱江大道立交後接南隔堤,西引道豐和大道後接生米大道,主線全長約3.88公里。其中大橋長約3062米(含主橋、副橋和引橋),引道長818米。

命名來由

南昌生米大橋位於南昌市外環快速路上,跨越贛江,是連線南昌、昌北城的主要橋樑。大橋東起南隔堤,西至新建縣生米鄉東亮山,處於現有南昌大橋上游的5.3公里處。

生米大橋全長3062米,主橋全長606米,主橋面淨寬39.0米,雙向六車道加非機動車道。由於其毗鄰生米鎮,故名生米大橋。

施工特點

南昌生米大橋主線全長3880米,橋長2234米,由東互通與引橋、副橋、主橋、西互通立交與引橋四大部分組成,並通過3.7公里的西連線線一期工程與昌樟高速公路相連線。主橋採用75+228+288+75米中承式鋼管砼系桿拱橋型。生米大橋在設計與施工方面有多項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設計方面:連續2跨228米鋼管拱橋為全國第一;主橋608米長的系桿為世界第二索。在施工方面:寬17.5米、長118米移動模架施工列全國第一;採用大型龍門吊架設鋼管拱為全國第一;主橋水廠承台大型單壁鋼套箱施工列全國第一。

在檢測方面:首次採用自應力平衡試驗主橋5400噸樁基承載力,填補了省內無法檢測1500噸以上樁基承載力。

建築技術

建築設計

特大鋼結構拱橋特大鋼結構拱橋
2003年9月,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集團生米大橋建設項目辦在南昌八一廣場舉辦“生米大橋橋型設計方案徵詢意見會”,發出5000份徵求意見表,廣泛聽取社會各界人士及廣大市民的意見和建議,最後根據大多數市民的投票選擇,確定採用上海林同炎李國豪土建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和同濟大學橋樑設計分院設計的主跨為二孔228米的鋼管拱橋。大橋設計富有創意,不僅外觀宏偉富有美感韻律,而且寓意深遠。主橋兩跨凌空而起的冰灰色鋼管拱恰似鯤鵬展翅,南昌在騰飛。這種連續特大鋼管拱橋,居全國首位。

大橋兩邊拱的橫樑上錨固12根606米的系桿(每邊6根)。其長度為世界第二索。它們猶如弓箭上的弦,承擔鋼管拱的巨大推力,使大橋更加穩定。經專家風洞抗震試驗,證明鋼管拱能經受12級抗風能力。

創新技術

主橋鋼管拱採用大型龍門式吊裝施工為國內首創。傳統方法為纜索分段吊裝。一拱要分成20多片吊裝,吊裝工期長,成本高,且纜索柔性較大,不好固定,空中焊接難度大,質量不易保證。採用大龍門吊裝,每拱只需分兩段吊裝,8次便可吊裝完畢。

2005年8月31日,首節鋼管拱在隆隆的禮炮聲中順利合攏,所有難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沒有豐富的施工經驗和過硬的操作技能,這種從未接觸過的技術難關是邁不過去的。工期比纜索吊施工整整縮短一半,安全係數高,且節省資金,外觀質量好。

技術標準

生米大橋生米大橋
主橋採用75+228+288+75米中承式鋼管砼系桿拱橋型,計算行車速度60公里/小時,橋面淨寬以及引道寬度為35米,概算總投資6.04億元。

建成後的南昌生米大橋屬於特大橋,跨江橋樑(推薦橋位)橋長2234米(含主橋、副橋和引橋)。

技術評估:橋面寬應增加0.5米,評估後的橋面寬為35米,雙向八車道;設計車速60公里/小時;設計洪小頻率為300年一遇;通航標準為內河III——(3)級;

荷載等級為汽車一超20級,掛車——120,人群荷載3.5KN/平方米。項目建設資金擬申請交通部補助和地方自籌20994萬元,約占總投資的35%,國內銀行貸款38896萬元,約占65%,且已經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相應的資金承諾檔案。

施工管理

生米大橋建設管理項目辦本著“一絲不苟抓質量”的精神,推行“業主管理,企業保證,設計指導,監理把關、政府監督”五級質量管理和保證體系,嚴格執行“政府巨觀管理,項目法人負責制”的建設管理體制,參照國際通行的“FIDIC”條款進行管理,充分授權給監理單位。

建設過程中,監理單位充分執行“四控、二管、一協調”(質量控制、安全控制、進度控制、費用控制、契約管理、信息管理、組織協調)的職能。為使監理工作程式化、規範化、科學化,大橋監理單位江西中昌工程諮詢監理有限公司制定了包括質量手冊、監理規劃、質量規劃、施工細則等監理工作規範性檔案達200萬字,足有一尺多厚。

成績榮譽

生米大橋是南昌建設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的基礎性工程,榮獲中國市政工程質量最高獎——2007年度中國市政金杯示範工程獎,成為江西省迄今為止唯一獲得該獎項的建設工程。該項目還獲得了“江西省建設工程杜鵑花獎”和“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建設意義

生米大橋的西線連通昌樟高速公路、320國道和城市西外環高速公路,從而形成城內車輛快速出城、城外車輛快速過境的交通網路,大大緩解南昌大橋和八一大橋的通行壓力,方便了普通市民。

生米大橋的建設,對於擴展南昌城區規模,加快南昌做強做大;對於完善全省快捷高效公路交通運輸網路,提升江西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區位優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旅遊觀光

生米大橋將觀光平台安在巨弓般的拱肋頂端,不但使觀光高度更高,而且需要遊客沿拱肋的“斜 坡”走300多級台階步行觀光,增加了觀光性、趣味性和運動性。遊客乘坐高速觀光電梯直達50米高的大橋橋面,沿大橋拱肋人行道拾級而上,在“巨弓”背上大約攀登280米,登上100米高的拱肋頂端,站在籃球場大小的觀光平台中眺望,贛江美景盡收眼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